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为何讲去识?
哲者,智也(《尔雅》)、知也(《说文》)。哲学几千年来说来道去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人们如何认识所处的这个时空世界,即世界观或宇宙观;以及人们如何认知自身在其中的地位和价值,即价值观。
自愿交易不谈剥削
沿着前面一帖的思路接着说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口中常谈的“剥削”。 有没有人把自食其力、自己为自己工作视为剥削?没有。如果途遇一个从田里归来的荷锄老农问他做什么去了,他回答“剥削自己去了
再说价值这点事
就经济学基础理论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方面来说,几个世纪以来直到今日,你可以发现,关于最最基本的价值论的争吵,总是永恒的话题,简直就如同爱情话题对于文学作品一样。文学家包括文豪,总是钟爱连自己都说不清的“
伤寒论五禽戏病梅馆记资本论
东汉河南老乡本家张仲景写了一本医学理论经典——众所周知的《伤寒杂病论》,即现今《伤寒论》之原本,将中医学从实践经验层面上升为辩证施治的理论高度。张仲景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伤寒
先秦哲学思想议记之:宇宙全息论
先说近在眼前的今生吧。 宇宙全息论很多人知道,但也有并不知道的。顾名思义,首先这是关于宇宙的一个理论。宇宙一词人人皆知尽管集人类知识大成的哲学家也一直迷糊,就权当你已经知道了暂且搁下不谈。
像盲人一样思考
我们常说要设身处地换个角色站在别人立场上去思考,但我们有没有考虑到,我们人类自身的生理结构,这个多种天然有机传感器的集合体,对于我们认知这个世界产生了多么大的作用和影响。“角色”“立场”“观点”的种种
价值流与核算问题,经济学和会计学之异
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的基础,当属价值论。但经济学对价值论始终未着边际摸不着门道。现代的经济学,以效用论替代价值论,但不过是掩耳盗铃之举,因为效用论同样没有真正给出“效用”一词的正确理解。 围绕经济学是否
从岳云鹏买豆腐谈价值价格
萨缪尔森在其世界级教科书《经济学》中谈到价格价值时引用了一句名言:经济学家知道世上万物的价值却不知其价格;商人通晓世间万物的价格却不懂其价值。 连世界级经济学大师对价格、价值的概念都是如此,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