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周国平做自己文章的理解差点不及格反映什么

2018-08-29 07:05阅读:
活在课本上的周国平,在前段时间出了一本特别的书,名为《试卷中的周国平》。这本书其实是55份语文试卷评注,他的编辑共收集了55篇语文测试卷里关于周国平文章的阅读理解题,当时,他们拿着阅读理解的试卷给我做,我做完以后,按照标准答案给我打分,我得了69分,差点就不及格了。周国平有点哭笑不得,看着每张卷子都有标准答案,他产生了一个疑问:我做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分数还不如学生,为什么?(《成都商报》08-28
周国平做自己文章的理解差点不及格反映什么
周国平 资料图
周国平说,他的很多文章都收录在语文课本、中学生阅读材料以及语文考试的阅读题里。经常有人告诉他,中学的试卷或课本里有自己的文章。因此,周国平与试题有了关系,一次,周国平做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题得了69分,差点不及格,这反映了什么呢?笔者在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教育追求理想主义。教育是有超越精神的,是追求
理想的。教育的理念具有完整性,往往更能启发人。因此,语文课本上周国平的文章,经过研究后,往往挖掘出更多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更多的价值意义。许多优秀的作品,不同人的阅读,会有不同的感悟,会有相同或不同的价值收获。因此,课本集合多角度的理解,其内涵超越了作者的思想,这是有意义的,这是符合教育精神的。
二、教育追求大境界。优秀的文章值得阅读和学习,但是,现代人阅读和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种膜拜、臣服、人云亦云的过程,而应当是一种学习、思辨的过程。再优秀的文章,经过研究、思辨,也会发现作者思想的局限。经过学习、思辨,往往人的思想更开阔,视野更广阔。因此,试题中周国平文章理解,是经过研究、思辨的,更有理想主义,理念更完整,更适合于教育。这是因为教育有大境界,有大胸怀,大视野。
从教育的角度看,周国平做自己文章的理解差点不及格,这是有道理的。周国平能把这个人生的片断公开讨论,也可见他哲学家的情怀和宽广的心胸。
因此,好的教育具有超越精神,具有理想主义,更具有完美主义,教育的本质就应该这样,这是教育的智慧。
不过,这种现象也有局限性,就是对个性阅读理解的制约。对文章的个性理解,是非常珍贵的,这是启示心智的主要方式,笔者祝愿教育在追求理想主义,追求大境界的同时,也要关注个性化的阅读理解。


网红“杀鱼弟”身上有哪些正能量
“一人上大学,全村人礼送”藏着大风水
一家七口送小伙上清华报到,背后不简单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