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城市边缘的影像(组图)

2008-06-10 08:46阅读:
【皇城根的故事】城市边缘的影像
图/文 穿山甲1268

图1
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死角,地点在京密引水渠黑山扈以东50米,颐和园以北1公里,农业大学以西500米。图中远处的建筑是1998年兴建的天秀花园的安和园,马路旁边的都是外地人开办的废品收购站,在废品收购站和小区之间是农民的大棚菜地,两者的距离只有100米。这种现状保持了10几年了,道路破旧不堪,夏天雨季的时候,这里一片汪洋。
城市边缘的影像(组图)

城市边缘区是一种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地带,它位于连片建成区和郊区以及具有几乎完全没有非农业住宅、非农业占地和非农业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的土地利用转换地区。
我是2001年搬到海淀山后地区,当时这里大片的庄稼地,只有天秀花园和百旺家园两个房地产项目。后来这里陆续有了西山万科庭院、北京建设大学、中关村一小和中央党校住宅区等商业小区,仍然没有改变这一地区商业住宅和农宅农地共处的格局。农民除了在这里耕作种菜,还把房屋出租给外地人建起了废品收购站,露天吸纳了大量的垃圾,使这个位于西山脚下,京密引水渠畔,上风上水的理想居住地也打了折扣,这种尴尬持续了近10年。下面就是我在2007年,拍摄的海淀区天秀花园、百旺家园和万科庭院三个商业小区围成的U形地带中城市边缘的图片影像。
作为平时喜欢拎
相机的人,我不关心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机理分析,也不关心城市边缘区农地流转与农地保护,我只是面对影像有感而发,截取一个瞬间也就是挽留某种与自己有关的记忆罢了

图2
图中的漂亮建筑是正在建设的商业小区,图中部的是破旧低矮的民房,眼前就是农民的庄稼地。
城市边缘的影像(组图)


图3
花园洋房、破烂的农舍、大棚里的蔬菜和大量的飘着恶臭的生活垃圾,这就是城市边缘的现状。这就是现实,抬头不见低头见,天天和你腻着,你躲都躲不过去。
城市边缘的影像(组图)


图4
早晨,农民会拿着这个蔬菜大棚里生产的蔬菜,到200米外的早市去买,如果你知道那些新鲜的蔬菜都是在这里生产的,你还会端上自家的饭桌?地头旁的垃圾可以延续100多米,夏天蚊蝇四地,气味扑鼻。不知别人怎末着,我是从来不在这个早市买菜!
城市边缘的影像(组图)


图5
透过农舍的房顶可以看见不远处的美丽风景。
城市边缘的影像(组图)


图6
高档会所建在这里,难怪生意不好。
城市边缘的影像(组图)


图7
这个地方和天秀花园和万科庭园仅一路之隔,与皇家园林颐和园直线距离也就800米,是一个城市屋檐下的小村庄,房子低矮破旧,却有着惊人的流动人口。站在颐和园佛香阁上向北第一眼就可以看见这里的低矮凌乱和破旧。好像有些震后的感觉。
城市边缘的影像(组图)


图8
眼前的这条马路把小区建筑和破旧的农舍分开,路边的野草已经长得好高了。
城市边缘的影像(组图)


图9
可以看见的远处的建筑群是中央党校的家属区,而在它的西面是大量的破旧的平房和农民的菜地,这里距离颐和园只有1公里。
城市边缘的影像(组图)


图10
城市边缘的水沟无人管理,附近的农民有时把垃圾也倒在这里,这条散发着异味的河沟离小区200米,离京密引水渠只有30米,毫无疑问,它的污染程度将直接影响京密引水渠的水质。图片摄于2007年12月,一场小雪之后。
城市边缘的影像(组图)

时间进入2008年,海淀区山后地区的这块城市边缘发生了变化。目前这块边缘之地已经拆迁了,据说要建地铁,我上面拍摄的这一地区的城市边缘的图片已经成了珍贵的影象,那些农舍和菜地都被夷为平地,我一是庆幸及时留下了曾经的城市边缘的影像,二是从此以后北京又少了一块城市边缘死角,海淀又向文明城市迈进了一步。
摄影就是这么奇妙,她的存在让世界更为多义地去解释,时时借她想象,给自己期盼明天的理由,感知生活的意义。
以上图片由CanonG7拍摄)

谨以此文献给2008年世界环境日。


本文属于【行走·生态环境】系列,包括
直击:翠湖湿地白色污染
城市边缘的影像(组图)


欢迎加入行摄·视界大家庭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