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行无边·艺语 | 里昂:双河之子

2015-06-29 11:33阅读: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文、图/林霖
在去法国之前,和大多数说到法国第一印象就是巴黎的人一样,以为巴黎的举世浪漫就是法兰西的代表。当然,作为一个艺术史专业毕业的学生,法国对我来说在奢侈品天堂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艺术宝库的国度,遍地是美术馆博物馆,遍地是精致华美的艺术和气质优雅的人们——这一点确实没有错。在巴黎,大到卢浮宫、小到橘园的博物馆让人目不暇接,诸多美术史教科书上的典范历历在目,这种激动之心或许无须赘述;街道与公园的宽阔整洁令人赏心悦目;塞纳河畔的巴黎圣母院、左岸、莎士比亚书店,也一如想象中的漂亮、迷人;作为一个巴洛克艺术控,凡尔赛宫也一如想象中的精致、繁复、奢华,无以复加;夜晚的埃菲尔铁塔确实以宏伟之躯诠释着工业美学的辉煌……然而,巴黎却让我觉得这是一座生冷且很装的城市,就像这座城市阴冷的天空一样予人隔阂,而巴黎的灵魂其实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就已经死了;她的魅力,似乎只能盘踞于卢浮宫、凡尔赛昔日的辉煌中。这是一座漂亮但不宜居的城市。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当我逃离巴黎的阴冷来到阳光明媚、过于炽热的普罗旺斯之后再北上来到里昂时的心情,竟是润物细无声地震撼,以至于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座城市。虽然一直知晓里昂作为世界遗产之城的名声,但还是不若自己双脚的丈量来得更有说服力,而我居然原本差点因为想节省时间的关系而错过里昂!(所以,和大家分享的经验就是,以后既
然决定去一个国家深度游,那就要好好深度游,玩得充分才能对得起自己,并且确实会寻找到旅行的意义)。这座城市的魅力与人文底蕴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而我匆匆的脚步也不敢妄自说我有多么多么了解里昂,我只能说我是很喜欢这座城市,值得一来再来。


这座世界文化遗产之城、丝绸之路的终点、博古斯美食学院的发源地,被誉为“双河之子”——据说这座城市是索恩河与罗纳河孕育的孩子,从古罗马时代走来,如今正融合了古老的历史底蕴与当代的时髦前卫。教堂林立,小街巷又隐藏着无数美食,街道与公园与巴黎一样宽阔却没有那么多的人,所以更为静谧舒适。
罗纳河的夜晚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神奇的富维耶圣母教堂,是我对里昂的第一个印象:出了火车站就远远看到山顶上城堡式的建筑。这座建于1872年的天主教堂雄踞里昂老城的山顶,能俯瞰整座城市。它最初是为铭记曾经新教改革中血染里昂的殉道徒们而建;也有说是圣母在1643年黑死病侵袭时拯救了这座城市,为感恩圣母而建。不管怎样的传说,如今富维耶教堂是法国基督教徒心中的圣殿。


