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千秋岁·谒武夷精舍怀朱文公》庄灿煌
《千秋岁·谒武夷精舍怀朱文公》庄灿煌
《千秋岁·谒武夷精舍怀朱文公》庄灿煌




《千秋岁·谒武夷精舍怀朱文公》庄灿煌

白云千叠。予独寻芳洁。隐屏佳气常葱郁。痛兵尘劫火,看断垣颓碣。喧阗处,溪声鸟语犹呜咽。


结屋双成杰。讲学何清绝。集注始,儒家阔。四书经世用,今古遥相接。传承创,源头活水文公曰。


注释:
武夷精舍: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位于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为其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时人称之为“武夷之巨观”。
初建于宋淳熙十年(1183),全面复建于2001年,位于九曲溪五曲溪东,隐屏峰南麓。武夷精舍是朱熹完成《四书集注》和以它为教材实行完好的教育实践的一所成功的私立大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通过创立学院,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培养人才,重新树立起中华民族传统的主体意识——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他所创立的学派史称朱子学(闽学),汇集了当时主要的儒学学派(濂学、洛学、关学)之大成。他始创'四书学',即把儒教创始人孔子、孟子和他的学生曾参、子思的经典论著《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汇成一个系列,加以权威性的阐述、诠释,名之为《四书集注》。朱熹在以《四书》为教材进行的教学实践中,努力促使它成为官方科举取士的标准教科书。
由于朱熹及其门人在教育实践中的不懈努力,当元朝统一中国以后,朱子学自南向北传播,被朝廷定为一尊,成了国家的正宗思想,武夷理学文化也就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文化;迨至明清两代,'朱子学'一直是文化的正宗,达七八百年之久。它成为历代理学家讲述伦理学、政治学、哲学的基本纲领和政治家治理国家的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清朝康熙天下大治之时,朱子学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鼎盛时期,康熙皇帝亲颁御匾'学达性,赐予武夷精舍(改为紫阳书院)。
朱文公: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评价:
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南宋词人陆游: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耄,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
凤凰网(《理学大师:朱熹》):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朱熹有很多方面值得后人学习。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览经史,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他在训诂、考证、注释古籍,整理文献资料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另外,他对天文、地理、律历等许多自然科学,也都进行过广泛的研究。他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官员,他在努力维护那个制度的同时,也能体察民情,反对横征暴敛与为富不仁者,敢于同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的不法行为作斗争。在地方官的任期内,朱熹也做了一些如赈济灾荒、鼓励生产等安定民生的有益工作,在封建社会的官员中,不失为一位正直有为的人。最后还应指出,朱熹还是中国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之一。
独寻芳洁:7月5日下午我跟随一旅游团前往天游峰,途经武夷精舍,可导游并不停留,带着游人直奔天游峰,我只好独自一人前往游览。
葱郁 :形容旺盛、美好。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一章:“故至今日,遥望山岭,云气葱鬱。”
兵尘:兵马的烟尘。亦借指战事。元 麻革 《晚步张巩田间》诗:“兵尘 河 朔迷归路,惆悵平沙送夕暉。”
劫火: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唐 张乔 《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 宋 李纲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
断垣颓碣:意思是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景象。历史上的武夷精舍(后又称为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等)屡毁屡建。现在的武夷精舍早已不是原物,仅留下两段旧墙算是古物。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武夷精舍毁于兵灾。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朱熹八世孙朱洵、朱澍出资重建后,又改称“朱文公祠”,崇祀朱熹。清康熙年间,赐予“学达性天”匾额,再度大兴土木加以修葺。至今残留的精舍遗址,则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08年,闽浙总督常见罗满保“捐俸倡修”的,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痛兵尘劫火,看断垣颓碣:“看断垣颓碣,痛兵尘劫火”的倒装。
喧阗:亦作“喧填 ”。亦作“喧嗔 ”。喧哗,热闹。唐 杜甫 《盐井》诗:“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闐。” 宋 苏轼 《竹枝歌》:“水滨击鼓何喧闐,相将扣水求 屈原 。”
结屋 :意思是构筑屋舍。宋·王安石 《结屋山涧曲》诗:“结屋山涧曲,挂瓢秋树颠。”明·李东阳 《与李中舍应正同饮》诗:“读书金华郡 ,结屋齐山村 。”
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七月,朱熹在浙东提举任上弹劾唐仲友受挫,次年正月怅然回归武夷。在武夷山五曲建书院,四月落成,名为武夷精舍,由此开启了长达八年的山居岁月。乾道五年(1169年)朱熹舟行过此,已有卜筑之意。十三年后,这一愿望方得以实现。然而,其规模,其地,不过区区半亩;其屋,不过是草茅三间而已,故可在两三个月之内完工。
