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岳南:以激情之笔,寻底蕴风骨

2024-02-07 13:12阅读:
岳南:以激情之笔,寻底蕴风骨
新黄河 昨天 18:45
皇皇11册《考古中国》系列,融考古发掘与史海钩沉于一炉,深度探寻中华古代文明;皇皇三卷本《南渡北归》,聚焦西南联大和那批风骨挺然的知识分子,甫一出版就大红大紫,累计销量超
过400万册。这两个系列作品的作者,就是岳南。近日,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前往岳南先生下榻酒店,对他进行了专访。这位老家在山东诸城的著名作家,说起话来嗓门响亮、滔滔不绝、激情澎 湃,底蕴风骨,淋漓俱在。

新黄河记者:钱欢青
岳南:以激情之笔,寻底蕴风骨
岳南 (线描)







“投锄从戎”到情陷考古

记者:您的老家是山东诸城,首先想问问您最早是怎么开始写作的?

岳南:中学时我的梦想是上诸城师范,结果没考上,回家种了两年地,就像两千多年前陈胜的慨叹一样,回家种地时我也发出一声长叹: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等等。1981年年底得了个机会参军入伍,“投锄从戎”,1984年到武警济南指挥学校学习,后来又到山东武警总队政治部当宣传干事,1989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读书,后来又上了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班。毕业后我就从军队转业到地方,当过中央部委的杂志社编辑,干过独立的出版公司,2001年《南渡北归》出版后,又到台湾“清华大学”做驻校作家,直至疫情之前回到北京。
岳南:以激情之笔,寻底蕴风骨
生活于阡陌间的岳南(中)与家乡的农民兄弟在劳动间隙留影




岳南:以激情之笔,寻底蕴风骨
1981年投锄从后拍的第一张照片(岳南老班长,后任武警山东边防总队政冶部副主任王善良提供)
至于考古文学的写作,要从我在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读书时说起。那是1990年五一假期,我去明十三陵旅行,觉得那个地方非常有灵气,在历史上说很有点意思,就想写写,“当时只想赚点稿费喝个小酒,没想到要写长篇大论,因为我是学生,课业很重。”后来才发现题材其实十分宏大,做了一系列采访后,就决定狠下心来写一个长篇,当然是利用课外时间来写。这个想法与做法得到了学校老师与出版社的肯定,决定提供一些便利条件。记得当时我一边写,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编辑一边编,速度很快,毕业前的半年杀青,1991年毕业的时候就出版了,这就是大家看到的我的第一部考古文学作品《风雪定陵》。

岳南:以激情之笔,寻底蕴风骨

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写作《风雪定陵》时留影

定陵一稿杀青之后是春节,假期后的第二年我们有半年实习时间,然后就毕业。老师说你可以再利用这半年写写兵马俑的发现发掘,以及内含的奥秘云云。我记得很清楚,那年正月初四我从老家诸城出发,先到北京再去西安,兵马俑冰雪未化,从早到晚我每天采访,忙碌了半个月,背回来一箱资料,到我毕业时,这本兵马俑的书就写完了,用了也就5个月时间。
记者:11本《考古中国》系列洋洋大观。在这么多年考古文学的采访、资料收集、创作过程中,有哪些细节和故事对您触动最大?
岳南:以激情之笔,寻底蕴风骨

岳南:通过考古文学的写作,我开始接触和认识世界上还有这么一批人在做这个事情——以勘察、探索、发现、发掘迷失于世的人类遗迹、遗址为职业,以世俗眼光中的“刨坟掘墓”为职业。对这个职业,我感到新鲜好奇又感到别有风味,觉得考古工作者是一道别样风景。


比如北京昌平明代十三陵的发现、发掘,就充满了许多传奇性。开始的时候,考古人员是要发掘十三陵的首陵,也就是最大的陵墓——朱元璋的儿子、永乐皇帝的长陵,但在这个长陵土堆前后找了一个多月找不到发掘的入口,只好放弃。最后在万历皇帝的定陵外围墙发现了一个洞,而这个神秘的洞穴正是通往地下玄宫的入口。于是考古人员开始掘进。当掘到二十米左右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根棕绳埋在地下,一直向前延伸。考古人员以为是当年修陵的工人遗忘在地下的,后来才发现不对,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这是当年修陵的工匠故意埋下的。因为当时的情况是,万历的皇后先死,埋入地宫后大门封闭,通往地宫大门的隧道也随之重新掩埋,至于万历皇帝本人什么时候死,没有人知道。为防止万历皇帝驾崩后进入地宫时找不到隧道,或搞错方向(如果搞错或找不到就有被杀头的危险),因而埋葬皇后的工匠们为其本人和徒弟们的性命考虑,偷偷在回填时埋下了一根不易腐烂的棕绳,以作引导之用。

