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四合院,一种生活

2017-08-09 09:27阅读:
“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这是郁达夫寓居北京期间的感慨。而老北京四合院中的四季,更是那些囚于高楼中的人们无论如何难以想象的。
四合院,一种生活。“红学四老”之一的邓云乡先生,以他一生经历,全部才华,为四合院想了四组词语:
“冬情素淡而和暖,春梦混沌而明丽,夏景爽洁而幽远,秋心绚烂而雅韵。”(邓云乡:《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一种生活
凡在北京住过的人都知道,北京一年四季中,冬天太冷、春天多风、夏日苦热,只有秋,那才是北京的黄金季节
1934年,郁达夫由青岛避暑归来,路过北京,在这儿住了整整一个秋天,下了有名的散文《故都的秋》: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山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四合院,一种生活

郁达夫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四合院中秋的风景。的确,这种季节变化所带给人的感觉,更多地体现在四合院的日常生活中。
入秋以后,四合院的风光一天比一天动人,处处点缀着一丛丛花草,部分是草本的,也有盆栽或地种的。
郁达夫曾赞美的牵牛,在四合院内被广泛栽种。北京俗称“勤娘子”,因为观赏牵牛花的最佳时间是在早上,尤其是凌晨,而太阳一出来,它就要谢了。所以,用它比喻勤劳操持家务的妇女最合宜。
梅兰芳先生生前最喜爱牵牛花,每天破晓,窗纸刚出现清白色,梅先生就披衣起床了。
此时的院里,晓雾迷离、晨光熹微,梅先生缓步下阶,感触着浸浸凉意,阵阵花香,顿觉神逸气爽。破晓而起,既赏花又练功,真是一举两得。
四合院,一种生活
白石老人曾在牵牛花画上题诗云:“种得牵牛如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
牵牛花又叫喇叭花,因为它的叶子又绿又大,花更好看,在没挂帘子的西屋窗下,正好用它来遮阳。
沿着台阶根戳几个洞,扔下种子,没几天就能发芽。再用细绳一一吊在屋檐上,牵藤引蔓,又遮阳又赏花——谁想出来的好主意?!
四合院,一种生活
“京华儿女事奢华,小院风情更足夸。摘取阶前指甲草,轻矾夜捣凤仙花。”邓云乡这首《京华竹枝洞》中所说的凤仙花,就是小孩常种的指甲草。
小女孩喜欢把它的花捣碎,用来染指甲。如果再加上明矾,颜色会保持得更长。
此时的晚香玉已满含了累累花苞,正到了剪取入瓶的时候。把它放在床头柜上,睡梦中都能闻到满室的冽香。
四合院,一种生活
进入仲秋,秋色渐浓,阳光变得更加可爱。在金色阳光洒满院落的下午,孩子们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打枣。
七月红圈儿,八月落杆儿”,此时正是枣树果实成熟的时候。只见那鲜红的果实缀满枝头,压弯了杈桠,一片喜色。
据说,枣树不打不结枣。所以,每年成熟的时候,人们大多用竹竿子敲打枣树。“打”而不是“摘”枣,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少让洋辣子蜇。
洋辣子是一种短而肥、绿色的毛毛虫,一旦被蜇上,火辣辣的刺痒,十分难受。
四合院,一种生活
北京的枣有很多种,有的大如核桃,也甜,但有些糠,密云出金丝小枣,从断开处能拉出蜜丝。
像这样四合院中有枣树的人家,在老北京几乎比比皆是。鲁迅住的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后院,也种有枣树,他还专门将其写进了散文《秋夜》当中: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
可惜,这两棵因《秋夜》而闻名的枣树已经枯死,如今的枣树,是1995年新植的。因此一年一度的打枣,就成了生活中的一件普遍的乐事。
四合院,一种生活
打下枣来,邻院相互间送一盆,互相交流,比较品尝,同时也密切了关系。在过去,邻里间很少有因为偷枣而打架的,纵然是邻院的枣树枝垂到了本家,打下的枣也要送还主家去。当然,主家也不会收。
打枣不光孩子喜欢,大人也乐此不疲,几乎是全家出动。孩子们爬上树去打高处的枣,大人在地上来回奔跑去捡,老人们坐在旁边,一劲儿地提醒孩子们别摔下来。
四合院,一种生活
枣虽然好吃,但不好消化,大人往往限制孩子们多吃。为此,要检查他们的衣兜,看是否私藏了起来。
收下来的枣要晾干贮藏,以便冬天做年糕、枣饼或来年端午做粽子用。
由于几乎家家院里都有枣树,因此,人从胡同中经过,从院墙外就可以看到,有的还伸出院外。
四合院,一种生活
金秋时节,碧叶丹果掩映着青砖黛瓦,半隐半现在围墙上,一派古城风韵,成了老北京街巷中的特有景观。
秋风不住的飒飒地吹着,秋雨不住滴沥滴沥地下着,窗外的梧桐和芭蕉叶子一声声地响着,做出十分的秋意。
墨绿色的窗帘,垂得低低的。灯光之下,坐在窗前书桌旁边,寂寂无声地看上一本书。
桌上瓶子里几枝桂花,似乎觉得幽寂不堪了,便不时地将清香送将过来。
四合院,一种生活
秋雨、夜晚、秋意、窗下、桂花的清香——由这些因素构成的,是怎样一幅令人陶醉的场景!
皓月当空,清辉万里,花影婆娑,月光下的四合院屋顶一片银灰,像是凝固的波浪。高高的城楼,就像是飘游在波浪中的大船。开窗延月,月洒桌台,结构着宁静空寂的气氛。
过了中秋,进入了晚秋,金秋好景不在,庭院变得冷落、凄凉了,西风一起,黄叶纷飞,天气转寒。
暮色中,入巢的寒鸦噪声不断。此时未到冬天,自然没生火,坐在这庭院深深的室中,灯也未开,领略这一庭荒冷,人生的凄苦涌上心头。
四合院,一种生活
20世纪30年代,国都南迁,北平城里只留下一批读书人,而且大多为外省人,他们写下了很多记述北平景色的文章。
这在姜德明编的《北京乎》中都有收录,成了后人领略旧都之秋的极好资料。纵然是没有那段经历,仅读这些文章,也不禁令人生出依恋之情。
难怪郁达夫在《故都的秋》结尾处感叹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四合院,一种生活
本文内容摘编自《四合院》,图片/源自网络。
学苑出版社 出品
四合院,一种生活
四合院,一种生活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四合院,一种生活 微信公号Book_001
四合院,一种生活官方淘宝店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