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
二〇二〇年二月二十六日
我是在香港西湾河太富街十二号二楼出生的。那时用“接生”,用不着到医院去。太富街是太古船坞的房子,是在太古工作的亲戚转租给我母亲的。这些转租或转让或分租,当时很普及,船坞当局不管。太富街又称第四街,因为当时有五条横排向出海面的,一律用红砖建造。太富街的日子,今天我丝毫记忆也没有。
找到一帧出生后三个月母亲抱着我的照片,是在太富街时期拍摄的。附录在这里给同学们看看。那是八十四年前!

男女不论,母亲是我平生认识的最聪明的人。姓苏,名鸿,又名燕琦,广东江门人,苏氏是那里的一个大姓。母亲没有进过学校,但过耳不忘。她在教会听道而能把整本《圣经》读出来。守旧、迷信、讲意头,但也信奉基督教。一九九二年谢世,享年九十岁。
我的父亲张文来是广东惠州人,一九五四年谢世,六十岁。据说是个养子。约十岁时从惠州到香港做学徒,其实是做些洗碗、扫地等粗活。曾经在街旁卖香烟,也曾经在一个石矿锤石与抬碎石下山,导致他的右肩比左肩低。曾经在香港的湾仔书院念过两三年书,他的中、英二文都写得好,文采斐然。他自学而写的字有书法家的水平。
父亲的崛起源于他转到当时香港的天祥洋行做电镀学徒,有了基础的认识,他用中文翻译了一本源自美国的电镀手册。满师后他在永乐街二十号开设文来行,销售从美国进口的电镀原料与抛光用品,也给电镀行业的朋友传授有关的技术。那是远在我出生之前,而文来行这个老字号,今天还在昆山存在。逾百年的老字号稀有,文来行算是过了关。保持文来行
二〇二〇年二月二十六日
我是在香港西湾河太富街十二号二楼出生的。那时用“接生”,用不着到医院去。太富街是太古船坞的房子,是在太古工作的亲戚转租给我母亲的。这些转租或转让或分租,当时很普及,船坞当局不管。太富街又称第四街,因为当时有五条横排向出海面的,一律用红砖建造。太富街的日子,今天我丝毫记忆也没有。
找到一帧出生后三个月母亲抱着我的照片,是在太富街时期拍摄的。附录在这里给同学们看看。那是八十四年前!
男女不论,母亲是我平生认识的最聪明的人。姓苏,名鸿,又名燕琦,广东江门人,苏氏是那里的一个大姓。母亲没有进过学校,但过耳不忘。她在教会听道而能把整本《圣经》读出来。守旧、迷信、讲意头,但也信奉基督教。一九九二年谢世,享年九十岁。
我的父亲张文来是广东惠州人,一九五四年谢世,六十岁。据说是个养子。约十岁时从惠州到香港做学徒,其实是做些洗碗、扫地等粗活。曾经在街旁卖香烟,也曾经在一个石矿锤石与抬碎石下山,导致他的右肩比左肩低。曾经在香港的湾仔书院念过两三年书,他的中、英二文都写得好,文采斐然。他自学而写的字有书法家的水平。
父亲的崛起源于他转到当时香港的天祥洋行做电镀学徒,有了基础的认识,他用中文翻译了一本源自美国的电镀手册。满师后他在永乐街二十号开设文来行,销售从美国进口的电镀原料与抛光用品,也给电镀行业的朋友传授有关的技术。那是远在我出生之前,而文来行这个老字号,今天还在昆山存在。逾百年的老字号稀有,文来行算是过了关。保持文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