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二十九、坎卦之文王曰面对险境怎样脱险?——读典故明易经132

2024-01-25 16:02阅读:
【原文】象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享,乃以刚中也往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邦,险之时用大矣
【话解】上坎下坎,故曰重险。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水只是平的,一盈便流,故曰流而不盈。盈科而后进,此科盈,便又行到彼科;断未有此科不盈,就越过此科,行到彼科去的,故曰行险不失其信。此节说出险,因着阳刚在中,能动便能出险,故曰心亨。险惟能行才能济,故曰行有尚行有尚,便是往有功
文王发明习险的大义,孔子此节是发明用险的大义。习险,是练习着遇险而能从容过去,这是立身的大本。用险,是利用险阻作为屏障,这是保卫的大权。如天高不可升,地有山川丘陵的梗阻不可越,这是天地自然的险。王公守国知必有险,才有保障。于是法天险的不可升,遂设高卑贵贱的等级;法地险的梗阻不可越,遂设城池关垒的屏藩。设险可以保守全国的治安,险固足以陷人,而也有如此大好的作用,是不可但知其一不知其二的。
典故
文王发明习险的大义”解释见下文
《坎》卦卦德为险为陷。一阳陷于二阴之中,有坑穴之象,最容易陷落沉溺。和文王说起《坎》卦种种艰难曲折,文王说:“我创作《坎》卦的目的,在于告诉人们身陷险地之后,怎样面对绝境,怎样走出险地。”
二十九、坎卦之文王曰面对险境怎样脱险?——读典故明易经132
我说:“陛下,《坎》卦卦辞是‘《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习’是重叠,‘习坎’是说两坎重叠,险之又险,险阻不断。但只要有诚信,心里装着众人,得人心,就会亨通。只要努力前行,就能成功。‘尚’是成功之后得到的奖赏、好处等等。看起来,《坎》卦状态下,情况并非十分糟糕嘛。”
二十九、坎卦之文王曰面对险境怎样脱险?——读典故明易经132
“当然,一切险恶对象的能量都有限度,不管是自然之险,还是政治之险,或者人心之险。”文王看看我,接着说:“关键的问题是做好自己。要讲诚信,要得正道,要得人心,要有切实可行的走出险境的办法与行动。如果能够做到这些,艰难险阻就可以化解。”(内因最为重要)我接过文王的话题,接着说:“不过,细看爻辞,却又觉得《坎》卦确实险恶,越想越后怕。
我说:“您看‘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一上来,这水就跌入深坑,谁知这坑中又有坑,缝缝隙隙,真有点盲人瞎马走向悬崖;又仿佛无头苍蝇,到处乱撞。跌跌撞撞,不知去向,如此凶险,难道都是前一卦‘大过’牵扯出来的麻烦吗?”
文王说:“你知其一,不知其二。初六身为阴爻,却处在刚位,见识浅薄,经验缺乏,力量不足,却狂妄自大,贸然行事。正如行走在还未冻结实的薄冰上,却浑然不知,盲目乐观。如此冒昧莽撞,怎能不陷入险地?初六爻居身不正,德行与心智低微,与六四爻同为阴爻,无法应和。与邻近的九二爻也不亲近,阳往上升,阴往下降,两者各行其是,背道而驰。分析不难发现,初六爻孤身一人,缺少援助,没有依仗,自身又荒于学习,没有审时度势的能力,缺少自我判断的明智,所以,以身犯险,难以摆脱。可又能怨谁呢?归根到底都是自身的原因所致呀。”
“那可怎么办呢?陛下,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我着急地问。
文王说:“有德行的人虽然身处高位,却无风险;有素养的人能教化万民,却无人冒犯。君子之所以在危险之中如履平地,原因就在于能固守坎险之正道。任何人,只要勤于学习,就能令心智澄明;只要德行兼备,自会身正心宁;只要见识广博,就可以明辨是非。这样才能行之有道,处世有度。而初六爻德行未立,学不致用,毫无见识,却一味虚荣自满,妄行妄动,落入陷阱自然在所难免。要想改变,必须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改变自己,强大自己。因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条件而已。”
“哦,内因和外因相比,原来内因更重要一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老是怨天尤人。学习不好怪老师没教好;职称没提上,说领导偏心眼;身体出了问题,说是工作累的。反正老在外部找原因。陛下,我这一辈子平淡如水,常觉得是别人对不起我。看来,我得好好从自己身上找一找原因了。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