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投资寺庙是个好主意

2014-06-19 14:07阅读:6,256
投资寺庙是个好主意

           李春根


某市一主要负责人,在一次小规模的同学聚会上问,有没有什么妙法,能使新开发的城区兴旺起来。
有人建议,盖一座大一点的庙吧!
据说负责人当时就两眼放出光来。后来新城区是不是真的盖了庙,而且还是大一点的的,则不得而知。
不过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如果可以对寺庙进行投资的话,实在是一桩非常稳妥且收益也非常可观的生意。
           二
太平盛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不但寺庙很多,而且香火还很旺。这不但从过往的历史中可以找到证据,也可从现实中找到案例。
比如江西南昌,最近准备要盖一座名为“南海行宫”的大庙,动静搞得有些大。主要原因,不仅在于“旧庙改造”,拆三座庙再盖一座庙,更是其中还有一座尼姑庵。 
和尚尼姑们共处同一个大院,难免引起许多联想,在娱乐至上的年代就更为如此。
其实男女僧人在一个庙里上班,并不意味就必然会发生一些或很多风流韵事,更不可能《非诚勿扰》会跑到这里搞个“南海行宫专场”。我们应该相信僧人们的职业操守。
最为关键的,是盖庙本身,似乎就很有些繁荣昌盛的意味。
           三
寺庙与教堂一样,都是宗教的载体。但进去的众生,却又很大的不同。教徒们比较唯心,跑到教堂去,不外乎听听传教,做个忏悔之类,都是些虚头巴脑的事。
跑到庙里去的,则都是冲着升官发财保平安,生子中奖考大学之类去的,相当唯物。
总听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对众多唯物的人们来说,有没有信仰不打紧
,舍得朝庙里投钱才是正题。你再信上帝,却又不愿花钱,难道让上帝喝西北风!我们是与菩萨做平等生意,你保佑我升官发财,我给你钱,双赢!还是经济唱主角,与信仰似乎关系不大,至于灵魂之类,就更别扯了!
            四
无数愿花钱的善男信女,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巨大市场。君不见,国内名山胜水,包括不怎么有名的,有几个没有寺庙的,又有几个香火不旺的!
所以,如果将寺庙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来看,实在是很来钱的。尽管来钱的模式有所不同,有的直接卖门票,或安排几个僧人模样的,引导来客们消费。有的则名气巨大,非常高大上,免费入内。法相庄严,入内者不掏几个出来,心里哪得踏实!这还不提新年钟声头响的天价拍卖,何需那些小伎俩。
所以,才会有一些寺庙要上市的消息不时传出。其实上市也是好事,行业更丰富了,而且成本低,收益高,市盈率一定可观,年报一定靓丽,业绩一定让人放心,因此股民们也就多一些选择。
所以,南昌才会拆三庙而建一庙,其实也是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寺庙公司,都是同一个道理。
五 
当然,南昌的三庙合一,也并非没有不同意见。首先提出反对意见的,就是将被拆掉的三座庙中的两个住持。其中有一位住持提出,可以盖成一个大庙,但是下面3个庙还是应该保持独立。大庙类似集团,下面的分庙就相当于分公司。统一管理,分开运作。不过这个意见被否定掉了。
听来听去,感觉出很有些与时俱进的味道。既有点象企业兼并,又有点像部门合并。不管怎么说,都是挺不错的教学案例。
不同的意见,可以理解为对不同发展模式的侧重,似不宜理解为分利不匀。另外,住持们都很理性和克制,有不同意见,也会通过合法渠道、合理程序向上提出,不大可能会跑去做“钉子户”的。所谓向上提,不是向西天佛祖提,而是向政府有关部门提。
寺庙的与时俱进自然是好事。不知现在的僧人们除了念经之外,是否还要学习些文件。也不知要不要年终总结,评出先进和尚、优秀尼姑若干。但建立大庙,打造大品牌的方向,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不错的。
此文说的都是寺庙,而且是从投资的角度着眼,并不涉及佛教本质。佛学博大精深,凡夫俗子如我者只能远远顶礼膜拜。
然而投资,从理论上说就有盈有亏。
也可能会有朋友问,若真做了寺庙的股东,万一以后给庙里投钱的人越来越少,或者行业竞争过于激烈,寺庙亏本怎么办?
这是多余的顾虑,第一,在看得见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寺庙的香火会继续兴旺。第二,寺庙也要看地段的,有一定的垄断性质,不怕竞争。第三,真的不行了,也不怕,僧人们是有行政级别的,寺庙因此也应该是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和管理的。挺不下去了,还可直接回归为事业单位,有什么好担心的!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