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

2023-02-16 21:56阅读:

“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


作者:习古文化


“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
如题,说这句话的人,是明代的文学家杨慎,所谓的梅词第一,是指苏轼的《西江月·梅花》。全词是这样的——
西江月·梅花
作者: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
花同梦。
“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
有点脸生是不是?
杨慎的评判标准与生熟无关,
否则,梅词第一 必定属于《卜算子·咏梅》,
至少也应该是姜夔的《暗香》、《疏影》,
或者是李清照的梅词……
可杨慎偏偏看中了东坡的这首西江月,
毫不犹疑地把它推为第一,
甚至都不愿加一个“当”字,
足见态度之坚定了。
词作于朝云新亡之后,
明为咏梅,实为一悼亡词。
朝云,本为西湖名伎,能歌善舞,天生丽质,
与其他歌伎不同,朝云身上散发着清雅脱俗之气,
据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便是东坡初见朝云后留下的歌咏西湖的名篇。
朝云也倾慕东坡才华,决意一生追随,
无论贫富贵贱。
在东坡最艰难的两段贬谪生涯
(谪居黄州和惠州),
朝云都甘心陪伴,并渐渐走进东坡内心深处,
成为其知己。
“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

东坡晚年被贬惠州,那是世人眼中的“瘴疠之乡”,
他却在此享受起了生活,吃荔枝、杨梅,
赏美景,结交朋友……
当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好好爱朝云,
如果朝云没有病故,就算不
“日啖荔枝三百颗”,东坡也“不辞长作岭南人”。
在惠州的第二个端午节,
东坡还满心欢喜写诗赞朝云,
说她“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并倾诉了自己的愿望:“佳人相见一千年”。
千年恋,千年相守,
年近60的东坡仿佛再次回到少年。
可惜,朝云身体孱弱,耐受不住岭南的气候,
虽终日与药为伍,也难恢复,三十四岁便病逝。
东坡悲痛欲绝,写下《西江月·梅花》
《雨中花慢》《悼朝云》等许多诗篇。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梅花有玉一般的风骨,虽生长在瘴雾之中,却丝毫不怕瘴气侵袭,淡雅的姿态中自有神仙的风度。海仙时不时遣使者来探访梅花,那个使者就是倒挂着的绿毛珍禽。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梅花素面朝天,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相反,铅华反而会玷污了它天然的美貌。风雨过后,梅花被洗去妆容,但她那唇红色丝毫没有褪去。只不过,她那高雅的情致已随清晨的云散去,再也不会同梨花一样做梦了。
“晓云”暗指朝云,晓云散谓朝云逝,点悼亡题旨。“不与梨花同梦”句下,作者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这梅花诗只有两句,即“落落寞寞路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
因为“云”已空,故“梨花云”就只剩梨花,此梦便与梅花无关,大概是说以后的生活没了朝云的陪伴,美好也不复存在。
读到这里,你觉得此词担得起“梅词第一”的称号吗?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