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死于自杀至少30%反映啥
吴永麟2014-07-30 10:22
林木文沐浴之后,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这个69岁的老人坐在堂屋中间,一边在火盆里为自己烧纸钱,一边喝下半瓶农药。纸钱烧了一半,老人躺在地上不省人事。“他很久以前就开始计划自杀了。”刘燕舞后来听说。待人们发现时,林木文已经没有了呼吸。在这个距湖北武汉不到100公里的村庄里,村民猜测老人自杀的原因是与儿媳妇失和。“他怕将来死了,孩子连纸钱都不给买。”一名村民对刘燕舞说,“这样死,还‘体面’些。”
那是2008年,刘燕舞所在的研究团队在湖北省京山县进行田野调查。当问到村庄里有没有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的现象时,得到最多的回答竟然是:“我们这里就没有老年人正常死亡的。”(《
中国新闻网》07-30)
农村老人平静自杀,称喝农药上吊投河比亲儿子可靠。看了这个新闻,十分震惊,笔者为之深思,笔者在此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农村老人自杀的调查数据触目惊心,反映出部分农村老人悲惨的生活。据悉,6年来,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同时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项目主持人的刘燕舞走进湖北、山东、江苏、山西、河南、贵州等11个省份的40多个村庄。他发现,林木文的悲剧不是个案,农村老人的自杀现象“已经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他用驻村400多天的调查数据,画出了一条“农村老年人自杀率”的曲线:从1990年开始,中国农村老年人自杀率大幅上升,并保持在高位。”在京山调查的半个月里,有村子又发生3起老人自杀事件。经统计,各村去世的老人中,死于自杀的比率高得惊人,“至少30%,还是保守估计”。这个调查的结果反映了什么呢?反映了当前一些农村老人恶劣的生活现状。当前农村老人自杀的原因多为家庭矛盾恶化,或疾病折磨无钱医治,或空巢家庭无关爱生活的绝望,或农村养老制度的缺位。试想一下,一位老人,体力不支,家庭不和,没有生活来源,他们生活悲惨,自杀成为他们人生获得解脱的一种方式。
二、老人被榨干最后的剩余价值,被儿女们抛弃,反映了这些人的动物性。据调查,刘燕舞的老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将这种已然形成的“自杀秩序”归因为“代际剥削”:自杀的老人们年轻时“死奔”(干活干到死),给孩子盖房、娶媳妇、看孩子,一旦完成“人生任务”,丧失劳动能力,无论是物质或情感上,得到的反馈却少得可怜。
“被榨干所有价值后,老人就变得好像一无是处,只能等死。”贺雪峰说。在“代际剥削”大行其道的地区,与之伴随的,是农村老年人自杀潮的出现。特别是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为突出明显。这个调查事实反映了什么呢?笔者认为,当前社会许多中年人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很多人都缺少安全感,很多人担心被社会淘汰,很多人担心失败,因此,他们会充分利用身边人的价值。剥削老人最后的剩余价值成为一种获是援助的方式。他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花光父母的积蓄盖房子或在城市购房、娶妻生子,利用父母帮带孩子,当父母年老生病体弱,没有钱,需要照顾的时候,父母在他们心中没有价值可以剥削,他们认为是累赘,他们便以冷眼、抱怨、攻击的态度来对待父母,其实事件的本质是儿女们想在城市激烈的竞争中轻装上阵,抛弃年老的父母成为一种本能的策略。这些事实,反映了这些人急功近利的动物性,反映了人性的缺失。现代的一些人,缺失爱心,缺失感恩。
笔者认为,一个家庭拥有健康的关系,是滋养人性、培养感恩情感的一个良性环境。儿女看到父母不中用,以冷眼、抱怨、攻击的方式来对待父母,最终这些语言及行动的信息,会复制在自己下一代人的潜意识和意识里面,这是在一下代的心里种下忘恩负义的种子。人生会面对因果轮回。因此,人要关爱、尊重、包容自己的父母,这些正面的信息,会种在下一代的心里,让他们有爱,懂得尊重。爱的延续需要美德为前提。
全球创新力教育领域排名中国第几
中国当前风云人物很多丑男人说明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