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志明与春娇》到《春娇救志明》,彭浩翔垮掉了
2017-09-22 11:20阅读:
彭浩翔导过的电影,基本没有续集。
《大丈夫》、《买凶拍人》、《伊莎贝拉》等片都曾有人提议他拍续集,不过他都一一婉拒了:
我不想重复自己,一年最多拍一两部电影,又何必要把时间虚耗在重复题目上呢?
然而,2012年,《志明与春娇》的续集《春娇与志明》上映了;今年4月,第三部《春娇救志明》也上映了。
彭浩翔还宣布:虽然不想拍第四部了,但是会筹划拍电视剧集。
这种“厚颜无耻”像极了他在电影里不按套路出牌的个性。
套路的内核是真实
彭浩翔的电影套路其实很自由,有屎尿屁齐流的荤段子、横飞的粗口,也有流露的真情和抑制着的躁动。喜欢的人说他是鬼才,不喜欢的人就说他低俗。
他的电影总是
执着于表现普通人的生活,这或许和他的经历有关。
他曾当过信差、酒店清洁工、卡拉OK杂工、儿童画导师,也在医院儿科病房表演魔术以及穿戏服在仿古酒楼做古装侍应生……这些都成为他后来拍摄电影的灵感来源。
《维多利亚一号》去掉血腥和暴力,剩下的是普通人对一套房子的执念;
《大丈夫》剥去夫妻智斗的恶俗桥段,实质是男人面临的中年危机;
而《志明与春娇》则是赤裸裸的现代男女的感情迷局。
志明与春娇
“志明”和“春娇”是台湾民俗中,泛指恋爱中男女的两个名字,如果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建国和秀芳”,他们的爱情故事能够出到第三部倒是出人意料。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渣男碰上渣女的故事,彭浩翔在影片中借志明同事公公的口说明了两人的关系:“姣婆遇上脂粉客”,这句粤语翻译成普通话就是“骚情女碰上花心男”。
毕竟志明是知道春娇有男朋友的,却依然有意无意地勾搭春娇,欲和春娇发展感情。
所以春娇的好友在茶餐厅外会对志明说:“春娇有男朋友你知道吧?玩玩就算了,玩过就走吧,玩出感情来很麻烦的。”
谁知,
志明与春娇真的玩出感情了。
这其实是彭浩翔真实的爱情观:
欢愉即是正义。没有太多的是非,只有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受:想要还是不想要,开心或者不开心。
所以第一部故事一出来各界都叫好,即便在香港票房平平,第二部进军大陆倒也顺理成章。
也恰恰是在第二部之后,很多人开始分析:张志明是不是一个好的结婚对象,余春娇是不是一个好老婆,张志明是不是应该更成熟一点,余春娇是不是一个渣女?
为什么志明不能做“渣男”?
成熟与否,渣或不渣,其实都围绕着一个基准:婚恋。
所以第二部《春娇与志明》有了青春无敌美少女空姐大幂幂、温柔多金秃顶富商徐峥,以及“没有户口”的黄晓明,妥妥的北京风味儿。
这些“非诚勿扰嘉宾”式的男女争先恐后来当炮灰,背后折射的是大陆年轻人对婚恋、买房、育儿等问题的焦虑。
人们习惯性地以“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这一标准来评判志明与春娇的恋情;分析到底是“颜值即正义”的大幂幂还是温柔多金的徐峥更适合作为择偶标准。
所以,长不大的渣男志明需要改变,需要成熟,需要成为一个好男人,最后对着春娇说一句“是你改变了我”,然后标题写上“春娇救志明”,完美。
这种皆大欢喜的结局才是观众喜闻乐见的。
如果彭浩翔再拍续集的话,剧情该是志明忍受不了带孩子,然后就“爸爸去哪儿”了。而婚后的育儿焦虑也会勾起观众们的热烈讨论:张志明依然是个渣男,不带孩子自己跑了,婚姻也救不了他。
只是剧情在最后一定会达成一个终极和解,志明依然会成长为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为什么要让志明不停地改变自己,以符合大众对好男人的设定?
因为票房很重要。
也许“渣男”才是人设的正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一部的“姣婆遇上脂粉客”反而是纯粹的,因为它只在乎内心的欲望,直面内心的感受。
毕竟,
并不是所有的爱情电影都应该成为三观奇正的婚恋指南。
彭浩翔在第一部里让余春娇毅然决然和住在半山区豪宅的男友分开,选择了长不大的男孩儿张志明,抛却物质之后的选择,是直指本心的爱。
如果是要选择一个三观正、有房有车的婚恋对象的话,春娇何必离开前男友去找志明呢?在香港这种“有房大过天”的社会背景下,春娇并不是多数人。
相信彭浩翔表达这种价值观时,内心是十分自信和骄傲的。
但这种骄傲在第二三部迎合观众的时候,就完全垮掉了。
让志明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明白自己遭遇的一切,坦然面对,
却死不悔改,在电影世界里无怨无悔地走完渣男的一生,有何不可?
不为了某些利益而强迫自己迎合某些价值观,这或许是“志明们”的心声,也是彭浩翔的心声。
一个编辑
如果人设可以改写,
你更愿意看到现在的志明,
还是遵从内心的渣男志明?
文 | 木木
编辑 | 瓶子
本文为每日签原创,尊重原创,侵权必究
想看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每日签】(ID:meiriq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