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赤子之心

2024-03-07 10:11阅读:
赤子之心

“天行健,君子自强而不息”——古老的励志名言,激励了无数人。毫无疑问,这是在教导人们自强不息,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奋发有为的。
众所周知,这句话出自《易经》。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恰恰就在《易经》当中,也是主张“阴柔胜刚强”的。就拿“潜龙”和“亢龙”来说吧: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潜龙,是被埋没而没有得到发挥的人才,或者是怀才不遇,或者是隐遁山林、市井之中而默默无闻。但这种隐于世外的境况并不能使他苦闷烦躁、抑郁沉沦,而是超然眼见,心平气和。顺心的事就去做,违心的事就拒绝,内在人格品质坚不可摧。这才是真正的潜龙。
再看“亢龙”: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亢龙,是辗转腾飞、纵横驰骋而达到过高的地方,或获取位尊,或享有盛名,然而鼎盛会向反面转化,不可能持久。为什么呢?身价尊贵却在人们心中没有地位,得不到民众的拥戴,有贤才而得不到他们诚心的辅佐,因而其所作所为将导致悔恨。
  从“潜龙勿用”到“亢龙有悔”,令人联想到老子的“赤子”。
  老子说: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意思是:道德修养深厚,可以比作婴儿。毒虫不叮咬,猛兽不伤,凶鸟不击。筋骨柔弱,却握紧拳头。不懂得男女性交,小小的生殖器却会勃起,因为他的精力十分旺盛。整天哭号,声音却不嘶哑,因为他的通体极为和谐。
懂得和谐叫做恒常;懂得恒常叫做明智。延年益寿叫做祥瑞,心中气息贯通叫做强大。
事物总是处于一种盛壮的状态就会走向衰老,可以说是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就会很快灭亡。
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八章)
又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如婴儿之未孩。”(《老子》第二十章)你看那众人纷纷攘攘地追求欢乐,好象赶赴丰盛的筵席,又像春天去登台眺望,观赏美景。只有我淡泊而无动于衷,就像那尚未长大的婴儿一样。
看来,在老子那里,婴儿、赤子、未孩,有着很高的地位。老子所看重的,是婴儿那种生命初始的自然状态,而就在这没有经过后天影响、历练、修饰的“天然”的生命状态和“原版”的心灵世界中,却蕴藏着因柔静而纯真圣洁、因幼小而健康蓬勃、因稚嫩而孕育强劲的无限生机。这是生命没有被扭曲、没有被污染、没有被异化的与生俱来的高度和谐;是心灵没有焦躁、没有压力、没有顾忌的高度宁静。
宋代文学家陈普,作有一首七言诗:《孟子·赤子之心》:
真淳未凿本诸天,
饮食啼号所性然;
情欲不生无外诱,
圣人之质自浑全。
诗句的跨度很大,“饮食啼号”竟然与“圣人之质”相提并论。这并不奇怪,因为圣人孟子自己就有这样的说法: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真正的“大人”,是始终保持赤子之心的。
为什么把婴幼儿称为“赤子”呢?清代学者杭世骏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古代“尺”和“赤”通用,婴幼儿矮小,堪称尺子,即赤子。相对应的成人,则称为丈夫。 
可是,人毕竟是要成长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当今之时,七十“古来稀”需要改写,耄耋老人越来越多,人的生命周期并未包括“复归于婴儿”反转,又怎能实现“动若处子”呢?固然如此,但“赤子之心”指的主要是心灵,是心理状态,是精神面貌。唐人柳宗元《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下以不失其赤子之心,姻族归厚,率由是也。” 清朝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倅》:“世儒眼大如豆,又乌知村翁野老固多不失其赤子之心也!”看来,赤子之心,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哲学的创拓者马斯洛在1967年发表的《自我实现及其超越》中说:“要倾听自己生命内在冲动的呼唤”。“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与儿童的创造性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幼小的儿童不知道什么文化禁忌,也不懂什么社会习俗,他们有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做什么。……儿童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他们天生的创造性,自我实现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他们达到了‘第二次天真’”。“第二次天真”,这种说法很生动,可以说是道家“赤子之心”主张的另一种表述。
还是用老子的话来理解老子的“复归于婴儿”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人的成长,是社会化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日益”的过程。所以,要不断地增进知识,掌握技能,扩展视野,拓宽心胸,积累经验,改善思维,有所创造……总之,要做加法。
为道日损:人的一生,要不断地涤除杂念,排除干扰,抵制诱惑,去除自大狂妄、焦躁多虑,保持或返回赤子的纯真无邪,像赤子一样生机勃勃,充满好奇心和探求的欲望,像赤子一样宁静、自然、率真……总之,要做减法。所以,老子说:“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第二十章。)
赤子之心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