新浪博客

神奇“木牛流马”里的中国智慧

2024-04-23 07:49阅读:
神奇“木牛流马”里的中国智慧
诸葛亮木牛流马图 (图源网络)




神奇“木牛流马”里的中国智慧
——“衣食住行古今谈”之四:古代人力车




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无所不能,“状多智而近妖”,他发明的“木牛流马”神乎其神也是“妖”的不得了。《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中,对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军粮工具“木牛流马”竭尽神秘渲染。他“教人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宛然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他还以此引诱魏军上当受骗,当魏军使用时,蜀军将“木牛流马”舌头扭转一下,它便不能动了;当蜀军使用时,再将它的舌头扭过来,就又行走如常了。
据《三国演义》相传,“木牛流马”是一种神奇的运输工具,不需要任何能源,“人不大劳,牛不饮食”,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二十里”,为诸葛亮六出祁山解决了粮草运输的问题。据史书《三国志》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上述记载明确指出,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亮的发明,而且木牛流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工具。
由于“木牛流马”制作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已经失传,更增添了其神秘性。因此,一直吸引着世世代代的“探迷人”。仅1956年以来,全国各地就自发成立了七个木牛流马研究会。然而,探谜的结果是古谜本身的真实性首先被怀疑和否定。大多数研究者、考古者都认为,所谓木牛流马并不是什么造物奇观,而是传说的神化和记载者的夸张与误会。
其实,“木牛流马”神奇但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一种人力驱动的运输工具而已。然而,它的创造和使用过程却体现了中国智慧,流芳千古!




神奇“木牛流马”里的中国智慧
(左上图)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展出的3000多年前的人力车(文献称为“辇车”)
(右上图、左下图)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独轮车
(右下图)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全国农村仍在使用的独轮手推车




后人根据史料记载研究,有的认为“木牛流马”是木制独轮车,有的认为“木牛”为独轮车,“流马”为四轮车;有的认为“木牛流马”是木制四轮车。总之,三国时期的木牛流马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其谜底有待专家学者以及能工巧匠的研究来揭晓。但以诸葛亮为代表的那一代人体现出来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中国式智慧,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
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完成先主刘备遗愿,开始了五次北伐战争。当时,蜀国国土面积和人口远不及曹魏,拥有的粮食、牛、马及牛、马车等车辆更少。对于诸葛亮来说,军粮的运输是一件极为重大的军务。然而,诸葛亮北伐曹魏,所需粮草需要从遥远的川西平原运到秦陇地区,沿途既有平原也有山地,尤其是出川的“蜀道”艰险崎岖,沿江的许多栈道是在峭壁上开凿的,又窄又险,有的只有一米多宽,牛马车无法使用,只能容纳小型灵便的人力车通过。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下,“木牛流马”应运而生:木牛的载重量比较大,但行进缓慢,比较适宜在乎缓的道路上运行;流马载重量虽少,但适宜在崎岖山道运行。“木牛流马”,不能不说是诸葛亮的伟大创造!
当然,“木牛流马”只是诸葛亮时代人们对人力运输车的改装而已,追溯中国人力运输车的起源,至少要在黄帝时代。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期,古人运送物品,最初主要靠背负肩扛或手提臂抱。进而采用绳曳法,即将绳子系在物品上用人力拉曳。但这种运输方法,物体着地面积大,因而磨擦阻力很大。为减少磨擦,后来利用树枝为架,两权之间绑以横木,横木触地,其上载物,即所谓橇载法。




神奇“木牛流马”里的中国智慧
今人研究制作的“木牛流马”复原图



以后,某些自然现象给古人以启示。《淮南子·说山训》中说:“圣人见飞蓬转而知为车”,《续汉书·舆服志》中说:“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蓬”,指蓬草,“转蓬”,即蓬草团随风旋转。古人进而把圆木垫在木橇之下,借其滚动而移动木橇。这种圆木与木橇的结合,可以说是车的雏形,装在木橇下的圆木可以视为一对装在车轴上的最原始的特殊形式的“车轮”。“察车自轮始”,这种车轮的出现,是人类在更高的阶段上对轮子的功能的利用。
在新石器时代,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创制出许多轮转工具,如纺线用的纺轮,制陶用的陶车和琢玉用的轮形工具等等。纺轮出现的时间最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七干多年)遗址中就发现了它的踪迹。继纺轮之后,陶车出现了。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浙江、广东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都出土了轮制陶器,这标志着陶车在当时已普遍使用,其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因为陶轮仅在转动中带动泥坯作回旋运动,而车轮则在滚动中减轻了车子对地面的磨擦,因此,陶轮这一类轮转工具可认为是车轮的前驱。有了车轮,车的创制就成为可能的事情了。利用车轮滚动而行,减少了车与地面的磨擦,既省人力,又可多载重物,还可以长途运输。车的问世,标志着古代交通工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木牛流马”是诸葛亮等人在北伐期间,为了适应褒斜道等山地运粮需要,节省人力畜力,设计制造出来的人力推拉的运载车。这种从本国实际出发而制造出来的运粮车,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古人勤劳动手、精妙的机械设计能力。读过《诸葛亮集》记载的木牛流马制作法后,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从宋代到现在,无数的人投入研究,折服于它的神奇。究竟是独轮式、四足式、四轮板车式中的哪一类,或者以后人们又有了新的争议,这些都交给以后的人们研究吧。但无论如何,三国时期“木牛流马”里的古人因地制宜的创新力量,至今还能让今天的我们从中得以启示的。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