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2月政府推出双倍印花费之后,楼价从高位回落,跌幅已近5%,相信趋势还会持续。有关高官对此表示欣慰,认为政府的房屋政策已初见成效。
无疑,近期社会舆论确常以楼价的起跌作为衡量房策是否有效的指标,而政府自己亦摆明态度,希望阻止楼价持续上升。官员为此感到欣慰,可以理解。
然而,政府房屋政策的根本目的,应是帮助更多的人置业,并改善香港人的整体居住环境,而非单纯是楼价下跌。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现时的房屋政策就很难说已见成效。
楼价回落,当然有助首次置业者入市。这是从负担能力的角度来看,所得出的结论,但楼宇是一种带有投资性质的商品,而非纯粹消耗性的商品,价格下跌一旦成为一种趋势,反会阻吓市民置业。八万五年代,楼价跌到比现时的居屋更容易负担,但偏偏大家都不愿意入市。日前新居屋绿悠雅苑拣楼,就有很多抽中好筹的人也放弃。可见即使对用家来说,投资价值也是一项重要的考虑。
现时政府透过猛增印花税去遏抑楼价的政策,严重地妨碍各式买家入市,实质上破坏了买楼的投资价值。当买家知悉,原来自己买入物业后,政府可以随便透过行政措施,去损害自己的业权,令自己拥有的物业突然少了很多销售对象,因而卖不到原先应该可以卖到的价钱,买家一定
无疑,近期社会舆论确常以楼价的起跌作为衡量房策是否有效的指标,而政府自己亦摆明态度,希望阻止楼价持续上升。官员为此感到欣慰,可以理解。
然而,政府房屋政策的根本目的,应是帮助更多的人置业,并改善香港人的整体居住环境,而非单纯是楼价下跌。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现时的房屋政策就很难说已见成效。
楼价回落,当然有助首次置业者入市。这是从负担能力的角度来看,所得出的结论,但楼宇是一种带有投资性质的商品,而非纯粹消耗性的商品,价格下跌一旦成为一种趋势,反会阻吓市民置业。八万五年代,楼价跌到比现时的居屋更容易负担,但偏偏大家都不愿意入市。日前新居屋绿悠雅苑拣楼,就有很多抽中好筹的人也放弃。可见即使对用家来说,投资价值也是一项重要的考虑。
现时政府透过猛增印花税去遏抑楼价的政策,严重地妨碍各式买家入市,实质上破坏了买楼的投资价值。当买家知悉,原来自己买入物业后,政府可以随便透过行政措施,去损害自己的业权,令自己拥有的物业突然少了很多销售对象,因而卖不到原先应该可以卖到的价钱,买家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