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兵败野人山——记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的撤退路线

2011-07-26 11:42阅读:288
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撤退的路线是非常庞杂和混乱的,根据战后中国、美国和日本的资料以及老兵、缅甸老人的回忆,撤退路线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五条:野人山路线、英帕尔路线、葡萄(野人山)福贡路线、滇缅公路沿线及景栋路线。撤退中到底倒下了多少官兵,至今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根据杜聿明将军的粗略计算:中国远征军10万人,生还者仅有4万,战斗牺牲有1万多人。也就是说,有4万多将士是在撤退途中非战斗牺牲的。
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也是中国军事史上黑暗的一页。
◎戈叔亚
兵败野人山——记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的撤退路线X

42年7月,史迪威(右)带领小分队穿越缅甸丛林前往位于印度的安全区

入缅作战概略


患得患失的英国人在中国远征军入缅的时间上一拖再拖,导致浩浩荡荡的中国大军在入缅的道路上走走停停。结果部队到缅甸还没有来得及展开,战争的颓势就已经显露了出来,那就是仰光的失陷。

1942年3月8日,失魂落魄的英国人像过街喊打的老鼠一般逃出了这个城市。围着筒裙的缅甸人举着日本小太阳旗夹道欢迎呼喊着“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缅甸是缅甸人的缅甸”的日本师团。打了4年仗、已经疲惫不堪的中国人拼出了血本派出最精锐部队,远离家乡来到异国和大英帝国组成盟军,本想守住这个为中国运送海外战争物资唯一的出海口,但仰光的过早失陷,导致入缅的中国部队失去了作战意义。英国人却正好相反,他们把一路马不停蹄从大老远赶来的中国人当做了帮助他们撤退的掩护部队,结果是中国人的先头车队刚到仰光以北300多公里的小镇同古,迎面就撞上了追赶英国人的日本兵团。正当中国第5军在缅甸中路准备和日军决战时,东西两线频频告急!首先是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跑掉的英国人又在西路的油田仁安羌被日本人包围呼喊救护,随后日军装甲车队又冲散了把守东路要地棠吉的中国杂牌部队暂55师和新28师,直捣中国门户——腊戍。第5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决斗还没有摆开架势,就乱了方寸败下阵来,甚至连回国的退路都被截断。

部队陷入困境,军长杜聿明在选择出路时又优柔寡断怕狼怕虎,金子般珍贵的时间一点点流逝,最后终于导致中国精锐之师第5军在泽国一片的暴雨和疾病肆虐的野人山中彻底崩溃。其他部队也只好自选生路作鸟兽散了,他们分别从几个地方撤退回国或者转战印度,沿路大雨磅礴,险象环生,不仅天上有飞机,地上有追兵,而且道路泥泞、洪水猛兽、疾病丛生、断粮缺药……出国时的10万大军,经过千难万险逃出缅甸后所剩无几……
20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听到野人山的故事时,被惊愕得说不出话来,数万中国士兵的骸骨和一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如此轻易地就被缅甸野草所湮没而不为国人所知?那时我如同一个沉溺于自己虚幻世界的瘾君子,到处搜寻毒品一样地寻找那些从野人山上下来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走路、吃饭甚至睡觉做梦,脑海里都被那些老人哭诉的故事塞得满满的。

“滴滴哚哚,滴滴哚哚……这是在缅甸撤退时,雨点打在芭蕉树叶的声音,这个声音几十年来像耳鸣一样没完没了在我的脑海中,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半夜常常因为触摸到战友的尸体而惊叫起来,结果醒来看到的却是睡在旁边的老伴……”

又瘦又小的王鉴老人的湖北话在我听起来就好像是四川话,他成天就是穿着一件风衣,带着一捆政协发行的“团结报”,骑着破单车在街上摇摇晃晃。他只要一拉着我的手就不放,嘴里老是哼哼着:“我们肝胆相照,我们肝胆相照。”数十年在劳改队敲打石头,老人的手坚硬冰凉如同粗糙的树干,但是我却从中感受到他内心的温情。

本文介绍的几位老人都身陷其中不能自拔,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仍然心有余悸谈虎色变。

远征军的撤退


人们总是用“野人山”来概括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败后撤退的路线,其实这是非常笼统和不全面的。“野人山”大约是指缅甸孟关以北胡康谷地及江心坡广袤的原始森林,因为这里居住着一个未开化的克钦民族支系纳加(Naga)人,故中国古称“野人”和“野人山”。当时,途经野人山撤退的中国部队中只有第5军军部、22师和96师3万多人。

远征军撤退的路线是非常庞杂和混乱的,根据战后中国、美国和日本的资料以及老兵、缅甸老人的回忆显示,撤退路线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5条:

野人山路线——第5军军部和新编第22师残部

英帕尔路线——英军、史迪威司令部和新编第38师

葡萄(野人山)福贡路线——新编第96师残部

滇缅公路沿线——第5军军部部分、第200师和第66军的新编28、29师残部

景栋路线——第6军第93师、暂编第55师和暂编第49师残部


撤退中到底倒下了多少官兵,至今没有一个精确的统计数字,根据杜聿明将军的粗略计算:中国远征军10万人,生还者仅有4万。战斗牺牲有1万,也就是说,有5万多将士是在撤退途中非战斗牺牲的。在所有部队中,仅仅只有孙立人领导的新编第38师保存建制的基本完整,他们撤退中非战斗牺牲人员低于战斗伤亡人员。

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也是中国军事史上黑暗的一页。在短时间造成如此惨重的非战斗死亡的主要原因很多,其中仓促入缅,对那里的地形和气候完全不了解是最重要的原因,使得在最可怕的雨季进入了最可怕的热带原始森林地区。而指挥官没有坚定的决心,也使得没有选择正确的路线。

……

(节选自641期《三联生活周刊》)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三联生活周刊》官网www.lifeweek.com.cn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