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推进评价改革,科学履行职责

2021-05-14 06:01阅读:
(此文发表于20215月出版的《上海教育》杂志5A刊上)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改革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要求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责,担当起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领导责任;要求各级政府根据国家层面确立的评价内容和指标,细化评价方案,切实履行教育职责;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重大。
首先,要加强教育测评理论的研究,着力构建符合《方案》要求的评价体系。现代教育评价发端于 19 世纪下半叶,伴随着心理学而发展,到20世纪初,教育测量运动正式启动。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先后经历了以工具为导向、测量为标志的第一代评价;以目标为导向,以描述为特征的第二代评价;以决策为导向,以判断为特征的第三代评价;以及以价值为导向,以共建为特征的第四代评价。每一代的评价都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和评价实施的方法。《方案》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目标,但现有的四代评价理论,都不能涵盖《方案》所涉及的各类改革事项。需要我们在未来的15年时间里,建构起一套新的、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测评体系。这项工作难度巨大,必须全面加强党对教育评价的组织领导,为评价改革把向定舵,必须尽快建立科
学的教育测评体系,为评价实施引航扬帆。
其次,要加强对现有评价项目的梳理,明细各类评价的功能和价值。近些年来,各地在教育评价方面已经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有的引进PISA测试等国际评价,有的积极参加国家或地方的教育质量检测,有的重视对地方政府的督学、督政,有的加强对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评估,再加上学业水平考试、毕业或升学考试等,形成了包含教育督导、质量监测、教学评估、学科质量分析等多种类型评估在内齐头并进的评价新局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这些评价的功能、价值等加以研判,取缔那些与新的评价体系相悖的评价项目,加强目前尚未关注到的评价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完善地方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形成比较清晰的评价层级和结构。要切实减轻中小学和幼儿园在评价方面的负担,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资源平台和数字化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在常态的教育环境下采集各类数据和信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汇总、挖掘和深度分析,为学校、为教师、为学生做更精准的“画像”,对学校和师生的状况做出判断并给于恰当的指导,促进更好的发展。
再次,要切实转变评价的观念,设计好评价改革的路线图和攻关项目。在地方层面,以升学指标、名牌学校的升学率来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的情况屡有发生,学校宣传炒作“状元”、升学率,以及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的现象也还屡禁不止,说明观念的转变依然是当下即迫切有艰难的任务,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扭转这种畸形的评价观、发展观。根据《方案》确定的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制定更加明晰的十五年评价改革推进的路线图,建立与新的评价体系相对应的测量项目的设计标准,明确每个阶段要完成的重点工作,针对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等不同类型的评价,设计若干重点攻关项目,并将相关的工作任务加一分解,以项目的形式向社会各界公开招标,鼓励各种力量积极参与到这一改革的热潮中来,汇聚各方智慧合力攻关,确保按时完成教育评价改革的各项任务。
最后,要加强教育测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育评价的专业化水平。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聚焦学科课程与教学领域,在教育测量方面人才队伍的储备明显不足。基层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都缺乏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很难科学有效地开展教育评价的实践和探索,这是制约教育评价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瓶颈。要确保《方案》的落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教育测评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鼓励相关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多培养教育测量和评价领域的科班人才;另一方面要在“十四五”以及后续的教师培养方案中,强化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与实操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尽可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教育评价既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切实构建教育评价的新格局,为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