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解析“沪上福记茶行”紫砂茶罐的铭文
解析“沪上福记茶行”紫砂茶罐的铭文
解析“沪上福记茶行”紫砂茶罐的铭文
解析“沪上福记茶行”紫砂茶罐的铭文
2021.1.27 张梅驹解析、陈宗嶽记于台北
高16公分*宽13.5公分
“沪上”是“上海市”的别称,“沪上福记茶行”约存在于1900年~1939年间的上海,推测是“福记”紫砂陶作坊在上海开设的“福记”分店,这个“沪上福记茶行”署名制作的茶罐,罐上所刻行草书体如行云流水般的流畅,行笔气韵生动,非常辈所能书,令人赏心悦目。
在玩赏紫砂器的30多年历程中,只要看到老的名家、名款的紫砂茶罐都会尽量收藏,这个紫砂茶罐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自1970年以后,除了那几位现在都已是研究级高级工艺师的第一代镌刻高徒之外,宜兴紫砂厂出品紫砂器上的铭文已经少了典雅的金石味,
当初是因为这茶罐上的铭文而收藏的,因为“有好的铭文就一定是好紫砂”!之所以这样认定,肇始于“光绪年间刻字工价常常高于制壶工价”,再印证于清代嘉庆年间陈曼生与杨彭年等制壶能工合作的文人壶典范“曼生壶”,有陈曼生铭文的紫砂壶是没有铭文紫砂壶的三倍价,所以在在证明了有好铭文的紫砂器更值得收藏!
另外,有铭文的紫砂器对于断代有“一锤定音”的绝大作用!一位制壶名师或是一个时代的制壶风格往往会历经30~50年,甚至近百年,靠着紫砂器上的铭文则可以精准的定出制作年代,稍有模糊也上下不超过十年!所以收藏有铭文的紫砂器则成为我个人庋藏的标准,这样的标准也令我得以收藏到许多的名家紫砂。
但是,相对的也多了一道“解读紫砂器上铭文”的功夫,这是一大挑战!凡是我自己解读不出来的,“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翻书也查不出来的,就只有多方请教周遭的书法家,也因而给他们添了许多麻烦。实际上字解读出来之后,如何断句又是一项挑战!
就如同这茶叶罐,在我手上收藏近20年,始终没好好辨识解读全文。四天前,特地将这铭文的图档传到美国旧金山,请在台、美、大陆三地设帐教授书法,且曾受聘中国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及重庆[春慈文教基金会]执行长以推广书法教育的张梅驹老师解读。
张老师两天后回覆:真把我难倒了,原来以为是七言绝句28个,可是韵脚不对,其中“杯”底下两个怪字,怎么看都猜不透,原来是个陷阱,反复推敲,到了昨晚再拿出来放大来看,终于看出端倪,原来是一个字——“盈”,这下子问题来了,27个字是什么文体?我试着以韵脚断句
玉堂长春,东罐贮春茗,一唱渔樵歌杯盈,云
飘飘,香满轩,百年福随行。 沪上福记茶行
罐上铭文与释文对照:
玉堂长春,
东罐贮春
茗,一唱渔樵
歌杯盈,云
飘飘,香满轩,
百年福
随行。
沪上福记茶行
随后,张梅驹老师给这幅铭文的评语:
“玉堂长春”行书夹草书,刻得相当不错!尤其是歌、盈、飘、香、年、行等字刻工流畅,提按顿挫,映带呼应,线条灵动遒劲。
*“福记”考
“福记”紫砂一般直接联想到的都是晚清民初的“福记”紫砂陶作坊。“第一代福记”成立于清末民初(约与昌记同时期),为丁蜀作坊之陶号名称,为清末名手程寿福所创办,程寿福(1853年-1926年),又名陈绶馥,是程寿珍的兄弟,生于清代道光末年,原籍为浙江杭州,七岁时跟随祖辈至丁山,在川埠东北角惠家村上袁村定居,是孟臣后裔的义子,在当时是制作朱泥小壶的高手,工巧技精有独到之处,所生产的茶壶大多销往南洋一带,其作品的底款印章为“荆溪惠孟臣制”,把下落章“福记”二字,其于光绪年间与广东潮州商人合营开行设店,专营各式水平壶。
第二代为~程金茂,继承程寿福之父业。
第三代为程寿福之孙~程真庆,生于1907年,少年时跟随祖父程寿福学制朱泥小壶,年轻时帮“吴德盛”家制壶,曾聘王寅春制作水平壶,把下落“福记”小章;后来王寅春遭同行挖角而另命其以“阳羡惜阴室王”作底款,把下、及盖内落王寅春之小章。程真庆在其27岁时,由王寅春作媒,与蜀山南街周家之女~周凤娣结婚(招亲),生有一女一子,女儿为周志华,儿子为周志宣,都是1958年紫砂一厂开厂后的职工,并都从事紫砂创作,也可说是“福记”的第四代传人。
''福记''印款的壶时间跨度很长,从1910年代到1950年代都有,用款印的店家也有好几家,徐锦森用过,儿子徐祖安用过,徐祖纯用过;陈寿馥、陈金茂也用过。其中还不乏有当时名家为其制壶。 ''福记''款茗壶价格悬殊很大,以30年代前后的''富贵不断头图案之福记''和陈寿馥之''福记''最为有名,且朱泥壶最稀罕!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