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红楼梦》传承了晚明情教思想

2022-04-21 19:13阅读:
作者:至真斋主
晚明时期作家冯梦龙创立的“情教”,对明末清初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凌濛初在冯梦龙“三言”的影响下创作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凌濛初在《初刻拍案惊奇·序》中谈到冯梦龙:“独龙子犹氏所辑《喻世》等诸言,颇存雅道,时著良规,一破今时陋习。”明末“天然痴叟”著的拟话本集《石点头》又名《醒世第二奇书》,完全仿照冯梦龙的“三言”体例,而且还是由冯梦龙作序。杭州人陆人龙编纂的《型世言》,崇祯年间刊行,删改本又称《三刻拍案惊奇》,从书名就能看出来深受“三言两拍”的影响。“东鲁古狂生”的短篇小说集《醉醒石》,创作于明末清初。鲁迅评价此书:“文笔颇刻露,然以过于简炼,故平话习气,时复逼人;至于垂教诫,好评议,则尤甚于《西湖二集》。”《西湖二集》收录短篇平话小说三十四篇,刊行于崇祯年间,作者杭州人周清原也是受冯梦龙情教思想启发。戏剧家李渔推崇真情,追求爱情自由。他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十二楼》又名《觉世名言十二楼》,明显效仿冯梦龙“三言”。他在《闲情偶寄》中说:“以之劝善惩恶则可,以之欺善作恶则不可”。蒲松龄创作的短篇故事集《聊斋志异》,是受冯梦龙《情史卷二十·情鬼类》启发。
《红楼梦》传承了晚明情教思想
“情教”对明末清初通俗小说和戏剧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情教”的思想内涵也因明清易代而产生了变化。然而,文学界对“情教”思想内涵的演变,以及“情教”对通俗小说、戏剧创作巨大推动作用的研究还很不够。观当代学者编撰的《中国文学史》,鲜有对“情教”单独辟章论述,给人的感觉仿佛“情教”这一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文学思潮根本没发生一样。土默热先生在《红楼梦是晚明文化气脉的产物》一文说:“晚明文化气脉的最大
特点就是‘情’和‘淫’。在明末清初曾掀起百年言情文学狂潮,其高峰恰出现在大明王朝亡国前后。改朝换代之后,晚明文化气脉不仅没有终止,反而与流行于当时的民族主义情绪结合在一起,从而催生了《长生殿》《桃花扇》等一大批表现社会动乱背景下‘情’‘淫’生活的作品,《红楼梦》应是与上述作品产生于同一时期,并表达同一主题的小说。”土默热先生的表述是对《红楼梦》主要思想和成书时代的准确定位。
《红楼梦》传承了晚明情教思想
冯梦龙的“情教”核心思想有三个层面:1、他将狭义的男女之情泛化为普遍的道德伦理之情。从根本上把广义的情与儒家的忠孝仁义观念紧密联结在一起。2、将情提升到宇宙万物本源的高度去考察,他说:“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情史·序》 )。3、突出了情的感化作用。冯梦龙在全面解读“情”的基础上,把“情” 作为工具,作为一剂良方,解救和化导人情冷漠的现实。
冯梦龙凭借娴熟的艺术技巧,寓教于乐的同时,达到了喻世、警世、醒世的教化目的。《红楼梦》传承了冯梦龙的“情教”思想。《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红楼梦曲·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此处明示我们本书是写对“风月”的感情,而冯梦龙编纂的《情史》又名《情天宝鉴》,《红楼梦》从书名就借鉴了《情史》。到青埂峰求仙访道的空空道人检阅完《石头记》,认为本书“大旨谈情”“实录其事”,于是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而冯梦龙就自称“情僧”。他在《情史》序中说:“我死后不能忘情世人,必当作佛度世,其佛号当云‘多情欢喜如来’。”
《红楼梦》“太虚幻境”的设立也是受“情教”启发。“太虚”,意即空寂玄奥之境。《红楼梦》中人物都是从“太虚幻境”下凡造历幻缘,最后又都回到太虚幻境。这些人“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这完全符合冯梦龙《情史》序言所云:“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太虚幻境”的宫门上横书四个大字:“孽海情天”,还有一副对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太虚幻境”中的“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哭司”、“春感司”、“秋悲司”,都是感情表现的不同形式。
《红楼梦》传承了晚明情教思想
