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北京皇家雪池冰窖——北京古建(四)

2023-06-29 11:21阅读:
皇家雪池冰窖,在北京北海公园东门外,出东门沿陟山门街东行,约百米处路北,可见雪池胡同。立胡同口北望,一座雪池冰窖的窖顶映入眼帘。沿胡同前行数十步,冰窖即在眼前,窖墙一米多高,灰瓦窖顶向南舒展而下,从冰窖老照片看,窖顶应是黄琉璃瓦,而今却是灰瓦,据闻是在近期修缮时换的。2023年5月15日探看雪池冰窖,窖墙虽矮于周边房屋,但冰窖规整严谨的建筑构型,仍彰显着皇家建筑的恢弘气象。窖顶绝大部分是灰瓦,但不知何因在中间流水檐上,却有四块斑驳的绿琉璃瓦。
由于冰窖处在雪池胡同内,冰窖的东墙北墙被居民房屋和小杂院阻隔,不能得见。西墙亦被居民杂物掩蔽,只有南墙在一片货摊后可见大部分真容,冰窖入口不知所在。
雪池冰窖原共有六座,五座坐北朝南从北海公园东墙向东排列,第六座是坐东朝西横列在第五座冰窖之前。1750年《乾隆京城全图》将每一座冰窖都描画地图上,可以清楚看到六座冰窖的排列顺序,今天能够看到实物的是从东排列的第二座,也是六座中仅存的完整冰窖。第一座冰窖还存有一部分,窖顶已拆除,窖墙向上接续建成了高约三米的办公用房,进入第一座冰窖地下,明显感到窖底已经垫高。完全失去了冰窖的规制。
据有关史料记载,雪池冰窖建于明朝,清朝康熙时期重修,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冰窖地上部分边墙长约二十米,宽约十米,墙高一米有余,山墙最高处亦不过四米,两侧都开有宽1米、高2米的拱门,有台阶通往窖底。窖墙厚度均为一米。窖内为砖砌拱券顶,外部为硬山式屋顶,窖内拱券窖顶,与当年的城门洞一模一样。《大清会典》记载,六座雪池冰窖每年藏冰五万四千块,专供皇家御用。
雪池冰窖之名,源自《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雪池冰窖所在的胡同因冰窖而得名雪池胡同,胡同名称透着几分雅致。新中国建立后雪池冰窖归北海公园所有,其藏冰卖冰的历史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结束。当年北京地区副食品商店的冷藏食品用冰都来自于北京市各处的冰窖。雪池冰窖的藏冰每年冬季采于太液池(现北海公园),是所有冰窖中藏冰最为洁净的。
北京市文物局给雪池冰窖的文物定义是:
雪池冰窖“是专供皇宫御用的冰窖,每年腊月从太液池、什刹海、筒子河及护城河中取冰贮存,供夏季使用。原有六个冰窖,现存两栋建筑,建筑面积497.50平方米,屋面为黄色琉璃瓦顶。”
雪池冰窖向北约五百米处的恭俭胡同内,还有两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冰窖,现是一家餐厅。餐厅挂有“皇家冰窖水院”的招牌。北京文物局对恭俭冰窖的文物定义是:恭俭冰窖是“为清代的宫廷御用冰窖,共二座,坐西朝东,双勾连搭建筑,灰筒瓦顶。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
两处冰窖先看雪池冰窖的窖墙屋顶,再看恭俭冰窖的地下拱顶,二者合一即是当年皇家御用冰窖的完整景象。
《大清会典》记载,乾隆年间京城建有四处共计十八座官窖,有“紫禁城内窖五,藏冰二万五千块;雪池冰窖六,藏冰五万四千块;德胜门外窖三,藏冰三万六千七百块;德胜门外土窖二,藏冰四万块;正阳门外土窖二,藏冰六万块”。
民国才女林徽因曾在雪池胡同居住。有关资料介绍,上世纪一十年代末二十年代初,林徽因在雪池胡同度过了美好的青春时期。当年的林宅现是雪池胡同2号。在林徽因与梁思成携手赴美后不久,其父林长民去世,林家迁回老家。此后这座宅院先后住过胡适夫妇、北大英文系教授陈源夫妇、周大烈许地山翁婿等社会名流。
1927年林徽因在美国读书,胡适亦在美国,3月15日林徽因写给胡适的信中表达了对雪池旧居的怀念,信中提及:通伯(陈源)和夫人为我道念,叔华女士(陈源夫人)若是有暇可否送我几张房子的相片,自房子修改以后我还没有看见过,我和那房子的感情实是深长。旅居的梦魂常常绕着琼塔雪池。她母亲的院子里就有我无数的记忆,现在虽然已不堪回首,但是房主人们都是旧友,我极愿意有几张影片留作纪念。
现雪池胡同2号院是一座养老院。
当今的雪池冰窖大多无存,雪池胡同亦是凌乱不堪,然而当年诸多社会名流居住于此,可见雪池冰窖所处地理位置当是优越有佳。东望,景山万春亭清晰在目;西看,琼岛塔影映入眼帘;南瞧,大高玄殿之乾元阁蓝琉璃攒尖顶熠熠而辉,四周古柏参天万木葱茏,一派越数百年岁月而来的皇家气息沁人心脾!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