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为什么清军大炮难以破坏英军炮舰?中方暗中观察,终于发现了秘密

2019-02-04 11:00阅读:
为什么清军大炮难以破坏英军炮舰?中方暗中观察,终于发现了秘密 电影《龙之战》)
英军舰艇上备了很多药,唯独没有后悔药,何伯现在骑虎难下,况且己方还没开炮,就死了一堆人,他们英军什么时候吃过这种亏?
何伯身居东印度及中国舰队司令,后来还被授以海军元帅,自然具备丰富的海战经验和应变能力,很快他就发现对手在火力上有着先天的劣势。
大沽炮台上的火炮,按其最大射程可达到一千米,但精度不高,实际有效射程只有两百米左右,也就是说,只要不在这两百米的范围之内,炮艇中弹的机率是很低的。相反,联军却可以在两百米以外,准确命中大沽炮台。
何伯立即下令所有炮艇开炮还击,他要像第一次大沽口之战那样对炮台守军予以摧毁式杀伤。
幸好僧格林沁对此早有防范。第一次大沽口之战结束后,中国人很是郁闷,想想土造重炮再如何不济,给敌军造成的伤亡也不至于那么低。后来中方官员在登上英舰进行谈判时,便有意进行观察,由此得到了一个全新的发现。
为什么清军大炮难以破坏英军炮舰?中方暗中观察,终于发现了秘密 电影《龙之战》)
原来英军有一种很特别的防御炮击的方法,他们在战前用棉被盖住炮艇内侧,以防止炮弹击中后船板碎片爆裂伤人,同时还用消防龙头不停地进行喷水,这样就可以把伤亡降到最低。
僧格林沁听闻后,马上将这一思路运用到了新炮台的构建上。旧炮台是砖石结构,一个炮弹落下来,砖石碎片往往溅得到处都是,光这个就可以杀伤周围好多士兵,僧格林沁转而改用了三合土加
高修筑。
三合土相当于古代的水泥,除了比较牢以外,被炮弹击中后,不会碎片四溅是它的一个显著优点。因为这个缘故,联军的炮火并没有达到他们想像中那样摧枯拉朽的程度。
战斗中,将领们身先士卒,也是炮台处危不乱的重要保证。僧格林沁分别任用了史荣椿、龙汝元为南北岸炮台指挥。自与太平军作战起,史龙二人就鞍前马后地跟随僧格林沁征伐,皆为打过很多硬仗的勇将。在联军开炮时,他们始终在炮台督战,眼瞅着炮弹就从旁边飞过去,两位前敌指挥看也不看,丝毫不把危险当一回事。
为什么清军大炮难以破坏英军炮舰?中方暗中观察,终于发现了秘密 电影《龙之战》)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
实体书《晚清帝国风云》已出版上市。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