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中国美学的远古起源(之一)

2020-01-11 15:54阅读:
中国美学的远古起源
张 法
【内容提要】中国美学起源于上古,从时间看,远古可分为上古(从人类起源到约8000年前),中古(约8000年前到4000年前),下古(从约4000年前到约2000年前西周灭亡),从地理上看,在三大自然区、三层台阶、四面向中的地形构成的既相对独立,又与外互动的地理基础,形成了中国型的礼,中国之美在上古之礼中产生出来,经历了古村古邑到古国方国到王国的演进,形成了以中和为思想核心、以彩陶-青铜-漆器-丝绸-玉为核心的美物体系。
【关键词】上古之美,时段划分,地理形态,礼的结构,
一 中国美学远古起源的演进阶段
中国文化回溯向远古时代,从美学角度看,可分为上古、中古、下古三段。孔颖达疏《礼记·礼运》说:面对远古时代,上古、中古、下古的用法可因“文各有所对”而“不同”。以三皇五帝为着眼点,则“伏牺(羲)为上古,神农为中古,五帝为下古。”以《易》为参考系,则“伏牺(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 [1] 本书以人类产生到西周为止为整个远古时代,对之进行具体细分,从人类产生到8000年前可称上古,从8000年前到4000年前可名中古(中古又可分为从8000年前到6000前的前期和从6000年前到4000年前的后期),4000年前到2000年前可曰下古。从文献与考古的结合中,可列表如下:
1 远古时代阶段划分表
文献
时间(年前)
考古(典型遗址)
燧人氏-有巢氏
上古
200万年前-8000年前
巫山-元媒-蓝田-北京-马坝-山顶洞
女娲-伏羲


早期
8000年前-6000年前
裴李岗-河姆渡-大地湾-大溪-兴隆洼
五帝时代
晚期
6000年前-4000年前
庙底沟-良渚-红山-大汶口-石家河-陶寺
夏商西周
下古
4000年前-2000年前
二里头-偃师商城-殷墟-周原-周公庙
上表是中国文化在上古的演进系列。中国型美学观念是由中国人形成的,自地壳运动造就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由西边的帕米尔高原和东面的太平洋围成的相对独立的地貌形状,中国人种的起源就有两种说法:本生的和外来的。新近以基因为证据,中国人种自10-4万年间来自非洲,占了优势。但中国型的美学观念在本质上与人种无关,而与文化相关。中国文化呈现的独特现象是,由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在远古形成的中国型观念,在产生之后,其内在核心就一直延续承传,外来文化进入之后,在中外的互动中,外来因素或者消失,或者融入到新的结构中去,变质成与中国型观念整体结构中的新因素。文化的恒久承传可以建筑选址为例:从170万年前元媒盆地的元媒猿人,100万年前灞河谷地的蓝田猿人,到50万年前周口店的北京猿人,10万年前马坝滑石山中盆地的马坝人,至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居民,3000年前西周京城……同一原则在建筑选址一以贯之 [2] ,这一原则用最简单的话来讲,是以“前面有水、后面有山”为基本空间结构(由之形成了后来的建筑选址的风水理论体系)。纯外来因素进入中土后的消失,可以屈肢葬为例,这一存在于西亚-中亚的葬式,在远古末期和中古初期,从新疆(如察吾呼沟四号墓地M244)、西藏(如曲贡M109)、甘青(如土谷台M3)、东北(如北音长汗M6),到长江中下游(如大溪M187)、华南(如顶狮山M83[3] 等地曾普遍存在,但到了中古后期,全部转型了中国文化型的仰身葬。外来因素变质为中国新因素,可以青铜器为例,青铜器发明于西亚,中古晚期进入中国,从现象上看,中国中古晚期-近古初期的青铜器呈现为两大系列,一是以哈密天山北路文化、齐家文化、朱开沟文化、夏家店四层文化为代表的西与北系列,二是以二里头、二里冈、岳石、吴城为代表的中原系列 [4] ,前者在器形和风格上与西亚有关联,后者已转中国类型,再到晚商、西周,东周,中国类型成为主流进而到完全中国化,并以之辉煌于世界。这意味着什么,中国大地,内蕴着一种文化精神(即后来思想家讲的“天道”),任何物象,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外在来,都在在这“天道”中进行运转,并成为中国的物象。从理论上看,中国思想奠基之先秦时代的孔子和中国思想转变期之中唐的韩愈,都强调:为夏为夷,不以人种相甄别,而以文化来区分:夷人用夏礼为夏,夏人采夷俗为夷。中国文化,是以一套文化行为、一类文化观念、一种文化感知,建立起来并为其特色。文化上如此,美学上亦然。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自远古以来经百万年实践而建育起来和积淀下来的观念,主要体现为三大相互关联的场极:一是由工具使用而来的“斤斧”的器物,内蕴的观念,到中古以后定型为“斧钺”的象征体系 [5] 。二是建筑选址而来的“邑”观念,内蕴的观念,到近古定型为二里头、殷墟、周代河洛型的京城结构。三是由立杆测影而来的“中”,内蕴的观念,在近古定型为中国观念的核心。三个场极里,“中”与宇宙的大观念相连。中国之所以曰中国,盖来源于此。中国一词,从文献上看,约3000年前的《诗经·大雅·民劳》有“惠此中国”;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有“宅兹中国”。“惠”者,来源深远也;“宅”者,现已定型也。考古上看,4000多年前的陶寺的天文台,中的观念明显 [6] 。从文字上看,甲骨文的“中”的多种字形:
中国美学的远古起源(之一)(甲三九八) 中国美学的远古起源(之一)前七•七•二) 中国美学的远古起源(之一)(前七•二二•一) 中国美学的远古起源(之一)(后二•四O•一一) 中国美学的远古起源(之一)前六•二•三)
中国美学的远古起源(之一)掇二•一三二) 中国美学的远古起源(之一)(企中且觯) 中国美学的远古起源(之一)(京都二六九) 中国美学的远古起源(之一)(三六)
透漏出关于“中”的更远更深来源。中是仪式中心,从而观念化为天下的中心,当仪式中心由村邑演进为国(城),再由一地之国扩为广域方国,进而为中央王国,中国乃为东西南北围绕的天下之中的国(城)。这一作为天下之中的“中国”在理论上拥有天下。中国的观念就是天下一统的观念。远古美学的核心,也由中国文化的核心,即由最初的立杆测影的村邑之“中”产生出来。

[1] 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667
[2] 俞孔坚《理想景观探索——风水文化的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78-87
[3] 韩建业《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21
[4] 韩建业《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224
[5] 张法《从斤到斧到钺:中国远古之美的起源及其特色(之一)》载《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4
[6] 何驽《陶寺圭尺中与中国观念来源新探》,社科院夏商周考古室编《夏商周考古》(四),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第85-120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