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幼儿教师”之十一:《关注“80后”父母》

2024-04-26 04:45阅读:
“幼儿教师”之十一:《关注“80后”父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关注“80后”父母》
赵忠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学界普遍采纳了一个观点:将每10年分成一个阶段加以研究。完全以出生年代界分人的文化群,未必是很科学的分类标准。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样界分人的文化群,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比如,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而急剧的变革。在这个特殊时期出生的人群,不可避免地带有与以往大为不同的鲜明的时代特征,特别引人瞩目。因此,
80后”这个概念一经提出,便迅速被社会各界接纳。
80后”父母,就是1980年至1989年间出生的人群。出生、成长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新一代父母,将如何行使父母的职责?特别令人关注。
一、“80后”父母值得关注
目前,在幼儿园生活的孩子,一般是2005年以后出生的,他们的父母绝大多数应该是在30岁以内。一般是在1980年以后出生的,基本上都是“80后”。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们所面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会影响人的发展。“80后”身处社会生活急剧变革的大环境中,经历了儿童、少年、青年阶段,从幼稚走向成熟,他们身上必不可免地带有的深刻的时代烙印,会影响甚至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为人父母以后,也会影响和支配他们培养教育子女的思想和行为。
现在的婴幼儿家长身上带有两个深刻的时代印记:一是“80后”,一是“独一代”。
这两个印记可以用两个“基本”来概括:一个是基本上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出生在特殊的年代,80后”是他们出生年代的标签;一个是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独一代”则成为他们特殊身份的标签。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80后”出生的“独一代”的身份,从一出生的那一刻起,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在,“独一代”成为父母,又面临培养“独二代”的任务。“父母和子女都是独生子女”,这是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出现的独特的人文景观。“独生子女”将如何抚养、教育“独生子女”,“独一代”会把“独二代”培养、教育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对中国未来的家庭教育具有示范的意义,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我们并不想全面评价这一代年轻人,也很难全面评价。只是想从他们做父母这个“角色”上,探讨一下与以往的父母有些什么不同之处,有些什么新的特点,以便更好与他们沟通、交流、合作,共同培养教育好“独二代”。
二、“80后父母”的主流应当充分肯定
从总体上来说,“80后父母”发展的主流是好的。
第一、物质生活条件优越,身心发展状况良好。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独生子女大批出现,家庭子女数量大为减少,家
庭生活负担大大减轻,独生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比以往任何时期都优越。子女数量的减少,也使家长有充分的时间、
精力和经济条件投入孩子的抚养教育上。因此,这代年轻父母,从总体上来说身心发展是健康的,他们孩子的遗传素质会超过以往,这是“80后”父母的优势。
由于出生在国家改革开放的盛世,一出生就遇上了“天上掉下的馅饼”,最早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他们没有吃过苦,甚至没有看到过前辈为创造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付出辛劳和经受磨难的背影,这是他们先天的不足。
第二、充分享受到父母之爱,幸福体验指数高。
独生子女是家里的“独一无二”、“绝无仅有”,是“不可多得”的一个,不仅物质生活条件是“得天独厚”,而且得到高度关注,享受到了全家人给予的最充分的关爱,幸福体验指数为历来最高。他们为人父母之后,一般都会像父母疼爱自己那样疼爱自己的孩子。
独生子女家庭是“成年人的世界”,孩子是孤零零的,没有同龄的玩伴,没有共处、合作、互助、谦让、分享的经历。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女很容易成为全家人关注的中心。因此,很容易滋生“惟我独尊”的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
第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程度比较高。
过去,中国的家庭孩子的数量比较多,家庭生活清贫,家长生活负担重,子女的培养教育受到很大的限制。家长要为家庭生活奔波劳碌,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顾及子女的培养教育。培养教育一般是“粗放型”的“浅耕粗作”;独生子女的培养教育则是“集约型”的“精耕细作”,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受教育年限多,文化程度普遍比较高。作为孩子的首任教师,高文化素质是很大的优势。
但由于他们是在被全家人关注、呵护中长大,缺乏生活实践锻炼,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相对欠缺。
第四、思想解放,善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
