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刊:天珠的前生今世
2013-05-16 10:41阅读:
两眼如意天珠(吉如朵收藏)
天珠的前生今世
文/龚剑
天珠,藏语中又称为'瑟'。
为藏密七宝之一。藏族同胞认为是天珠是“天降石”,视为“活的宝石”,受到虔诚膜拜和恭敬收藏供养,世代相传。
藏族同胞过去认为,九眼石天珠的内部结构具有天然宇宙强烈的磁场能量,造成天珠有不可思议的感应。所以天珠也成了藏族同胞最贵重的护身符,人们相信,诚心供养佩戴天珠可以消除业障、获得福报、防止中风及免除被外道邪魔伤害,又可增强体力,增加财富等等。
天珠还是藏族姑娘成年礼和出嫁时必备的饰物,从天珠数量的多寡和品相的好坏,可以看出家庭的富裕程度。此外,天珠更是珍贵的药材之一,在许多藏药的医典中,都有以天珠入药的记载。
而从藏饰品角度讲,它的收藏以及鉴赏究竟有何讲究?
寿珠(吉如朵收藏)
随着当下藏族题材珠饰品收藏的兴起,天珠已经成为最昂贵的珠子。天珠到底为何物?它的价值几许?产地源何方?如何鉴别?
每一个初步接触天珠的朋友都有着同样的问题。关于
天珠的起源和天珠在西藏的流传,国外学者较早就有相应的论述,而国内专项此类研究者寥寥,本文特从客观的角度来介绍天珠及收藏,让大家有个基础的认识。
天珠命名的历史
“天珠”是现在较为通用的命名,不同历史阶段和时期又有不同的名称。藏语一直称之为“瑟(zigs)”,唐朝时期称“瑟瑟珠”,《新唐书》载:“吐蕃妇人辫发,戴瑟瑟珠,云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马”。奥地利藏学家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于1952年出版的《西藏史前遗珠》及1953年出版的《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两本书中,均称为“猫眼石”。意大利的藏学家G.杜齐在他的著作《西藏考古》说这些珠子叫做“瑟”(zigs),上面的环纹被称为“睛”(mig)。藏学家格勒博士在《藏族苯教的神》论文称这种珠子为“九眼勒子”。杜宾.路易斯先生于1986年出版的《珠的历史》书中提到这类珠子为“蚀刻或漂白的红玉髓”。台湾学者刘良佑教授在《天珠探秘》文中提到西藏学者通常称天珠为“白玛瑙勒子”。
几种称谓,其实都是天珠在不同时期和族群中的称呼,“瑟、猫眼石、九眼石”都是藏区的称谓,“蚀刻玛瑙”则是以其工艺命名的称谓,其实都是今天的“天珠”。
天珠的起源和工艺
藏族地区对天珠的起源有多种传说,但是多流于神话传说。
一种传说是天珠最初为神的饰珠,在饰珠损坏之后,神就抛弃,所以世间很少能看见完美的天珠。另一种藏西地区的传说天珠起源于日土镇附近的山上,天珠象小溪一样从山坡流淌,有个妇人向山上扔了“魔眼”,从此天珠溪流就停止了。而康区的传说则是一个牧人在一个山上发现了天珠的“大巢”,里面的天珠还是活的,牧人想捡起来,但是不成功,他回到村庄请人来帮忙,却发现天珠都跑掉了,只剩了几个天珠还在“大巢”里。最为著名的传说开启天珠宝藏者是格萨尔王,格萨尔王攻大食国,在大食国宝库共取出一百一十二万零五千六百颗天珠宝藏,之后将一部分天珠献给诸神后,再分发给战士及百姓,由此天珠开始在西藏流传起来。
其实西藏本身并不生产天珠,其源头是两河文明产生的蚀刻玛瑙。西方学者认为天珠上的图案来自古代两河流域的珠子纹样,只是后来有演变和发展,早期的天珠或者说天珠的前身都是蚀刻红玉髓珠。而这样的蚀刻玛瑙经过现在考据有多种途径传入,第一种途径是从主要是从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阿富汗地区传入吐蕃。另一种途径是由巴基斯坦经于阗进入吐蕃。
西藏传说中最接近历史真相的就是格萨尔王通过战争把天珠传播到西藏,汉、唐时期对波斯地区的国家都称谓“大食国”,这个传说和现代考据都把西藏天珠的起源定位于西亚地区。
德国学者大卫.艾宾豪斯和麦克尔.温斯腾博士经过几十年对他们收藏的几百件天珠进行研究,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写过一本专著《藏族的瑟珠》,在这本书里明确地说:“就加工技术而言,藏族瑟珠是蚀刻玛瑙珠一种。”
至纯达洛双虎纹天珠(吉如朵收藏)
至纯金刚佛眼三眼天珠1(吉如朵收藏)
蚀刻玛瑙技术产生十分
久远,公元前2000年,蚀刻玛瑙工艺主要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产生,并伴随人类迁徙和贸易进入古印度地区,在现存印度古代文明的遗址中有出土发现。萨珊王朝时期,蚀刻玛瑙技艺仍旧得以保留,并且随着西域丝绸之路传播至唐朝,甚至在西伯利亚出土实物中也能看见蚀刻红玉髓。西方探险家1930年在巴基斯坦信德省找到了一位名叫芦赫迪诺的老人,他熟练掌握这一工艺并当场示范,但他说已经近五十年没有蚀刻过玛瑙珠子了,照此推算,在十九世纪末南亚次大陆这种工艺已经逐渐失传。传说西藏本土制作的天珠出现于象雄,其中纹样多为苯教题材和符号,这种说法缺乏史料记载,
蚀刻玛瑙珠的加工方法是在珠子表面预先制作图案,然后使用碱水(有的使用钾碱、铅白碱、碳酸钠)进行蚀刻,最后用火烧烤,这样就使珠子表面附着强碱的附着出现纹理。
现在所见的西藏天珠与西亚蚀刻玛瑙玉髓纹理差异较大,西亚玉髓多以三角纹和折纹作为装饰,具有明显的早期文化特征,出现于南亚次大陆的邦提克木珠依然继承了西亚传统纹饰。而西藏天珠则多以□、○、△、◇、⊙为装饰,根据西藏早期文献记载,天珠实际为金属货币出现前,作为吐蕃货币使用,各种不同的纹饰代表面值的不同,这样的计数也符合人类早期未能有文字时期,采取符号计数的特征。那么西藏的天珠纹饰不同于西亚,也间接说明西藏天珠应该是特别定制的符号,是独立于西亚纹样的蚀刻玛瑙。当吐蕃进入金银货币状态之后,天珠逐渐失去了货币功能,进而转变为贵重装饰物,从早期欧洲探险家在藏区的老照片中能看见贵族多将天珠穿入珊瑚珠串作为装饰和财富的表现。藏传佛教徒有使用贵重财宝装饰佛像的传统,逐渐将天珠装饰至三大寺重要佛像,才使天珠和佛教结合起来
……未完(更多精彩内容请购买阅读《西藏人文地理》2013年5月期)
至纯天珠南红项链(高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