冯梦龙主张文学有教化作用,而且主张把社会教化的内容与通俗易懂的形式结合起来。他在《醒世恒言·序》中解释“三言”的命名:“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者,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冯梦龙把“情教”思想融入他编纂的“三言”之中,我们从《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的书名,就能感受到其书的警世教化之意。而《红楼梦》“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姑就是起到警世教化作用的。贾府宁荣二公委托警幻仙姑教化宝玉,警幻仙姑说:“如此嘱吾,故发慈心,引彼至此。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故引彼再至此处,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亦未可知也。”然后她就引导宝玉与秦可卿做云雨之事。警幻仙姑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宝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将谨勤有用的工夫,置身于经济之道。”其“经济之道”也就是经世济民之道,即孔孟之道。这跟冯梦龙创立“情教”的目的一样,通过对世人“情”的教化,整饬腐化堕落的人心,使人复归正统的儒家思想。
《红楼梦》作者把主人公贾宝玉塑造成了一个情痴式的人物,用鲁迅的话说是“爱博而心劳”。书中主要描写了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爱,中间又插上来薛宝钗。贾宝玉赠给史湘云一块金麒麟,预示着他俩之间也会有某种因缘。围绕着贾宝玉,作者构建了比较复杂的爱的层次。冯梦龙自称“情痴”,他在《情史》序中说:“情史,余志也。余少负情痴,遇朋侪必倾赤相与,吉凶同患。”他还在《情史》中专列“情痴一类”,收“洛阳王某”“汉成帝”“周幽王”等二十则人物故事。《红楼梦》塑造了秦可卿、多姑娘等乱情人物,冯梦龙的《情史》则有“情秽一类”,收“晋贾后”“郁林王何妃”“元帝徐妃”等三十九则人物故事。据批语提示,《红楼梦》书末有情榜,宝玉是“情不情”,林黛玉是“情情”。《红楼梦》的情榜也是受《情史》启发,但实质内容有所不同。《情史》基本上是按照“情”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划归二十四类,而《红楼梦》“情榜”则是根据每个人物所体现的突出品性来划分,据推测有108个人物情榜。
改朝换代对明遗民文人思想感情的巨大冲击犹如山崩地裂,在明遗民文人或具有遗民思想感情的文人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中,其“情”的内涵又融入了对明朝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清廷隐晦的憎恨。正如土默热先生在《红楼梦是晚明文化气脉的产物》文中所说:“而到了清初,则由于改朝换代、异族统治的原因,主要转为对‘国殇家难’的哀怨,甚至转为民族主义情绪的金钟大吕之声。我们看清初的《聊斋志异》《长生殿》《桃花扇》等代表性作品,都不难发现,除了仍然具有对晚明畸形繁华生活的怀恋,并为之披上‘极度女性化’的‘意淫’躯壳外,又深深地浸透了对外敌入侵和战乱的痛恨以及对异族侵略者的鞭笞。虽然这种鞭笞是文化视角的,软弱的,模糊的,躲躲闪闪的,但却是自觉的和能动的。在这一点上,《红楼梦》与《聊斋志异》《长生殿》《桃花扇》是一脉相承的。”他又说:“孔尚任十年成稿的《桃花扇》,寄情于明朝,笑骂清朝是‘开国元勋留狗尾,换朝元老缩龟头’。洪昇出身江南世族,从小受遗民思想教育,所创之《长生殿》,虽志不在反清,但描摹的乃是‘胡人’安禄山夺取大唐江山,借以影射女真‘胡人’夺取大明江山,并借剧中人口大骂侵略者。”而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宝玉给芳官理了一个满清头,并给她取外号“耶律雄奴”“小野驴子”,这明显是在作践、影射满清统治者。
在第七十八回,贾政让贾宝玉、贾环、贾兰作诗歌颂林四娘,故事中的“恒王”实指山东青州末代衡王朱由棷。崇祯十七年七月,清兵攻打山东青州,朱由棷降清。隆武二年五月,朱由棷被清廷处死。贾宝玉在歌颂林四娘的诗中说:“纷纷将士只保身,青州眼见皆灰尘,不期忠义明闺阁,愤起恒王得意人。” 这首诗借歌颂对衡王忠贞的林四娘,来歌颂对明朝忠义的志士。书中还有一些责清悼明的情节,以后会作为专题研究。
综上所述,《红楼梦》是晚明文化气脉的产物,其思想内涵深受冯梦龙“情教”思想影响。晚明文化气脉至清康熙朝中期,随着明遗民文人的纷纷谢世而结束。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佳作迭出,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辉煌时期。《红楼梦》有很多明末清初时代背景信息,需要我们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重新解读它的思想内涵。
2021年10月20日完稿
参考文献
冯梦龙《三言》,齐鲁书社,1993-7
凌濛初《两拍》,齐鲁书社,1993-7
天然痴叟《石点头》,江西美术出版社,2018-10
陆人龙《型世言》,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01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1
周清原《西湖二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12
李渔《十二楼》,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8-04
冯梦龙《情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09
土默热《红楼梦是晚明文化气脉的产物》
金艳《浅析冯梦龙“情教观”》,《参花》,2015
————————————————————————
校对:王华东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