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十万个为什么》引导青少年心向科学——悼念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逝世

2020-05-16 20:37阅读:
《十万个为什么》引导青少年心向科学
——悼念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逝世

著名作家叶永烈515日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叶永烈,19408月,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叶先生笔耕不辍,一生出版180多部著作、逾3500万字。
《十万个为什么》引导青少年心向科学——悼念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逝世

《十万个为什么》引导青少年心向科学——悼念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逝世 叶永烈是个神童。1950年,11岁的叶永烈开始发表诗作1957年开始发表科学小品;1959年,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1960年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初版本共收175个“为什么”,叶永烈一个人写了163个。随后,又被邀请为《十万个为什么》的天文气象分册、农业分册、生理卫生分册写稿——他为天文气象分册写了27篇,为农业分册写了89篇,为生理卫生分册写了43篇。最后,他拿到了1600多元的稿费,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一笔巨款。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最喜读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实际是叶永烈1961,在他21岁时完成的作品我们看到的是1978年出版《小灵通漫游未来》。这不作品产生那不是一般的影响,并获得中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作者在1984年续写了《小灵通再游未来》,后又续写了《小灵通三游未来》。
1976年春,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19793月,被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1981年,叶永烈任导演的电影《红绿灯下》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十万个为什么》引导青少年心向科学——悼念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逝世
《十万个为什么》引导青少年心向科学——悼念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逝世
《十万个为什么》引导青少年心向科学——悼念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逝世
《十万个为什么》引导青少年心向科学——悼念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逝世
《十万个为什么》引导青少年心向科学——悼念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逝世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通过叫小灵通的小记者漫游未来市的所见所闻,对未来作全景式的“扫描”。作者在这部前后长达四十年所写的作品中,塑造了眼明心亮的小记者小灵通的可爱形象。作品通过小灵通三度漫游未来的种种见闻,多角度、全方位、生动有趣地展示了未来的美好景象。需要说明的是,那时的科学幻想,现在好多已经实现,或者即将实现:前往“未来世界”,小灵通乘的是“原子能气垫船”。如今,气垫船已经很普通、很普通。而以原子能为动力的大型气垫船,虽然还没有出现在世界上,但也不会很遥远了;小灵通在未来看到的“环幕立体电影”,如今已经变为现实;小灵通见到小虎子的“老爷爷”下棋不戴眼镜,很吃惊,一问才明白,因为他眼睛里装了老花眼镜,镜片是嵌在眼睛里的,这种“嵌在眼睛里的眼镜”,如今比比皆是——隐形眼镜;小灵通手腕上戴的“电视手表”,现在基本上接近于现实了,“掌上微型电视机”已经商品化;小灵通在未来世界乘坐的“飘行车”,不仅能在地面行驶,而且能够在空中“飘行”,这种“飘行车”,想必不会在太远的将来出现;小灵通写到的“未来市农厂”,在巨大的玻璃温室里,工厂化生产农产品,这样的“农厂”,如今已经有了。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还有许多科学幻想,尚待21世纪实现。比如,天气完全由人工控制,晴雨随意,“天听人话”;天空上高悬人造月亮,从此都市成了真正的不夜城;家家都有机器人充当服务员。
《小灵通漫游未来》同时给叶永烈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并成为他由科普创作迈向科幻创作的重要转机。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短短几年中,发表了近200万字的科幻小说,每年要出版45部科幻新著,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作品所开拓的题材领域,在中国科幻界都无人能敌,使他成为中国最伟大的科幻作家。
1983年后,叶永烈开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据统计出版文学著作150余部,包括长篇纪实文学《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陈云之路》《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胡乔木传》《马思聪传》《傅雷与傅聪》《梁实秋的黄昏恋》等。这其中只是一小部分作品读过,绝大部分作品没读过。
每个人在少年时期,大概都有一段对科幻好奇的经历。我的这方面经历与叶永烈的作品分不开的。叶永烈打开了我通向科幻的大门,我对科幻发生兴趣就是读《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开始的。我是在十二三岁的时候,接触到叶永烈的作品。当时在农村的环境里,很难搞到一本像样的书,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好书,那真是如饥似渴。当时虽然年龄小,谈不上什么未来视野,但读着叶永烈的作品,总会引起内心里对未来无限的遐想。叶永烈的作品对那个时代的如我一代的青少年确实带来正面的引导,打开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对未来的想象力,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从文 革的文化荒漠中走出来。可以说,叶永烈作品开启了中国科幻文学的新时代。
叶永烈一生作品实在丰富。他曾对自己的创作做过一次数字总结:“前段时间我整理了我的科普作品,叫作《叶永烈科普全集》,有28卷,1400万字;我的纪实文学作品是1500万字;还有行走文学,《叶永烈看世界》21本,现在已经全部出版,500万字。
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叶永烈建立了完善的个人创作档案,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笔记,作品剪报、评论、样书等均分类保存。他长期从事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档案和口述历史资料,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叶永烈创作档案”,成为中国当代历史研究的原始文献。这些文献都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并以“叶永烈专藏”的名义予以收藏。为此,他曾对媒体笑言:“在我故世之后,在墓碑上可以书写:请到上海图书馆找我!”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