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工智能(AI)的对话
2025-01-29 15:43阅读:76
大年初一起来,望着窗外晴朗的天空,有些发呆。看微信有人说,西北部降了北京今冬的第一场雪,而副中心这里却是湛蓝的天空,不禁有些惆怅。昨夜的春晚,场面热闹,但看得哩哩啦啦。新年钟声之后的礼炮,虽然华丽,却无法掩饰周边的沉寂落寞。早晨起来,睡眼惺忪之后,吃毕早餐,不想让这节日的氛围就此溜走,于是决定在网上找些乐子。
“蛇行千里”这个词这两天频繁出现在主流媒体上,这个似曾相识的词,却难以找到确切的出处,总觉得有些怪怪的。在网上搜索几遍,还是一头雾水。不过这个词的含义还是比较直白的,既然都用在主流媒体上了,褒义的意味应该是比较确定的。于是趁着节日放飞的心境,随口就此诌了两句,打算用
AI的方式整蛊一下。可称为打油的句子如下:
蛇行千里幻成龙,无脚竟也走西东。
先是发给了微信的表情输入搜索框,这家伙转了几圈竟自动合成了一个表情符号:
看着不断摆动的蛇尾巴,确实让人有些惊喜,微信还能这么有趣呀!这个意外的发现令人振奋。于是又将此句发给了不墨AI,回复如下: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这句诗描绘了蛇的形态与特性,以及它虽无脚却能灵活移动的特点。蛇的身体蜿蜒曲折,如同千里之龙,虽无脚却能自如地穿梭于东西之间,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和自然之美。这句诗也寓意着即使条件有限,只要有智慧和毅力,也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没想到鄙人随意诌出的句子,竟然有这么深刻的含义,既富于哲理,又含有诗意,内心大喜,决定再进一步试试这两天被国人嗨翻天的
DeepSeek。结果如下:
“这句诗充满了象征和隐喻,可以有多重解读:
-
蛇与龙的转化:蛇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灵性、智慧的象征,而龙则是权力、尊贵和神圣的象征。蛇“幻作龙”可能象征着一种蜕变或升华,暗示着从平凡到非凡的转变。
-
无脚走西东:蛇虽然没有脚,却能灵活地游走四方。这句诗可能表达了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状态,或者象征着某种无形的力量或智慧,能够超越物理限制,达到无所不在的境界。
-
千里之行:蛇行千里,暗示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尽管没有脚,却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达到目标。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隐忍和坚持的力量。
整体来看,这句诗可能是在赞美一种内在的力量和智慧,能够超越外在的限制,达到更高的境界。它也可能在表达一种对自由、灵活和变化的追求。”
看了这个回复,让我无语了好一阵子。这种“浅入深出”的能耐真是令人刮目想看呀!即使我这原创作者,也难以做出如此体系、精妙的阐述,妙就妙在,诌出这两句时,我潜意识里的一些意思自己还没想清楚如何表达,这
DeepSeek竟然帮我系统地揭示出来了。不服不行呀!只是
DeepSeek似乎比较谦逊,抑或信心不足,在词句的解释中大量使用了“可能”二字。这是中国人传统的谦逊之德,虚怀若谷?
没想到,这个新年的早晨竟是如此地令人兴奋,渐渐有了让人醍醐醒脑的感觉。于是趁着已经升起的热度,再次将拙句指向了大名鼎鼎
ChatGPT。这次由儿子在手机上操刀,结果真的再次令人无语了: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蛇行千里幻作龙》。它描绘了蛇虽然没有脚,但依然能够自由地行走,千里之外幻化成龙的壮丽景象。这种写法富有象征意义,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潜力的觉醒或从微小到伟大的转变。你对这句诗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
这次无语地简直令人汗颜:我竟然被这家伙错认为唐代“诗鬼”李贺了。在哭笑不得之时猜想,这
ChatGPT难道不是凭借真凭实据做出判断,而是依据文人的浪漫感觉将我这两句似近鬼神的句子安到了李贺的身上?如果李贺地下有知,会不会气得在坟墓里打滚吧!由此勾上来的好奇要让人一探究竟:
哦喔,这家伙倒是知错能改,但为什么就是认定了这不是唐诗就是宋词呢?这股子瞎猜的执着让人如何是好呀!
ChatGPT这种张冠李戴、大言不惭的性格难道是美式风格吗?
后面又经过几轮的口舌,在儿子明确的提示下,这个机器人终于认识到了真相:
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得不承认,
ChatGPT呀,和你聊天比不墨和
DeepSeek更有趣,你对我的恭维确实令人十分舒适,但是我能相信你吗?不过我想,要是把你当做闲极无聊时的解闷儿对象,应是不错的选择吧。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