岳南:以激情之笔,寻底蕴风骨
1956年,考古人员进入北京昌平十三陵定陵地下玄宫开启大门
果然,这根绳子在万历皇帝死后起到了关键作用,工匠们沿着这根绳子不断掘进,很快找到了隧道门,把万历皇帝的棺椁运往地下玄宫。尽管万历死后的棺椁沿着隧道顺利进入地宫并再度掩埋,聪明并具有经验的工匠们为防止因故再度打开隧道,仍把一根完整的棕绳埋入隧道以作指导,同时在隧道的拐弯处又埋下了两块“指路石”,上书“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考古人员正是按照这块指路石,找到了石隧道,后来又挖到了金刚墙的大门,只是大门无论如何也打不开,经过多方研究探讨,考古人员最终用特制的一种“拐钉钥匙”,把重几十吨重的地宫大门打开了。随着巨响的传来,定陵地下玄宫重见天日。

这一切,都是刺激并激励我全身心地进入这个领域,并且越陷越深,以至三十多年不能自拔,与考古文学相伴人生的原因所在。
岳南:以激情之笔,寻底蕴风骨
岳南《考古中国》系列作品
从发现李庄,到《南渡北归》

记者:除了一系列的考古文学作品,您的《南渡北归》出版以来一直备受欢迎,是百万级畅销书,您是怎么开始关注西南联大和抗战时那一批流亡知识分子故事的?

岳南:在采访过程中,感人的故事或细节当然很多,但令我特别惊喜的是2003年春天我到四川宜宾李庄的考察访问。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刻,那一天我站在三星堆博物馆门口仰望天空,仿佛上帝突然敲了敲我的额头,我突然觉得应该去李庄看看。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一大批学者根据国民政府的命令南迁,其中有一批学者和大学师生流亡到这个李庄,约12000人。事隔60多年,这些人与事以及他们的故居是否还有迹可寻呢?这是个令我忐忑的问题。等我自南溪乘船渡江到达李庄的时候,眼前出现的是一座基本保持原貌的古镇,“九宫十八庙”不但俱在,且基本保持完好,当年流亡到此地的学者们就是在这些古庙殿堂里弦歌不辍,度过了艰难的抗战岁月并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犹使我惊喜不已的是,当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居地与傅斯年的故居仍保存完好,而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故居也保存了下来,为当地农民居住。惊喜之中更大的惊喜是,这个古镇的许多老人与傅斯年、董作宾、李济、梁思成、林徽因等还有过一些交往,且能谈一些轶闻趣事。而梁思成、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儿子梁从诫的李庄同学中,还有好几位健在,对梁家当年的事情知之甚多。

面对这一切,我于惊喜交加中在古镇居住下来展开探寻、访问,一住就是半个多月,收获出乎意料。回到北京后查了一些相关资料,然后再返李庄,向知情者探寻更具体、更深层的问题,结果仍是令人满意。

岳南:以激情之笔,寻底蕴风骨

在李庄镇傅斯年故居前,手提傅斯年当年使用的油壶(右是现在房主)
一年后,我的《李庄往事》出版。接下来就有了《梁思成、林徽因与他们的朋友》《陈寅恪与傅斯年》等书的出版,直至完成了三卷本《南渡北归》,轰动一时。

后来我回忆站在三星堆博物馆门口仰望星空、突然决定去李庄的那一刻,深觉那真是我一生的重大转折,如果不去李庄,我可能会一直写考古文学,去李庄开启了我另一条重要的写作之路。


不能不写殷墟与敦煌

记者:有关考古文学的作品还会继续写吗?是不是要写“一带一路”的考古发掘?请您介绍一下的具体情况。

岳南:这个是我《考古中国》系列作品的一部分,这个系列前些年一直在做,但自2003年我到李庄古镇考察并写出《李庄往事》之后开始中断,全部身心投入到抗战流亡知识分子的故事中,考古这个系列就难以顾及了。今年8月,随着《考古中国》全新修订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和博集天卷公司共同合作编辑和出版发行,我决定回过头来继续从事《考古中国》系列的写作。

有几个大题目必须做,这便是被国学大师王国维称颂的“二十世纪三大发”,亦即安阳殷墟、敦煌和流沙坠简的发现、发掘。流沙坠简的文物价值较高,但发掘时间短、传奇性故事少,我不准备写了。但是安阳殷墟与敦煌,包括“一带一路”却不能不写,否则这套书将有巨大缺憾,因而必须把这两个题材写出来,此为我这个系列不可或缺的作品。
岳南:以激情之笔,寻底蕴风骨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