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
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2017-08-31 16:20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挫折情境是产生挫折的原因。这些原因有些是客观存在的,有些是由主观因素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将挫折原因概括为两个方面,即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1.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也叫外部原因,是指由于客观因素给人带来的阻碍和限制,使人的需要不能满足而引起的挫折。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1)自然因素:是指各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包括各种由于非人为力量所造成的时空限制、天灾地变等因素,如员工在训练或施工中因意外事故导致受伤致残,家里遭受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破坏,亲人生老病死等所招致的挫折,都属于自然因素。
(2)社会因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政治、经济、道德、宗教、习惯势力等因素的制约而造成的挫折,如加薪、提职、入党等愿望因为名额限制而不能实现等。同自然因素相比,社会因素给个体带来的阻碍或困难更复杂、更普遍、更广泛。
2.主观原因主观原因也称为内部原因,是指由于个人生理心理因素带来的阻碍和限制所产生的挫折。主观原因是个体产生挫折的主要原因。
(1)生理因素。生理因素产生的挫折,是指个体因自身生理素质、体力、外貌或者某些生理上的缺陷所带来的限制,导致需要不能满足或目标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挫折感。如有一名女士很想当演员,但由于声音沙哑而不能如愿;有些青年人找对象受了挫折,就嫌自己长得不够高大、不够英俊等。
(2)自我认知。人的能力有高低之分。比如,有的人能统率千军万马,运筹帷幄;而有的人连自己家里的人也领导不好,甚至连自己也管不好。在一个人的能力结构中,有的人擅长理论思维,却拙于观察实验;有的人书本学习能力强,但做事笨手笨脚;有的人书本学习能力太差,而动手能力却很强;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写作能力较差。总之,人的能力差异很大,如果在制定目标时,不能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目标制定得过高,就可能因能力问题的限制,致使需要不能满足,目标未能达成,造成心理挫折。由此可见,正确地认知自己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没有自知之明,就会导致失败。
(3)动机冲突。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经常同时产生两种或多种动机,假如这些并存的动机受条件限制而无法同时获得满足,就容易产生难以抉择的心理矛盾。比如,一个人把钱看得很重,希望成为百万富翁;而同时他又很想从事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不愿从事经商活动,那么这两个并存的动机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如果这种心理矛盾持续得太久、太激烈,或者由于一个动机得到满足,而其他动机受阻就会产生挫折感。
(4)挫折容忍力。指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体受到挫折时保持正常行为的能力,它包括体质承受力和意志承受力等。影响挫折容忍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
———遗传及生理条件。身体条件好比身体条件差的人容忍力要强。
———生活经历和文化修养。生活阅历较深、文化修养高的人,比生活经历不多、文化修养低的人容忍力强。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经历可以使其提高对挫折的认识水平。经历的事情多了,遇到困难的机会也多,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体验,也就提高了自己的挫折容忍力。
———对困难或障碍的知觉程度。同样的挫折情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和感受,获得的情绪体验也有差别,因此感受到的压力和打击也不同。应对性格特征。性格开朗、意志坚强、有自信心的人,比性格孤僻、意志薄弱、自信心差的人对挫折的容忍力强。
(5)人性特点。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人性特点,这些特点既有有利于事业发展的,也有不利于事业发展的。个性中的优点可以成为特定活动中走向成功的个性心理基础。比如,性格外向的人,往往比较开朗、活泼,此类人从事公关活动有较大的优势;而性格内向、严肃、呆板者,则不宜从事公关方面的工作,但在从事原则性很强的工作或者做研究工作,就可能做出成绩。性格中的缺点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妨碍人们取得成功。总之,一个思想成熟、性格坚强、行为规范、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做事成功率就高,事业发展也会比较顺利;反之则差。比如,有的人由于个性方面的问题,不喜欢与人合作,或者不会协调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因而造成人际关系障碍,得不到领导与同事的同情与支持,导致某些需要和愿望不能实现,从而产生挫折感。此外,容易使人产生挫折感的个性因素还有依赖性强、自卑、虚伪、固执、轻佻、呆板、怯懦、凶残、专横、鲁莽、怪僻、多疑、懒惰、急躁、犹豫不决等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