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型是从1978年开始的。“80后”父母是与社会转型同步成长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他们都是亲身感受。他们思想解放,不僵化、保守,没有传统思想包袱,清规戒律、条条框框少;追求自由,富有个性,敢想、敢说、敢做、敢为;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积极进取,崇尚创新;价值取向多元化,行为方式开放化。作为孩子生活的引路人,他们视野、思路开阔,不拘一格培育子女,能为子女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但由于缺乏生活的磨练和磨难,有的个性过于张扬,放荡不羁,不接受任何的约束。
三、“80后”父母面临的困惑
第一、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不相符,显得不够成熟。
80后”父母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只有“被关爱”的经历,没有过关爱别人的经历,缺乏关爱别人需要付出的体验;从小是由父母家人照顾大的,没有照顾别人的经历,心里往往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缺乏自觉地做好分内事的意识,即责任感。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本来是父母的天职,带孩子也是享受孩子成长的其乐无穷的事,但许多“80后”父母,缺乏“担当”的精神,对养育孩子的艰辛和劳累心理准备不足。比如近来反映出的“孩奴”的思想苗头,虽然不是这代父母思想情绪的主流,但对自己孩子义不容辞的“担当”却感到“勉强”与“无奈”的思想苗头,令人堪忧。
第二、教育意识增强,但压力大,精力不够,感到力不从心。
80后”父母一进入社会,就面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环境,亲身体验到竞争的激烈、残酷,深切地感受到生存难度增大。因此,做了父母以后,教育意识大大增强,很想下功夫培养,“精雕细刻”,以增强孩子的竞争实力。但苦于自身生活压力大,精力不够,感到力不从心。许多人为了个人前途或家庭的未来,外出打工或出国留学,把小孩子一推了之。明明知道早期教育很重要,但很多人却把孩子交给没有文化的保姆或年老体衰的父母。这并不都是自觉自愿,而是不得已而为之。为此,感到左右为难。
第三、望子成龙心切,教子成材无方,有眼高手低之嫌。
80后”父母面对知识经济社会,对孩子期望值很高,希望孩子“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成为“庸中佼佼者”。但“80后”父母养育孩子都是“一次性的”,没有积累经验的过程。“望子成龙心切,教子成材无方”,面对孩子的培养教育问题往往不知所措。即或有时间和精力,有良好的愿望,但苦于缺少科学的方法,盲目性很大,教养方式简单粗暴。明明知道强迫小孩子过早识字、读书、学算术、外语没什么好处,看别人家都是这样做,也只好违心行事。
第四、面对眼花缭乱的教育信息,缺乏分辨、筛选和取舍信息的能力。
80后”父母一般都很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然而,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孩子的培养教育问题,缺乏这父母的知识储备,也没有实践经验;而望子成龙之心又过于迫切,甚至达到“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的地步。面对使人眼花缭乱的早期教育商业信息,分辨、筛选、取舍能力太差,往往听风就是雨,经不住商家的“忽悠”,盲目跟风、从众、随大溜,争先恐后地趋之若骛,被虚假广告“套牢”。
第五、敏感,接受新生事物快,但往往忽视传统经验,赶“时髦”。
80后”父母出生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年代,信息资源十分丰富。他们对新思想、新事物敏感且兴趣浓厚,善于吸纳且富于包容性。他们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少,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几乎没有留下痕迹,轻视、甚至蔑视一切传统文化,误以为“传统”就等于“糟粕”。而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凡是外来的养育措施都视为珍宝加以套用。其实,外来的养育措施不见得科学,不见得适合中国的孩子,中国传统的养育措施也不见得都是糟粕。在养育观念与父母有冲突、矛盾的不在少数。
第六、舍得给孩子教育投资,但不考虑成本,比较盲目。
80后”父母舍得在孩子身上投资。然而,他们的消费观念很不成熟,误认为收益与花钱多少成正比。再加上虚荣、攀比心理的驱使,什么都追求“高规格、高档次、高消费”。让孩子穿高档名牌衣服,玩买高价玩具,争先恐后上高档次的幼儿园,盲目追随原本是脱胎于智力障碍儿童训练方案,如“蒙氏教育法”,等等。误以为花钱越多收益越大,文化商人便迎合家长这种心态,凡是孩子的消费品都价钱高得离谱。难怪招商广告上说“孩子的钱最好赚”,“一个孩子赚一万”。
第七、希望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孩子的个性,但感到很迷惘。
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冲垮了传统道德观念的堤坝,但新道德观念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80后”父母在孩子道德启蒙教育中有许多的迷惘和困惑。比如:诚实守信、谦让忍让、善良同情还是不是美德?友好、合作、互助、勇敢、冒险、吃苦耐劳、集体主义还要不要提倡?通过正常渠道向老师反映别的孩子问题,是不是叫打“小报告”行为?等等。面对此类问题,不知道如何选择。
第八、孩子对父母依赖性越来越大,但家庭越来越不稳固。
当今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特别是“80后”夫妇,对离婚看得很淡,认为离婚和结婚一样应该值得庆祝,对“离婚是人生的重大挫折”的说法很不以为然。
追求婚姻质量,不凑合,结束不幸的婚姻,对夫妻双方来说是一件幸事;但为人父母之后的离异,对孩子来说,就不能说是一件幸事。“80后”夫妻离异时,孩子一般都是婴幼儿,对父母、家庭依赖性很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父母离异孩子会受到很大的伤害,伤害程度仅次于亲人死亡。
现在,许多年轻夫妇的爱情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就匆匆忙忙进入婚姻殿堂,婚姻从基础上就不牢靠。“闪婚闪离”的现象日益增多,面对幼小的孩子,夫妻双方都很纠结:爱情走到了尽头,实在没法凑合;分道扬镳,又心疼孩子,进退两难。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