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将才李广为何最后自杀而死?

2019-09-27 07:39阅读:
将才李广为何最后自杀而死?
2019-9-27
李广是家喻户晓的武将,人称“飞将军”,也是汉代最著名的将军之一。当然,除了人们知道他是“飞将军”以外,还知道王勃《滕王阁序》里那一句著名的话:“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汉代的制度规定:只有立了军功才可以封侯,而没有立下军功的飞将军最后的结局是自杀而死,这是一个大家都不希望得到的结果,也让我们常常叹息命运对这样一位武将的不公。
当然,命运与每个人的个性其实是紧密相连的。通观汉武帝时期的这些名将,卫青因为卫子夫受到汉武帝的宠爱,也受到了重用,担任大将军,立下了赫赫军功;霍去病少年英才,有如一把锋利无比的钢刀,但过刚则折,最后英年早丧;而李广却没有真正得到太多机会去在战场上展现自己的才能,郁郁不得志,最后自杀身亡。
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李广没有将才吗?
显然不是。李广善于带兵,这是毫无疑问的。他除了有指挥一支部队的能力,还有强大的个人魅力,这让他在统领部队中无往不利。他之所以能够得到士兵的拥戴,让百姓为他的去世而感到悲伤,是因为他在军队中以身作则。作为一代名将,他做了四十多年的官,薪俸高达两千石,却家无余财,也没有分购置什么田宅,他把自己的薪俸都拿出来分给需要帮助的人了。对待自己手下的士兵,他爱兵如子,每一次统领部队,都要认真地视察:当自己的士兵们都吃上饭了,才自己也吃饭,在缺水的地方行军,当士兵们都喝上了水,自己才去喝水,所有的难事,都身先士卒自己先做。
试问你遇到了这样的领导,能够不发自内心去拥戴吗?我想,只有像李广这样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得到其他人的心悦诚服与完全效忠。
那问题是,为什么李广没有太多建功立业的机会呢?
问题还是出在他的性格身上。作为一个勇猛的武将,爱兵如子的领导,我们一点都不用怀疑他是不是忠于汉武帝。但是,官场显然不是那么好混的。正直的人一定认为食君之俸,忠君之事,把部队管理
好就是本分。除此之外,都不是我该考虑的。至于说朝请示,晚汇报,给汉武帝说些好听话,奉承他、逗乐他,这都显然不是李广这种性格的人干得出来的。我想,李广也不会喜欢这一类的人,他在部队里提拔干部,一定是挑选那些敢于拼命有武功有勇气的将领,或者是足智多谋的军师,军队里不需要任何奉承拍马的人影响战斗力。
而汉武帝这种好大喜功的皇帝,显然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个,他需要有人称赞他是英明圣主,需要有人逗乐。否则当李广的孙子李陵在前线大胜仗的时候,大家不会颂声大作,而战败消息传来时,大家不会一鼓作气向李陵发动人身攻击,替汉武帝“排忧解难”。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答案。
这就是李广悲剧的最终来源。出身将门世家,李广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赢得自己的位置的,他不需要对汉武帝感恩戴德。而卫青是汉武帝家的亲戚,是自己人,霍去病是汉武帝一手提拔的,自然发自内心感谢他的栽培之恩。李广在朝廷里显然没有那两位吃的开。如果李广有更多的机会,也许历史就要被改写,他也不会落得自杀的下场。
其实这个故事,还给了我们启示。我们的生活中不乏李广一样的人才,他们性格忠勇刚烈,做事尽心尽责,是难得的手下与员工。而发现这样的人,接纳他们,给他们赏识与发挥其才能的平台,正是作为领导者需要细心考虑与体察的问题。选择了他们,也许你得到的不是每天多了一个称赞“领导英明”的随从,却是一个真心拥戴你,为你的事业尽最大努力的员工。希望读了这篇文章的人,也能做到慧眼识人,发现一个又一个“李广”。(据腾讯儒学凌俊峰《造化弄人还是性格所致?将才李广为何自杀而死?》)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