由于朱熹拒绝了各方襄助,而仅以微薄的祠官之俸自营,故其资金明显不足。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朱熹“躬画其处”,即自己设计:“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为亭,密以为室。”这是根据地形地势的不同特点设计建造适合的建筑物。又率及门弟子“诛除茅草”,得地数亩,“具畚锸,集瓦木,相率成之”。此又从清理地基,筹集工具和建筑材料,到最后建房搭屋,均由门生弟子挥洒汗水,自力更生来完成。朱熹对此有“视所缚屋三间,制度殊草草”的描述。一个“缚”字,写出了山中草堂和茅庵,用毛竹、藤条捆扎而成的神韵,也道出了资金短缺的窘迫。以故,朱熹在写给友人的书信中说:“武夷结茅虽就,然亦苦此。觉得却是朋友直来相访,只就书院中寝食,则都无外面闲人相扰也。”由此可见,朱熹缚屋结茅,客居山中,为避“外面闲人相扰”,以便专心致志做学问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今人描述武夷精舍,大多喜引用董天工的《武夷山志》,称其为“武夷之巨观”。实际上,这个“武夷之巨观”是在朱熹身后的几百年间,不断重修重建才出现的,与朱熹在世时其实没什么关系。
结屋双成杰: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朱熹定居武夷山近50年。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但论其思想,与其故里关系如此密切者却并不多,前有孔孟、老庄,后有朱熹。孔孟,今山东人,故有北方的大气象,气盛言简。老庄,其学多水的柔,及南楚国的浪漫色彩。而朱熹,福建人氏,虽祖籍徽州,其实生在福建尤溪,长于五夫里,讲学于武夷山,卒于建阳。平生足迹绝大部分在福建,又半在武夷山。武夷山茂林修竹,危崖清泉,山险沟深,径曲通幽,除当地土著外,外人很少进入,并非通衢大道,亦非交通枢纽。而正是此等潮湿幽静之地,才锻就了朱熹体大思精、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学体系。
武夷山水哺育了朱熹,给了他营养和灵感,而朱熹又给这块土地增辉添彩,两者相得益彰天然浑成,使武夷山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武夷山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可以说是武夷山成就了朱熹,也是朱熹成就了武夷山。
讲学何清绝:朱熹与崇安(今称武夷山市)、与武夷山关系很密切。他1130年出生于尤溪,幼年还曾随父母在福建不少地方生活过。14岁时父亲去世,遵遗命拜刘子羽为义父,迁居刘子羽所住的崇安县开耀乡五夫里。从那时起,直到63岁时迁居建阳,他一直居住在崇安。当然,期间朱熹也有几次出仕,但总共历时不超过9年。
集注始,儒家阔:《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于一体的巨作之一,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四书章句集注》是四书的重要的注本。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
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朱熹曾说:“若理会得此《四书》何书不可读,何理不可究,何事不可处!”(朱子语类卷十四·大学一) 。明清以后的科举制度,均以《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题库和标准答案,所有的答卷、观点均不可违背其中的说法。
《四书章句集注》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序上说:“洛、闽继起,道学大昌;摆落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可以说, 《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不可低估。
朱熹在武夷精舍著书讲学凡8年,并完成日后成为数百年教科书的《四书集注》。就此一条,可知武夷精舍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书经世用,今古遥相接:虽然程朱理学的思想已沉寂少有人问,但经过数百年来潜移默化的沉淀,恐怕有相当一部分早已转化为潜意识里的民族心理。
穿越千年,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一部分,以朱熹为代表的诸多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精神之钥。
传承创,源头活水文公曰:传承创新,重视文化传承,才能源源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养分,才能保持中华文化的延续性。而更为重要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这既源于中华文明自身面对转型期急剧变迁的社会环境进行内在转换的需要,也源于经济全球化时代应对外来文化冲击,更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中国古代思想大家朱熹的诗句来形容中华传统文化再适合不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我们走出国门看世界,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昂首挺胸的根基与底气。《旧唐书·魏徵传》中写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岁月变迁中落成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真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担子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为树立巩固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是我们永恒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笔下的这一名句,道出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
庄灿煌武夷山诗词
【七绝】《武夷山九曲溪竹筏漂流》庄灿煌 《汉宫春·谒柳永纪念馆》庄灿煌
【五律】《忆武夷山九曲溪泛筏》庄灿煌 【七绝】《忆过武夷山一线天》庄灿煌
《青玉案·武夷天游峰》用方回韵 庄灿煌 《高阳台·武夷山》庄灿煌
《阮郎归·观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庄灿煌
【七律】《忆游武夷山大红袍景区》庄灿煌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