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关于“吃鸡蛋”的5大误区,你一定中过不止一个!

2018-02-07 12:43阅读:
鸡蛋是一种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食材,不少人学炒菜的第一步,就是开始学“炒鸡蛋”。可是,近些年来,鸡蛋受过不少人的质疑,什么鸡蛋黄胆固醇太高,不该吃;不能吃生鸡蛋,会吃进去细菌;生鸡蛋突然又能吃了,败火……最近,水煮蛋煮久了,蛋黄变绿会致癌的这种说法也开始疯传……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解解惑,看看这些关于吃鸡蛋的误区,你中过几个?
水煮蛋煮久了,蛋黄变绿会致癌?
错,变绿是因为有亚铁离子!


蛋黄变绿的煮鸡蛋
当水煮蛋煮的太久的时候,就会发现蛋黄外边就会变得“绿绿”的,而绿色里面的部分还是正常的黄色。
传说,吃了这种绿色的部分,会致癌?现在要告诉大家,这种说法完全不靠谱!
蛋清中含有一定的硫元素和氢元素,在水煮加温过程中,这两种元素就会结合缠身“硫化氢”这种物质。而蛋黄中则含有铁元素,一旦硫化氢和铁元素相遇,就会产生反应,形成硫化亚铁,包裹在鸡蛋黄的周围。
初中化学就告诉过我们,亚铁离子的颜色是绿色的,这就是那种“神秘的”绿色物质的由来。
鸡蛋不能吃太多,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错!得看你的饮食结构!


鸡蛋
小编已经听说这个传言很久了,说是鸡蛋每天都要吃,可是不能吃的太多,吃太多了对身体不好,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其实鸡蛋的组成部分就是蛋清(蛋白质)和蛋黄(48%的水,32.5%的脂肪,17.5%的蛋白质,还有2%的矿物质),而鸡蛋的最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这也是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的营养素之一。
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天需要摄入75~80g蛋白质,在没有其他肉、奶等物质摄入的情况下,多吃1~2个鸡蛋,补充身体不足的蛋白质是非常必要的,并不是说一天只能吃1~2个鸡蛋。
蛋黄含有很多胆固醇,最好只吃蛋白?
鸡蛋营养都在蛋黄,少吃点肥肉、油就不会超标


鸡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蛋黄是蛋类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尤其是蛋黄中还含有大量的磷脂和胆碱,对健康十分有益,尽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但是如果不过量摄入,对人体健康基本上不会产生影响。
而且,一个鸡蛋的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大概是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应该摄入胆固醇量的2/3,在少吃油炸、肥肉等“高脂食品”,多吃瘦肉、禽类、鱼等低脂肉类的情况下,一般是不会超标的。
产妇缺营养,应该多吃鸡蛋?
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很多人都认为,刚刚生产完孩子的产妇,就应该补!多吃有营养的东西好,尤其是鸡蛋,吃越多补充的营养就越多,恢复得越快!
可是,这个说法在当时那个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的确是行得通的,但到如今,除了鸡蛋以外,我们身边还有太多“有营养”的食材,牛肉、鱼肉、贝类……而且,那个时候的“饮食观念”也早就被推翻了,营养不是摄入得越多越好,而是越均衡越好,吃太多蛋白质,反而会导致肠胃负担、肾脏负担变重。
鸡蛋能不能生吃?流黄蛋是不是“要命蛋”?
最好别生吃,但符合要求的蛋可以“流黄”


全熟蛋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外来的饮食习惯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半熟蛋,流黄蛋觉得这种黏黏糊糊浓稠的食感更加符合自己的胃口。
可是,生吃蛋或者是吃“半熟蛋”,会不会对你的身体造成影响?
其实,生鸡蛋中的营养成分,不是很容易被我们人体吸收,在煮熟了之后,蛋白质变性、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更容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况且,鲜鸡蛋里面可能会含有一系列致病的病菌(如沙门氏菌、寄生虫卵等),而高温能把这些病菌消灭。
而喜欢吃半熟蛋的朋友们,市场上有专门经过各种检验,可以做成“半熟蛋”的鸡蛋;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把鸡蛋完全煮熟,比较靠谱。
(全文完)
来源:互动百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