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22城推集中供地模式能否有效抑制抢地现象和房价上涨?

2021-03-03 09:19阅读:
作者莫开伟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最近,据媒体披露有22个城市发文拟采取“集中供地”方式即全年将分3批次统一发布住宅用地招拍挂公告,以减少分散供地带来的“哄抢”地块及抬高地价从而引发房价上涨等现象的发生。
应该说这是房地产调控道路上推出的又一项有效调控措施,甚至被称为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重要政策“组合拳”。
也有人把“集中供地”模式与三道红线、房贷集中度监管并称为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有效利器,觉得集中供地能够抑制哄抢地块以及遏制房价的上涨,并被普遍看好和推崇。无论如何,这项政策出台都是值得肯定的,它体现了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上的灵活性和技巧性,政策出台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抑制房地产业盲目无序扩张以及房价的无限上涨,让住房真正回归住房属性,从而确保房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可见,这项政策出台的初衷是正确的,在实际运用中也可能会发挥一定抑制房地产业盲目扩张的目的以及遏制房价快速上涨之作用。因为这项政策的核心是一年分三批统一发布住宅用地招拍挂公告,打破了平时分散供地格局,集中增加住宅供地,能够让房企集中拿地;同时集中供地能够增加土地招挂拍价格的透明度,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土地招挂拍竞争的公平、公正,抑制土地招挂拍市场运行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为净化房地产市场乱象创造有利条件。
但是我们要客观看待它的作用,毕竟每一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作用都有其局限性,如果指望靠“集中供地”来达到抑制土地招挂拍的乱象、遏制房地产业无序扩张以及楼市价格过快上涨,可能难以尽如人意。
实际上要达到这个效果还是相当困难的,比如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制度多达几百项,但是房地产业仍然在快速扩张,楼市价格也一直在上涨,这么说的本意并不是诟病之前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没有效力,而只是觉得调控政策的效力是有限的,并非无所不能,尽如人愿。从最近看,监管机构为防止房地产泡沫再次扩张、遏制银行信贷资金过快地向房地产及楼市领域倾注,先后出台了房地产融资“三道红线”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监管措施,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发挥了抑制银行信贷资金向房地产及楼市领域大量聚集以及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向银行传染的作用。然而,这些金融监管政策也没能有效地阻止房价上涨和资金向房地产领域的倾注,目前全国房地产贷款仍呈增加之势,楼市价格也在大部分城市尤其是一、二线大城市呈
上涨态势。最为明显的是,2020年4、5月份在深圳等城市出现的经营贷等现象触发了房地产贷款的大幅上涨,更是发生在“三道红线”监管之后,这说明房地产调控具有艰难性和复杂性,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一出台政策就有效的话,全国就不可能出台高达几百项调控政策,房地产业也早就被控制住了,房价也不可能越调越高。
显然,此次的“集中供地”调控措施,指望靠它能够有效抑制房地产领域的问题、并达到调控房价之目的,是有相当困难的。因为调控房地产规模、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既是一项长期的调控过程,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有各种利益因素在其中相互交割,是各种因素综合推动的结果。尤其是房价上涨受到刚需购房以及投资投机购房等各种因素的推动,不仅仅是土地供应的问题。而且,目前各城市商品房建设供地事实上还是基本能够满足的,在商品土地供应上过多地消耗调控精力其实没有太多必要。
因为“集中供地”只能是供地形式的一种变化,并未能有效抑制民众的购房需求,况且集中供地也是有限的,并非无限的,所以对于开发商而言,土地依然是短缺资源,即便集中供地也会迫使大量房企加入到争购土地之中,拍卖中的“地王”并不会减少,因而推动房价上涨的土地价格并不能被有效压制。
所以,在如何有效调控房地产业发展规模上、如何防范房价上涨上,还是需要各级政策及时、认真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认真做好房地产业发展规划,消除随意性,尤其是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真正向民众让利,切实降低土地招挂拍价格,这才是将房地产业引向可持续发展轨道以及抑制房价快速上涨的最有效方式,除此之外,任何方式的作用都是有限的,想借助“集中供地”来抑制房地产规模以及房价也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