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抱屈夭风流”之晴雯隐伏明末英雄熊廷弼

2018-03-12 08:34阅读:
“抱屈夭风流”之晴雯隐伏明末英雄熊廷弼
——“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1
2018-3-12
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如今且说宝玉只当王夫人不过来搜检搜检,无甚大事,谁知竟这样雷嗔电怒的来了。所责之事皆系平日之语,一字不爽,料必不能挽回的。虽心下恨不能一死,但王夫人盛怒之际,自不敢多言一句,多动一步,一直跟送王夫人到沁芳亭。王夫人命:“回去好生念念那书,仔细明儿问你。才已发下恨了。”宝玉听如此说,方回来,一路打算:“谁这样犯舌?况这里事也无人知道,如何就都说着了。”一面想,一面进来,只见袭人在那里垂泪。且去了第一等的人,岂不伤心,便倒在床上也哭起来。袭人知他心内别的还犹可,独有晴雯是第一件大事,乃推他劝道:“哭也不中用了。你起来我告诉你,晴雯已经好了,他这一家去,倒心净养几天。你果然舍不得他,等太太气消了,你再求老太太,慢慢的叫进来也不难。不过太太偶然信了人的诽言,一时气头上如此罢了。”宝玉哭道:“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
是啊,晴雯到底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司棋、入画被撵,还能磨磨蹭蹭、一路求情;金钏在王夫人眼皮子底下和贾宝玉勾勾搭搭,王夫人也只是把她撵出去,金钏死了她还给二十两银子,并且把金钏每个月的月钱,转给了她妹妹玉钏。为什么只因为王善保家的等人几句诽谤之言,压根没有任何直接证据,王夫人就对晴雯下这么大的狠手?而且是当着贾宝玉的面,也丝毫不留情面!
晴雯是作者曹氏和贾宝玉最喜欢的丫鬟。贾宝玉在太虚幻境进入薄
命司,翻看的第一个册子便是又副册,上面第一个便是晴雯。
晴雯这个红楼人物,喜欢的,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也能找出她一大堆毛病。晴雯和林黛玉一样,优点、缺点非常分明,这样的性格,注定了她们那样的命运,这是最令人唏嘘的。薛宝钗和花袭人则不同,宝钗的“无情”和袭人的“暗地袭击”,是主动的,是有预谋的,是别有用心的,有这种人在身边,太可怕;而黛玉、晴雯的毛病,则是性格使然,她们就是那样的性子,何况她们为自己的性格付出了最沉重的代价。
一位自诩对“清史也比较熟悉,未必输于某些红学家”的教授说,他“看不出《红楼梦》的反满,也看不出其中的淫荡,更看不出作者对所谓封建社会的批判。当然,也看不出里面所谓的宫廷斗争。”松樵能说什么呢?人家是教授,又对“清史也比较熟悉,未必输于某些红学家”,好在他回避了明史。本博主拙文所论及的薄命美人晴雯,所影射、隐伏正好不是清史上的何人,而是明末史上那位刚勇而屈死的大将军熊廷弼。
第七十七回文本是这样介绍晴雯的:
这晴雯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那时晴雯才得十岁,尚未留头。因常跟赖嬷嬷进来,贾母见他生得伶俐标致,十分喜爱。故此垫宙志托敬了贾母使唤,后来所以到了宝玉房里。这晴雯进来时,也不记得家乡父母。只知有个姑舅哥哥,专能庖宰,也沦落在外,故又求了赖家的收买进来吃工食。赖家的见晴雯虽到贾母跟前,千伶百俐,嘴尖性大,却倒还不忘旧,故又将他姑舅哥哥收买进来,把家里一个女孩子配了他。成了房后,谁知他姑舅哥哥一朝身安泰,就忘却当年流落时,任意吃死酒,家小也不顾。偏又娶了个多情美色之妻,见他不顾身命,不知风月,一味死吃酒,便不免有蒹葭倚玉之叹,红颜寂寞之悲。又见他器量宽宏,并无掉蓝枕之意,这媳妇遂恣情纵欲,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材俊,上上下下竟有一半是他考试过的。若问他夫妻姓甚名谁,便是上回贾琏所接见的多浑虫灯姑娘儿的便是了。目今晴雯只有这一门亲戚,所以出来就在他家。
晴雯的判词及配图是:
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有几行字迹,写的是:霁月难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風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的性格:聪明刚勇,泼辣尖刻,高傲自负,不媚上却对下严酷,性子倔;晴雯的死因:小人告密,恶婆子告状,毁谤,而被王夫人逐出,又被灯姑娘儿虐待;晴雯的死亡时间:八月份,年仅十六岁。
