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2023-12-24 06:21阅读:269
祭祀大钱溯源-先秦货币-三孔布05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前面介绍了一种面“蔺”背“五”的大型三孔布,下面再介绍一种面“离石”背“三十五”的大型三孔布。两布的对应流通货币皆为圆足布,而大型祭祀货币却铸成了三孔布。说明两种布币处于货币改革的先后阶段。开始时只铸了“蔺”和“离石”两种圆足布,后来发现这种圆足布存在无孔不能穿系的缺点,所以此后的多种纪地货币都铸成了三孔布。而铸制“蔺”和“离石”大型祭祀货币时三孔布已经定型,所以将两者直接铸成了三孔布。大型“离石”货布与大型“蔺”货布一样,亦为椭方形布首,圆肩,下面双足略尖但亦为圆角,布首和双足上各开一圆孔。布币面背周边皆有外郭。该币高111.48毫米、宽61.4毫米、厚6.34毫米、重172.43克。币文亦为战国货币文字:正面为右左横书的“离石”两字,是为纪地;背面两侧有两条竖线,中间为上下
竖书的“卅五”两字,可能是纪铸币批次。面背文字与存世的流通圆足布也完全相同。“离石”,战国时为赵国的离石邑,因东北有离石水(今北川河)而得名。地处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段西侧,现今属山西省吕梁市,有离石区。战国时亦为兵家必争之地。
关于圆足布和三孔布的铸主、铸期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历来诸说不一。“蔺”和“离石”两种大型三孔布的出现,使得圆足布和三孔布之间的递进关系昭然若揭。其实战国时期的纪地布币并不一定铸于当地,纪地也不是为了限定流通领域,而是为了宣示国家对当地的主权。如,1986年中山国灵寿故城铸币作坊遗址曾出土多枚“蔺”字圆足布石范和陶质背范以及一枚“蔺”字圆足布币,即为赵国占领该地后马上就地铸行赵国货币的实证。也为圆足布的铸制时间提供了准确依据。史载赵武灵王二十五年(前301年),赵国再次进攻中山国,攻入中山国国都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中山王逃往齐国。圆足布只有“蔺”和“离石”两种,而且大型祭祀布币铸成了三孔布,说明铸行时间非常短暂,即为赵国占领灵寿之后。而各种纪地的三孔布是圆足布进一步完善的成果,当铸于“蔺”和“离石”圆足布之后。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天马泉友集藏的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高111.48毫米,宽61.4毫米,厚6.34毫米,重172.43克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高106毫米、宽60毫米、厚6毫米、重178.25克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涅祁之重圜泉友集藏的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高110毫米、寛64毫米、厚6毫米、重161克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笔者集藏的离石”背“三十五流通圆足布币,高68.8毫米、寛33.9毫米、厚2.5毫米、重21.4克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天马泉友集藏的面”背“大型三孔布币,高111.16毫米,宽59.27毫米,厚6.21毫米,重158.88克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涅祁之重圜泉友集藏的面”背“大型三孔布币,高108毫米、寛62毫米、厚7毫米、重152克_副本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古泉新兵泉友集藏的面”背“大型三孔布币,高110毫米、宽67毫米、厚6.5毫米、重141.95克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笔者集藏的面”背“二十流通圆足布币,高69.3毫米、宽34.9毫米、厚2.3毫米、重18.7克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笔者集藏的面”背“流通圆足布币,高69.7毫米、宽36.7毫米、厚1.9毫米、重16.3克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涅祁之重圜泉友集藏的武阳”背“一两大型三孔布币,高115毫米、寛85毫米、厚7毫米、重212克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涅祁之重圜泉友集藏的北九门”背“二铢大型三孔布币,高107毫米、寛62毫米、厚6毫米、重126克
“离石”背“三十五”大型三孔布币
天马泉友集藏的下専”背“两大型三孔布币,高110.28毫米,宽62.25毫米,厚6.59毫米,重173.6克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