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像聊天一样沟通像交友一样看病

2018-05-21 08:10阅读:
医学沟通、医学人文、叙事医学……这些题目都是我这十多年在不同场合讲授的课题。然而,让我感觉失望的是,尽管我们大力推行人文医学的理念,大力普及医学沟通的方法,其结果仍然收效甚微。到目前为止,沟通不畅依然是医疗行为中最大的障碍之一,也是医患矛盾首要的原因。
教育部曾经委托王一方教授制定医疗规范化语言白皮书,本人也参加了调研,并进行了总结。这些“规范化”语言包括门诊初诊语言、门诊复诊语言、病房初次见到病人的语言以及再次见到病人的语言。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医生的用语通常比较专业,即使是问候语也显得很机械,就像在高速路收费站的录音问候。
但无论如何,近些年来在中国医师协会的大力倡导下,我们开始研究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拉近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有些医院制定了规范化语言和行为,有些医院提出了“视病人如亲人”、“以病人为中心”等理念,也有些医院甚至制定了语言沟通不当的惩罚措施。虽然上述做法能够让医生重视医患沟通,但并无法改变医生内心的感受,也无法真正培养医生的人文素养。甚至我常想,日常生活中,最容易与我们发生矛盾冲突的恰恰是我们的亲人,因为我们和亲人之间太无所顾忌了。
根据自己多年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感受,我觉得当我们面对病人时,应该“像聊天一样沟通,像交友一样看病”。
病人和医生是什么关系?既不是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的关系,也不是所谓的“战友”关系。医患双方的确在面对共同的敌人——疾病,但是,医生和病人对处理疾病的诉求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医生希望用技术祛除或控制疾病;而病人希望减轻痛苦、恐惧,延长生命。看起来都是针对疾病的,但医生关心的是技术和医疗风险,没有任何其他负担。但病人既有对疾病发展的焦虑,又有对治疗并发症的恐惧;既有对治疗效果的期盼,又有对医疗费用的担心。只有医患两个方面的诉求经过协商、研讨达成一致后,医生才能有所作为,而病人才能有所收获。从这个角度看,恰恰切合了医患的真实关系——信任基础上的契约关系。医生怎么才能让病人信任?病人怎么才能有依从性?特别是在门诊这样时间有限的条件下。
让病人感觉你是他的朋友,这是和病人建立起信任的第一步,而一句日常问候语常常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桥梁
。“请坐,咋不好了?”,“今天够冷的吧?咱这次来解决点什么问题?”“咋”、“咱”,这看起来与我们规范化语言不相称的大白话,是“聊天”的开始,也是打开病人心扉的钥匙。
一位老人第一次来我的门诊看病,我问他:“老刘,哪儿不舒服了?”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老刘”和“哪儿”。他立即打开了话匣子,对我说“王大夫,我得和你好好说说,我在三年半中看过了除协和医院外所有的大医院,而且在你们医院也看过四个科室……”。我放下笔,双手抱头问他:“老刘,你是来看病来了,还是给我考试来了……”。这样的对话让病人和家属彻底放松下来。接下来,我们认真地讨论起病情,我告知他我下面要如何去做,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多长时间能拿出来结果,我们的进一步联系的方式。最后,我们互相留了微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通过这样的沟通,我们成为了朋友,打破了医患之间的一道隐形的隔墙,增加了病人与医生的粘性。
我们都知道聊天和宣教的差别。前者语调会稍低,语音自如,用词随意,甚至带有一些诙谐、调侃。而宣教常常是语调偏高,语音铿锵,用词严谨,表情严肃、认真。看病是聊天还是宣教?本人认为应该用聊天的方式进行宣教。
我们也知道亲人、朋友、生人的关系。亲人,前面已经提到,在此不再赘述;生人,常常与我们不相关,无论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
病人到医院来有一种天然的紧张,所以才有所谓“白大衣高血压”。如果我们的医生再表现的严肃起来,病人很难把自己的感受和诉求倾诉出来,加之就诊时间短,就造成了我们目前所谓的沟通不畅。医生用聊天的方式进行沟通,就是把病人当做朋友。这样既可以控制沟通局面,又可以把控时间,也可以让病人感觉到医生的关心,使就诊行为变得有温度。医生说话的尺度如何把控,也应当按照“朋友”的尺度把控才是最恰当的。你不会对朋友的安危视而不见;你也不会对朋友的不是横加指责。你会帮他出主意,帮助他解决问题,但不会强求。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诉求,我们也可以帮他出主意,甚至帮他纠正他的不正确认识和要求。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疾病在病人身上,生命、健康是病人自己的事情,经济负担也是病人和家庭的。因此,他有自己的选择是无可厚非的。病人无论选择什么,都是正确的。医生的责任就是帮助病人得到最合适的选择,并对这个选择进行安全实施——就像我们对待朋友。
因此,我认为,改善医患关系的启动机制在医生。我们要学会像聊天一样沟通,像交友一样看病。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