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能急功近利

2022-03-18 06:55阅读: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能急功近利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能急功近利


王营(特约评论员)2022-03-17 17:02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国际处主任李鸿彬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建议,对于拔尖创新人才苗子,提前完成某学段学习任务后,应给予提前毕业、升学等弹性政策,减少或减免升学考试环节,设置个性化、跨学段贯通式培育路径。


的确有少数在某些学科表现优异的超常学生,对他们进行特别培养,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他们接受与普通学生一样的教育,这些学生会“吃不饱”,还会因此降低学习兴趣。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建议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然而,如此培养方式真能促使这类学生成为拔尖人才吗?能否成长为拔尖人才,不仅取决于知识和技能等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心理素质、人际交往、心智模式等非智力因素。


笔者所在地曾有一位“神童”,小学学完初中课程,初中学完高中课程,11岁被南方科技大学录取。对于大学课程,他也是一听就会,一学就懂,但由于年龄太小,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母亲陪读。更令人担心的是,他不会与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同学交流,上课抓
女生的辫子,搞恶作剧,一学期下来,交不到朋友,心理失去平衡,只好退学回家。


大量研究显示,智力超常只是今后取得巨大成就的条件之一,如果没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作支撑,个体仍将一事无成。教育理论研究专家赵忠心指出:绝大多数神童最后都会走这样一条路:5岁神童,15岁才子,过了20岁就成为庸人。因为被称为“神童”,孩子会有很大压力。进了超常班,人们就会对其有超常的期待。几十年前,中国科技大学等一批国内顶尖大学相继设立“少年班”,招收了一批智力超常的少年大学生。有关统计显示,这些少年班里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乏各行各业的精英,但也有部分人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就。


过早将超常儿童圈定在一个超常的圈子,不仅会让这些孩子产生孤独感,还会对这些孩子造成误导,形成性格缺陷。由此可见,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可急功近利,除了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因材施教外,还需抓好非智力因素。


一要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目前,青少年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迷失”——信仰迷失、价值迷失、道德迷失、人性迷失。其中,信仰、价值观和良好品德是人生和事业的“总开关”。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德行,无论多么有才华,都会迷失方向,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培养拔尖人才要破除“一好百好”的观念,坚持以德树人,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要培养乐观、坚强的品质。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坎坷,坚强、乐观的品质不可或缺。研究表明,人成年以后的性格大部分是在6岁以前形成的,遇到挫折和苦难时是否具有百折不回的毅力,也取决于6岁以前。如果孩子不具备抗压抗挫的能力,无论多么聪明,也成不了人才。


对于创新拔尖人才,可以单独培养,但不能让他们脱离同龄群体,更不可把他们当成“特殊公民”,要让他们在正常的群体中交流、交往,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三要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家务活从不让孩子插手,将孩子培养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巨婴”。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让孩子从劳动中寻找乐趣,并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


四要大胆革新,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培养超常儿童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积极探索“基础教学+兴趣活动+专业培训”的教学模式,让人才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基础教育,同时又能开发潜能。


实施个性化潜能培育,可以探索“兴趣班+预备班+重点班”的培养模式。高中阶段,对于有偏才、专才的学生,可以根据各类专业性大学的招生要求,帮助学生选修相应的大学课程,以专业特长学习、发展为主。对于学科通才,可在保证基础学力的基础上,选修一门或几门专业课程提升自我。


(作者王营,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王贾嘉编辑,张杰审校,邢梅监制。此为蒲公英评论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