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武侠小说,能学好数理化吗?
2021-07-25 10:03阅读:
1.《武侠数学》归类为什么书?
从2019年起,我陆陆续续写了三本用武侠桥段演绎数理化,除了《武侠数学》,还有《武侠物理》和《武侠化学》,三本算一套,叫做《数理化武侠演义》。
《数理化武侠演义》属于科普书里的少儿科普,主要写给小学四年级以上、高中一年级以下的孩子看。
不过,实际上还有很多七零后和八零后家长在读,因为七零后和八零后对武侠更有亲切感,一瞧书名带“武侠”两个字,就产生了购买冲动。
2.武侠和数学有什么关联?
看过金庸先生武侠经典《射雕英雄传》的朋友都知道,女主角黄蓉不仅武功高强,而且精通数学,因为她的父亲黄药师更是数学高手。黄药师在桃花岛上布置种种机关,外人上了岛就得迷路,想逃都逃不出去,而那些机关的理论基础就是数学。
《射雕英雄传》里还塑造一个名叫瑛姑的怪女人,她隐居多年,花很长时间去刷数学题,目的不是参加高考,而是能够攻到桃花岛,破了黄药师的机关,救出自己的情郎。
3.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
我是武侠迷,从小学到高中,读了一百多部武侠小说,非常
熟悉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卧龙生、西门丁等武侠名家的经典作品,也从刀光剑影的虚构世界里获得了极大快感。
所以后来走上写作道路之后,我就一直想写几本解构武侠的书,比如说从美食角度解读金庸小说,从爱情角度解读古龙小说。很可惜,上网一搜,这些书早就被内地或者港台的同行写过了,唯一没人下手去写的书,就是《武侠物理》《武侠化学》《武侠数学》这类偏理工的读物。
既然还没人写,那我就来填补这个空白吧,不然愧对当年看过的那么多武侠小说。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我儿子不太喜欢数学,为了刺激他的学习兴趣,我就试着把一些奥数题转化成武侠故事。实践证明,这一招效果不错。既然有效果,那我干嘛不用这个套路写一本书,让更多的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呢?
4.“闪电”是否有寓意,第一次被闪电劈中百会穴是(可能是)什么原因?我(或其他中小学生)能不能被劈中,或怎样才能被劈中。
我猜想,我小时候不开窍,成绩差,怎么学都学不会,估计跟我智商发育太晚有关。就像金庸笔下的武侠人物郭靖一样,脑子迟钝,跟江南六怪学武,只能学最简单的架势。
好在郭靖和我都有一项长处,那就是毅力。既然学不会,那就拼命学,别人做一遍,我就做十遍。这个法子虽然笨,但并非毫无用处,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就会产生质变。
据说人类大脑里都有一个“海马体”,位置就在两只耳朵连接线的中段。我们最初学一样东西的时候,只要哪条知识不是关系到生死和繁殖,那么这条知识就很有可能被海马体给挡在外面。但假如你反复去接收这条知识,海马体只能拱手认输,老老实实地把这条知识给“刻录”到大脑皮层上。
所以,我苦学几年数学之后突然开了窍,仿佛被闪电击中,我觉得那闪电就是量变累积出来的质变,就是海马体拱手认输的结果。
现在的小朋友会不会有这样的学习经历?我觉得肯定会。实际上,我相信那些努力学习的孩子应该都已经有过了类似的感觉。
5.第二次闪电对您的影响是什么?
第二次被闪电击中,是进入大学以后的事。
我在大学四年,高等数学是必修科目,学完高数以后,又开设了几门应用数学,例如《数学建模》和《线性规划》之类。
我说的第二道闪电,其实就是大学期间的应用数学课。
一部分纯数学家会鄙视应用数学,觉得应用数学偏重实践,有点儿“俗”,不像纯数学研究那么有诗意。可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理工类学生,并不搞数学研究,数学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在我眼里才是最酷的。
上了应用数学课之后,数学在我眼里就成了一把锤子。俗话说,只要你手里有一本锤子,看见什么都像钉子。我学完那几门应用数学,至今遇到实际问题还都忍不住想一想:能不能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解决这件事呢?
其实生活当中的大多数事务都不需要用数学建模处理,但这种思维是很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