需是沿着很陡的坡道爬到山顶的(如果想轻松一些可以搭乘地铁+小缆车电车直达教堂正门,但这样就是去了沿着抵抗地心引力爬坡顺带看着风景渐渐开阔的乐趣了哦,所以建议下山选择轻松路线),这一路的疲劳在看到开阔的里昂全景时就给治愈了。没有高楼而忠于规划的城市如此赏心悦目,双河静静流淌。背后的圣母教堂外墙朴素庄严,四个塔楼以典型的罗马式加拜占庭式罗列,终于不再是欧洲嗜好的哥特式风格,然而真正的惊喜在于教堂内。不曾想内里是如此奢华,有拜占庭式马赛克镶嵌画与壁画,有19世纪末流行的新艺术运动装饰风(运用在玫瑰花窗中),有拉斐尔前派绘画中的各种流畅曲线(运用在雕刻和柱子中),地砖也是极好看的。
教堂外景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教堂内景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远眺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这真的是一个可以仰视很久的地方,仅次于在高迪的圣家族教堂的记录(那时候几乎仰视了5个小时)。更神奇的是这座教堂其实有上教堂和下教堂。上教堂的奢华精美让人非常好奇据说是很朴素的下教堂,可惜我们去晚了,下教堂已关闭,是为一个遗憾。
我们下榻的是在Airbnb上找到的一位老奶奶的公寓,地理位置极好,毗邻书店一条街,以艺术类画册为多。我们公寓隔壁就是一家二手书店&唱片店(地上地下共三层);而公寓很温馨,有一架钢琴。于是我们也就忽略了老房子没有电梯只能徒手拎箱子拎到三楼苦逼(欧洲老房子的third floor其实就是我们的四楼....因为底楼他们不住人的)。
在唱片店淘到一张相当好听的专辑,这里的氛围太好。
唱片店一角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圣爱克苏佩里故居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往前走不远,经过一排排书店,偶遇《小王子》的作者圣爱克苏佩里的故居,这条街也被命名为圣爱克苏佩里大街。
里昂城市的布局总体来说是新城的街道和广场宽阔,老城则是小巷隐藏在山坡间,以教堂划分区域。而小巷中,有美食,有艺术,充满生活气息。
Guignol是里昂的古老木偶剧主角,也是里昂2000年历史的浓缩之一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哥特式的玫瑰花窗,似乎就是为“上帝之光”而存在的吧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这座桥连接了新城与老城,横跨罗纳河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看到我在拍照,热情摆Pose的老爷爷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城市一角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转角遇见喵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拉伯雷餐厅的美食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既然是美食之都,我们就抛开了Lonely Planet的推荐随心而走,凭眼缘选择餐厅,最终走进古老的拉伯雷餐厅(L’Auberge Rabelais)。说起来,这家也是我们在法国行中唯一一家在室内用餐的餐厅,我们看中它室内选择白色桌布与红色座椅的低调与精致,以及墙上的一幅小肖像,感觉是一家有底蕴的餐厅。确实,这家餐厅就是里昂最特色的那种规模不大、气氛友好“家常酒馆”(bouchon),消费有点小贵但合情合理,而美食与酒都是最地道的本地菜,服务员走的也是老派的程序,以至于我们说舍弃餐后甜点时,服务员反复和我们确定是真的吗?(烙蜗牛+鳕鱼+羊腿+烤肉+红酒之后,这每一口都是“硬货”的饕餮之后还能吃得下甜品吗?这欧洲人的胃啊……) 顺便一提,拉伯雷就是写下《巨人传》的那位拉伯雷,而书里那位父亲最爱吃的一道菜叫Andouilles,便是今天这些家常酒馆的看家菜。


吃饱喝足出来继续漫步美食街真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几乎家家餐馆都很诱人,有些老板看到我们有所驻足,就会前来攀谈。南欧人健谈是有目共睹的,当我们说我们刚吃完晚餐,他们也不会马上冷脸或转身,而是依旧热情介绍他们的餐馆,这种时候你就会觉得,美食也是一种文化沉淀。记得那天晚上正好是周六,当天晚上又逢欧冠决赛,老城热闹到不行。但他们的热闹并非吵闹喧嚣,想了想,我们有一个很俗的成语“欢乐祥和”,用在他们身上是合适不过的……


另,里昂也是保罗•博古斯的故乡,博古斯学院正是从这里开始,这个代表如今法餐最高标准的学院与餐厅,比米其林餐厅的血统纯正得多。


里昂美术馆有非常全面的藏品,不仅涵盖西方美术史从古到今各个时期的杰作并按照年代和专题陈列,还有古埃及和波斯王朝的专题展区,藏品亦非常丰富。尤其是古埃及藏品,小到一枚戒指,大到墓碑、木乃伊棺材都有,这在一般的美术馆是极少看见的,故里昂美术馆亦有“小卢浮”之名。
里昂美术馆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美术馆内的花园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挑几件有趣的作品分享一下:


1. Georges Adilon的作品,远看似乎像是中国的泼墨,其实是用各种醇酸树脂黑漆的实验。并且他的作品总是会涉及到空间与空间的对话。这个如今广为中国当代艺术热衷的手法,人家已经在上世纪60-70年代玩过了。
Georges Adilon的作品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2.宗教画:圣母与圣子
毫无疑问,宗教题材占据了整个西方美术史的大半比例,和我们的绘画起源于礼教一样,他们的艺术也肇始于宣教。虔诚之心打磨出这些精雕细琢又金碧辉煌的画作,舍得下血本,因而这些宗教画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依旧“金碧辉煌”着。作为一个非基督教非天主教信徒,我承认看这类题材的美术作品永远都只能是木知木觉的,但是宗教很多时候也是一部历史和文化史,所以以后还是要下点功夫了解一下这些画的背景,将会有趣得多。