晴雯之“雯”,是指复杂花色纹样的云团。“晴雯”,是指雨后天晴大片的云团。
熊延弼的字飞白。 熊延弼为什么叫飞白呢?原来这位飞白仁兄,跟很多大人物一样,出生时天有异象。《江夏县南乡熊氏宗谱》这样描述当天的“天象云飞四起, 长虹贯室, 雷声震地”。他父亲就根据这天象给他取名廷弼,字飞白。飞白,就是指当时天上白云四飞、雨后长虹贯室。根据这样的天象,如果生的是个女儿,给她取名“晴雯” 就再合适不过了。
晴雯出身苦,是黄连掉到井里苦得深——连自己姓名父母一概不记得,是赖大家的用银子买来的,10岁那年因为她标致伶俐,贾母很喜欢,就孝敬给了贾母。从此开始了晴雯的精彩人生。
熊飞白也是个苦孩子,家境贫寒,生活艰难,但他从小天资聪颖,禀赋异常,虽辍学做了放牛郎,也不忘挂角勤读。更难得的是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在乡试中双获文武第一名(文武解元),后中进士。在万历朝特别受器重,开启了他的英雄时代。
晴雯出生地不可考,但死后是芙蓉花神。芙蓉花,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是莲花,也就是水芙蓉。其实这里的芙蓉是指木芙蓉。有人说书上明明写“猛看见池上芙蓉”,那应该是水芙蓉。不过请看清楚,是“池上”,而不是“池中”。何况后面还有“命那小丫头捧至芙蓉花前。先行礼毕,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如果是水芙蓉,小丫头怎么捧到芙蓉花前?怎么挂到芙蓉枝上?晴雯是木芙蓉毫无疑问。而木芙蓉在古代,湖广四川广泛种植。唐诗说湖南“秋风万里芙蓉国”,湖南因此有芙蓉国的美誉。而在明朝没有湖南湖北的说法,都属于湖广。因此靠近湖南的湖北武汉地区也是盛产木芙蓉的。木芙蓉,其实是喻指了晴雯的出生地。
熊延弼 出生在湖广江夏县(今湖北武汉江夏区郭家岭)。江夏县也是盛产木芙蓉的。当然湖北最盛产的是水芙蓉。不管水芙蓉也好,木芙蓉也好,说晴雯是清姿雅质、独冠群芳的木芙蓉是没问题 —— 这话也不是本博主说了算,王熙凤就夸晴雯“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说熊延弼是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水芙蓉也是没问题的 —— 这也不是本博主说的,明史说他是“义不反顾,岂不毅然节烈丈夫哉”!连满清乾隆皇帝都“观至此为之动心欲泪”。
所以芙蓉花,既是暗示晴雯和熊飞白的出生地,也是隐喻两人的品格,另外木芙蓉农历八月开花,这是两人的死亡时间。
晴雯享年十六岁。贾宝玉在《芙蓉女儿诔》里说“迄今凡十有六载”,便是说她只活了16岁。
熊延弼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的巡按辽东开始,中间两次经略辽东,到天启五年(1625年)被杀,他人生最后的16年都在辽东事业上。史书上的熊延弼,一生的荣耀与悲哀也集中在这16年。对明朝来说,他也不过是“活了”16岁。
同样是《芙蓉女儿诔》的记载“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晴雯真正和宝玉在一起只有五年八个月。
五年八月,同样出现在熊延弼的命运里。《明史》记载:“五年八月弃市,传首九边”。是说在天启五年的八月份,熊延弼在被杀头,弃市(脑袋被拿走了,尸身弃在那),脑袋拿去传首九边去了。 (注: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
有人说,你也忒能扯了,晴雯的“五年八月”,是指时间长度,熊延弼的“五年八月”,是指时间节点。这哪跟哪啊,怎么你当作证据呢?这个反对显然无理。“五年八月”完全可写作“五年有八月”, 同面的“迄今凡十有六载”一样,作者之所以写成“五年八月”, 就是为了与《明史》“(天启)五年八月”相契合。
还有,晴雯的“五年八月”,既指时间长度,又指她屈死的时间节点,死于“八月”。《芙蓉女儿诔》云:“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蓉桂竞芳之月”可不就是八月?
熊延弼呢?前面说了“(天启)五年八月,弃市”。天启五年,大明朝已经风雨飘摇,想要维持太平,已经不容易了。 “太平不易之元”——不是说太平盛世千年不变,而是想要太平已经不可能了。 不易,表面上是“不变”,其实是“不容易、不可能”的意思。熊延弼被杀的那天,绝对是大明上下的“无可奈何之日”,从此辽阳失守,建州女金彻底做大做强,令人徒呼如之奈何啊!(待续)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