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聪明并不等同于智慧

2019-11-19 14:56阅读:

聪明并不等同于智慧
聪明并不等同于智慧


从字面上来说, “聪明”是指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智慧” 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有很多聪明的人,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并不多,包括我自己。很多人都是聪明或比较聪明的人,但特别智慧的人却很少。
聪明的人,总是靠耳朵,靠眼睛。所谓耳聪目明。然后便是一张能言善变的巧嘴。这些我都具备。生活中的我,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或许,我有一颗若水柔心没错,我总是特别友善的看待与对待生命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如果我尊敬你,没问题,我们的关系一定可以一直维系下去,因为我本性是一个比较长情的人。
可是,如果我敬你一丈,你却侵我一厘,我可以让,视为无心之失;你又犯我一分,我也可以退,当作人与人相处的一种宽容。但如果你依旧冒犯,那我便会怀疑这是不是有点挑衅的味道。我将不会再做出任何退让。
如果说,我亦是一个性情刚烈的女子,那么也许就会体现在这个时候。不管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如果从一开始我就没有真诚在意过,也许,最后的好与不好也就会变得不那么重要。可正是因为自己从来都是很真诚友善的付出,所以才会不能接受别人的主动冒犯。有时候大脑的思维逻辑会变的很强烈,在我心中,会出现许多的假设与为什么?然后总是力求对错分明,对的人可以宽恕,但错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抱歉的态度。否则我将不能接受。
可现实生活却告诉我,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哪有那么明辨的是非与对错?就算有,也不容易讲的那么清楚。
在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我才豁然开朗,生活,不仅需要一种聪明,它更需要一种智慧。而智慧靠的是心,所谓慧由心生。
聪明的人总是用脑思索,剖析,这个没错,它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但智者是用心领会,了悟究竟,这更是一种言行的向导。一个聪明的人,也许他的想法,见解以及判断都是没有错的,正是因为感知了这些正确的力量,所以聪明的人往往在事情的面前容易激怒,冲动,急于申诉辩论,恨不能所有人都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不容许有一点含糊。
而一个真正的智者,在面对事情的时候,他会以一种缄默与优雅的姿态,用一种淡定从容的方式,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聪明人鹤立鸡群,超人一筹;而智者往往含而不露,以出世的姿态,做着入世的事情。显然,聪明的人,是不足以与一个智者对抗的。
在现实生活中,聪明能带来财富和权利,智慧却能带来千金难买的快乐。故求财聪明足矣,若求脱离烦恼,却是非修智慧不可。

聪明人一般情况内心是比较率真纯简的,直来直去。所以很多时候,聪明人也是凸显的,锋芒毕露的;而智者是相对比较有城府的,他是喜欢深藏不漏的。智者隐于人后,却以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
聪明人或许会将自我的维护做的很明显,遇事能言善道,语言犀利;而智者却是辩才无碍,柔和如风,却能以不争之势而达到无所不争之目的。
聪明人善于处世,懂得人情世故,左右逢源,所以会显得热闹活跃一些;智者却因甘于淡泊而显得冷清孤傲,淡定从容。聪明人比较敏感,因而烦恼也多;而智者却能达到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从而远离烦恼。
聪明的人能在很多时候把握机会,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而智者却更懂得什么时候该放手。所以,拿得起来的是聪明人,而能够做到适时放手的,是智者。


智慧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或淡泊或无私,或坚守或奉献,却从来不是畏惧,不是退缩,不是所谓的明哲保身,识时务者。在人生的大是大非面前作出抉择,这是一种智慧;在国家民族的利益前有所取舍,亦是一种不会被时光磨损的智慧。

这样看来,这世上的聪明人并不多,估计十中有一;而世上的智者,就更不多了,估计百里都难有一。所以,做一个聪明的人不容易,做一个智慧的人,就更是难上加难。


聪明不代表智慧。聪明是一种生存的能力,它多数是得益于一种遗传;而智慧,是一种生存境界,它更多的是后天的一种修为。
聪明,是一个人的处世状态与手法,而智慧,却是一个人立足于世的境界。它是一种修为,一种内涵。是一份聪明远远不足以超越的高度。所以,聪明,永远不能等同于智慧。


网上有个中国古代最聪明的人排名,依次为:1、赵普2、鬼谷子3、姜子牙4、老子5、孔子6、管仲7、范蠡8、李斯9、诸葛亮10、刘基

  赵普,字则平,出生于幽州(今北京),后先后迁居常山(今河北正定)、洛阳(今河南洛阳)。北宋初期的杰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士。他15岁随父迁居洛阳,自幼学习吏治,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预谋者、“杯酒释兵权”的导演,从小醉心于政治,是北宋的开国功臣,他是一位十分有谋略的人,连续辅佐了两位皇帝,并且连续当了三朝宰相,为官50载,终年71岁。

鬼谷子也就是王诩,是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人物,他不仅信奉道家,而且还创立了纵横家,鬼谷子是历史上十分有名气的谋略家,知识非常丰富,也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大家。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话说的就是姜子牙。姜子牙,吕氏,名尚,字子牙,也称吕尚。汉族,寿至139岁,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传说在姜子牙72岁的时候遇到了周文王,并且开始一心一意辅佐他,并在后来辅佐了周武王,周朝的建立都有他的一份功劳。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姜子牙是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老子是一位十分普通的人,看外表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老子此人可不一般,有着高的思想觉悟,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上都是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老子是人,但要从宗教文化去研究,他又是神,是道教的教主。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大宝藏—也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第一部名著。其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兵学、美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被誉为百科全书。他的清静无为的学说,一物两项的转变率的辩证理论,深邃的天人之际的哲理,2500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目前和未来的文化和生活提供着积极的智慧。

孔子,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他提出了不耻下问以及有教无类的观点,他自己也是这样一个人,孔子十分好学,善于发问……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为中国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管仲是春秋时期人物,还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于公元前698年开始辅佐公子纠,并且在后期担任丞相一职,在位期间管仲提出了很多观点,也提供了很多谋略,帮助齐国成为霸王之列,后人将他的观点编成书,并且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多帮助。

范蠡是春秋时期比较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比较了不起的商业理论家。范蠡虽然出生于贫寒之中,但是并不甘于平凡,善于抓住机遇,也有很大的抱负和理想,因为对楚国的极度不满出走越国,并辅佐勾践成就大业。

李斯大家应该也比较了解,是秦朝丞相,同时也是历史上十分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完美的继承了丞相一职,不仅帮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并且在秦朝的法律上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意义的看法,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见诸葛亮的地位何等重要。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诸葛亮有很多传奇故事,虽说有些真实性有待考究,但是还是不能否认诸葛亮的伟大成就。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人物,为蜀汉大业的兴盛呕心沥血,而且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造诣,写出了《出师表》等千古传颂的优秀作品。

刘基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刘伯温,是一位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丞相,他可以称得上明朝的开国大臣。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既聪明又智慧超群的人,普通人无法企及。那么对于满世界都是普通人的人们来说,比如我,既不聪明也不智慧,这可如何是好?
当我请教一个专家时,他说:既不聪明,又不智慧,那就是本分。人之根本,莫过于“人之初,性本善”为本。聪者智者若无此本,那无非就是狐狸了。忠诚于立身之本,再去转型升级聪慧吧!
1509
聪明并不等同于智慧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