圣母与圣子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3.《沐浴的拔示巴》(Bathsheba)
拔示巴是古典美术热衷表现的题材,是“丰乳肥臀”之美的代表。拔示巴作为希伯来圣经里的人物,是所罗门的母亲;而所罗门的父亲就是偷看拔示巴洗澡而与之偷情的大卫王。因而拔示巴也隐喻不忠与诱惑。此幅的作者是文艺复兴晚期威尼斯画派三杰之一的委罗内塞,也是提香的得意弟子。
Bathsheba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4. 虚无画
“虚无,虚无,万事皆空”——这是17世纪尼德兰画派盛行的“虚空派”,在物质过剩的新兴荷兰共和国,在彼时艺术界奉行巴洛克审美风潮之时,出现这一画派反思着人生浮华享乐不过是掠影,唯有死亡是永恒。因而,该画派的画面中总是出现阴暗的视角,常见骷髅头盖骨,枯萎的花朵,沙漏,钟表,科学仪器,书本,以及象征“生命易逝、繁华不过泡影”的气泡。就像这幅画所表现的内容
虚无画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5. 伦勃朗《被投石的圣埃蒂安》(La Lapidation de Saint-Etienne)
这位美术史上最自恋的画家之一(画的自画像数量可位列前三甲),看过他的自画像再看他的这幅作品,不得不感慨伦勃朗画的永远是自己。
6. 废墟美学
这次终于看到了我一直爱的“废墟美学”原作。尤其是Robert Hubert,废墟美学代表画家。这个18-19世纪的画派,尤其喜画古罗马遗址,一种宏伟又颓废的情调。正如雪莱的那首诗:“遥远的塔尖,它越来越萎缩,在它四周,星空正凝聚着夜色。死者正安眠在他们的石墓里......呵,美化了的死亡,平静、庄严,有如这静谧的夜,毫不可怖。”(《夏日黄昏的墓园》)


Robert Hubert的笔触有点写生意味,比较概括,色调偏大地色,色块则是堆叠的,构图有纵深的俯视感,就像对遥远荣光的追忆与窥视。
Robert Hubert的作品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7. 席里柯的《母亲》,是肖像画中比较震撼的一幅,充血的双眼写尽沧桑。席里柯的光影没伦勃朗的那么做作,比较真实,一种平凡之中的光。
8. 爱德华•马奈
在印象派的画家里,对莫奈没有太大感觉,但对他对于光影的敏感捕捉是钦佩的;雷诺阿,我是不喜欢他过于炫耀阳光和肉体的甜腻风格的。我最喜欢的是马奈,草草几笔,人就活了,确实是对学院派过于追求技法、逼真的一种颠覆。他的肖像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印象”。
9、毕加索
此番法国博物馆看下来,看到很多的毕加索,而我最喜欢的他的一幅作品是早期的《苦艾酒》,在巴黎的奥赛美术馆。而里昂美术馆最有趣的就是这幅:毕加索教你如何高逼格地抠脚丫!
沙滩上的女子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10、弗朗西斯•培根《角斗场》
里昂美术馆以英国国宝级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来收尾。看原作才能看出来,培根的作品确实很像摄影的反转片——他一直说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照片。
很喜欢里昂美术馆的展厅设计,天顶能采自然光,而作品在阳光的映射下会更鲜活,尤其是对法国人崇尚的饱满动感甜腻的美术作品而言。
展厅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里昂的夜晚总是最迷人的时候,在罗纳河边吹风的时候,这座城市让我想念起巴塞罗那,都是大城市,也都跟着时代脉搏走,但都根植于自己的血脉与传统。


不急不缓的步伐,是一种自信。背后的小巷里突然传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我知道是我爱的巴萨最终赢了欧冠的决赛,地中海的加泰罗尼亚又将沸腾了吧。而我,那夜只属于里昂。
关注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点儿意思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禅机」周刊是由谷卿及其小伙伴们一起创办的一份文化生活主题微刊。我们的内容包罗万象,从旅行、星座、时政到文化批评、艺术史、时尚百科,希望能同大家一起在人文天地里快乐的探觅生活的真谛,并为善于思考、乐于表达的青年朋友提供一个没有界格的分享平台。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禅机」微信公共平台【yakozen】
我们的投稿信箱为【yakozen@yeah.net】,诚盼各方贤达赐稿


行无边·艺语 <wbr>| <wbr>里昂:双河之子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