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不系舟”微博《阎罗包老》
2019-02-22 08:49阅读:
包拯(999-1062),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天圣进士,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曾建言朝廷选将练兵,以御契丹。后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民间又称之“包龙图”。后累官至枢密副使。
包拯知开封府时,以廉洁著称,执法严俊,不畏权贵。时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包拯事迹在他在世时,其事迹就已传开。过世后百姓更是将其事迹口再相传,希望世上还会有他这样的清官。为他们伸张正义。甚至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加以演绎和想象,于是包拯就被塑造成半人半神的形象。
其传说开始流传在宋元话本、元杂剧中。由于黑色能代表性格不苟言笑,也能代表刚正。因而戏剧中的包拯脸谱就越变越黑。此外,他额头上的月牙也是民间传说加以创造结果。因为月亮代表正义,即黑暗中的光明,非常符合他清正廉明的气质。
王安石和包拯一同受过欧阳修的举荐,还曾是上下级。虽不敢说过从甚密,但多少总会有些往来。但有人查遍整部《临川集》,竟无一处提及包拯。
所以后世人提到包拯,总有几点疑
惑:一是他为何鲜有朋友?二是他弹劾张方平的上疏为何没有流传下来?三是他为何从不笑?
其实这“三为何”都跟他的性格和他铁面无私有关。《宋史·包拯传》及野史都记载他平生不写私信,没有什么朋友,与亲戚也不来往。他流传下来的文字,只有早年的一首短诗和晚年的一篇家训片,其余全是奏议。
由于包拯铁面无私,本来就是“门杜私谒”。如果有人想走他的门路绝对办不成。所以包宅门口自然也就门可罗雀。给他写信,如果有难言之隐被他抖出去。岂不落下话柄。这样一来,包拯自然就没有什么朋友。
包拯的人格很了不起,是刚严的典范。政治上所有言行皆出于公心,私德也修饬得一无破绽。里里外外,无懈可击。立于不败之地。但从常理可知,人是不可能这样完美的。
欧阳修疏论包拯之接受伤三司使的任命中说道:“心中藏于中,而人所不见;迹者示于外,而天下共瞻”。他是说人心隔肚皮,评价一个人,可信赖的还是他的作为。
不过“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无徒自然也无友。一点人情味都没有,整天脸板板着。这样的作为,或为迷雾所隐,或为光芒所掩,也会含糊起来。
欧阳修的评语,源于包拯弹劾宋祁与张方平之事。包拯抨击宋祁的理由是宋任成都知府时“多游宴,蜀人多不满其奢侈”。比起他兄长宋庠来说,确实生活铺张浪费。
但宋朝经济发达,有宋一代官场游宴成风,若以此为罪,朝官要空去一大半。再说当初“杯酒释兵权”时,宋太祖告诫众将把兵权交出来,回去“广置田产,添选美女,而多游宴”。所以宋祁“何罪之有?”
何况宋祁在蜀地时,每晚宴罢,还燃烛展纸,干起正事。远近的人看见灯光,都知道这是宋先生在修《唐书》。宋祁去世时,成都数千人哭于祠,似乎名声也不坏。
另一位被包拯攻击的是张方平,此人性豪放,有才干。见识在当时也别具一格,只是一生未得伸展。当时京城有人拍卖家产,时任三司使的张方平购得一处房屋。包拯立加弹劾,说他“无廉耻,不可居大位”。
张方平确实不谨慎,但似乎尚不足以可扣上“无耻”之名。据司马光后来说,包拯疏检张方平的不端事迹还有不少条状。但这么一篇重要的上疏,在传世的《包公奏议》中竟不见踪影。清朝有人猜测,此是包拯子孙“为祖所隐”,不愿意以示后人而削去,其实毫无根据。
碰巧的是,宋家兄弟与张方平都与吕夷简不和。而包拯受过吕夷简的提拔。疑问就出来了。吕夷简的官声并不佳,但吕是包拯的恩公。有“提携之恩”。
你说包拯没有一两个朋友,或许吕夷简就算一个。要是能从中寻出一丝足迹,我们也不认为包拯形象会受多大损伤。相反。倒还觉得亲切些,人都有三亲六故。
中国人向来有“为圣者隐”的笔法,这或许就是以上疑问的答案。无论如何,包拯为人处世没有半分私情的把柄,无不堂堂正正。也就是说包拯被塑成了“高大全”的完美形象。
包拯的心事不为人知,是否应归罪于文件失传?案是否定的。宋朝广开言路,无论朝野都言传成风。自然朝野记述亦成风。可惜在浩如烟海的宋代文献中,有关包拯的纪录少之又少。我们猜测当时多数人的心理或许是这样:对包拯说他不好,实在说不出所以然。说他好,又不情愿。
至于说包拯为何不笑?有野史说是因为包拯患有“面瘫”所致。但不足信。
《宋史·包拯传》中并无关于此公肤色的记载。即使《包氏家谱》中“包公书院记”也是如此:“今睹(公)遗像,乃清隽古雅,殊无异于人”。
由此可见,包拯的脸跟常人的肤色是一样并不黑,清朝孙辅臣在《包公领》中这样说:“肖像满天下,讹传叹失真。刚方不在貌,冠玉自惊人”。
所以包脸被“黑”还得从他是个铁面无私、清正廉明的好官形象说起。正是这张黑脸让当朝贵戚、宦官十分惧怕。不敢为所欲为。正因为那张严肃的脸,他甚至被大家调侃为“人以‘包公笑,黄河清’还要难”。
所以一个与人冷冰冰的人,无论多么使人值得敬重,也很少有人会喜欢。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包拯。
不系舟Non-moored boat
延平梅山坡“府学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