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语言的功与过

2017-10-05 19:02阅读:
语言的功与过

丛中 北大六院


现在,我们习惯于使用语言来表达感情和思想。

一、语言的发明与使用

试想:远古时代,原始人,在发明和使用语言之前,是如何生活的?
假设,有一个原始人,从树上摘下来一个苹果,想要问同伴吃不吃,但是,又没有语言可以使用和表达,这时,他会怎么办?很可能是这样一幅场景:
他自己先咬一口,尝到苹果的味道,是甜还是酸,然后,伴随着愉悦幸福的表情,把苹果递到同伴面前,等待同伴接过去,咬一口。

后来,原始人,在给同伴递过去苹果的时候,开始使用名词和动词,甚至是副词,他一边拿着苹果,一边说“苹果,好吃的!”这时,同伴在听到苹果名词发音的同时,也能真实地看到了对方手里的苹果,接过去,咬一口,尝到了苹果的滋味。

再后来,语言更加发达,人们见到同伴,就说“我家里有一大堆苹果,很好吃,你要不要?”同伴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尽管其内心也会呈现出关于苹果的记忆表象,但是,他只听到了“苹果好吃的”这句话,这句话一溜烟儿地飘
过去了,他却没有看到那一大堆真实的苹果,更没有亲口尝到苹果。

语言的发明和使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最终人们只需要使用语言符号就能够完成交流,非常方便!这是语言的最大功绩和贡献。但是,相应的,语言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当同伴听到“我家有一大堆苹果”这句话的时候,眼前却看不到一个真实的苹果!语言,作为两个人之间交流时的“工具”,横在两个人之间,横在人与苹果之间,挡在了人与真实的苹果之间,也挡住了面对真实苹果时内心的真情实感。

现在,语言使用的机会越多,人跟真实的苹果直接打交道的机会就越少。人,越来越生活在语言符号的世界里,越来越远离了苹果等真实世界所带给我们的真情实感。

语言是一把双刃剑。这就是语言的功与过吧。


二、语言不可及

毕竟,语言作为符号,给了原始人一个可以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手段。
语言符号的使用,也使原始人进化到了文明人。

文明人,越来越依赖于语言的表达,整天读书看报,逻辑思维,语言交流,生活在由语言文字编织起来的符号世界中。

语言,虽然能够表达某些思想情感,但是,语言,却具有概括性、不确定性、非具体性、非唯一性,语言让我们跟真实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远。
比如,手里拿着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是一个具体、独特、真实的、唯一的苹果;而“苹果”名词,则不是一个独特真实具体唯一的实物,而是一个一般化了的、苹果的“总称”,比如,问你:你喜欢吃“苹果”吗?

语言的概括性,会引发古代“白马非马”的争论。“白马”是一匹具体而独特的马,“马”的名词则是抽象的、概括的马。这两者之间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因为,一旦划了等号,就会忽略了每个具体的马的个体差异性,失去很多具体信息。这是语言的概括性所导致的信息损失,会让人丧失对具体事物更为鲜明丰富的直接体验。
没办法,我们平时太多地习惯于跟“符号”打交道了,因而更多地失去了跟真实的实物打交道的直接体验!

所以,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事物不可言说,一说就错。
在禅宗里,也秉承了这样的传统,什么是“禅”?不可言说,只能去体验和感悟,说出来,就不再是禅。


三、语言与真实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具有不确定性

语言与实物之间的对应关系,经常会出现某些混乱。比如,山东人把一种蔬菜叫“芸豆”,北京人管它叫“扁豆”,山东人听到“扁豆”一词的时候,内心呈现出来的是另外一种蔬菜。

语言与实物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上的混乱,会进一步造成双关语的表达问题。
比如,一对分居两地的恋人,一个对另一个说:我们之间的距离,太远了。这其中有好多层含义:1、空间距离太远了;2、感情距离变远了;3、我们不合适,分手吧。
广东人,把“江门”发音成“肛门”,有人跟你说:“欢迎你来,请问你喜欢我们的江门吗?”(同音双关语)
再如,“春残制丝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这样的双关语,也可以构成隐喻和象征。
还有:教授,“叫兽”;大师,“大尸”等。

语言,某种程度上,可以弄虚作假,具有欺骗性。比如,某男跟女孩说“你知道吗?我是多么多么的爱你!”女孩听了就会说:“真的,假的?”
在警察审讯小偷的时候,小偷可以通过说谎来蒙骗警察。
古代战争中,也经常会“声东击西”。
女孩被挑逗得脸红时,低下头,羞怯地说“讨厌!”

如果我们喜欢喝青岛啤酒,去超市,我们沿着一排排的货架子,去找青岛啤酒的瓶子和贴在瓶子上的标签。看到贴有“青岛啤酒”标签的瓶子,就买回家了。买的时候,看瓶子和标签,喝的时候,可是喝里面的液体而不是喝瓶子和标签。这也会造成语言与实物之间的分离、脱钩,甚至会买到“假货”,瓶签上是“青岛啤酒”,里面装的却是别的什么液体。

更有甚者,语言本身都可以成为一种“玩具”,人们可以“玩文字游戏”,“吃饭睡觉打豆豆”,等。


四、语言与情感表达

对于表达情感来说:语言,一半是表达,一半是压抑。

人在小时候,见到妈妈,可以直接扑到妈妈的怀里;有了语言之后,喊一声妈妈,然后,扑倒妈妈怀里;长大后,跟别人提起妈妈的时候,用的词语是“母亲”。在使用“母亲”这个词语的时候,一方面有所表达,另一方面,也往往难以伴随流露出幼儿喊“妈妈”时的那份真情实感。

另外,当被领导批评,我们受了委屈而感到愤怒难耐的时候,假设有以下三个备选答案:
1、直接踢领导一脚。那是真正的解气!
2、跟领导愤怒地大喊一声:“你气死我了,我恨不得,一脚踢死你!”说完,没有真的踢脚,而是转身摔门而去;
3、既不踢脚,也不喊话,而是闷不做声,低头转身,走人。

在文明社会里,如果你采用第一种方式,你就触犯了法律,会受到惩罚。如果你采用第三种方式,你虽然不会受到惩罚,也不会得罪领导,但是,你自己就会感到太憋气、太压抑了。在文明社会里,比较好的方式是第二种方式,用语言来表达情感,说一句“你气死我了,我恨不得,一脚踢死你”,然而却没有真的踢脚,只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这时,这句话,使用语言来表达情感,究竟是压抑了还是表达了愤怒?准确地应该说:一半是表达,一半是压抑。

这也算是语言的功与过吧。


五、语言与潜意识

在没有语言的年代,原始人,生活在真切现实的世界中,直觉感受着外部世界和内心情感。这些由遗传进化所形成的、一出生就具有的内心感受特征,构成了现代人类所具有的最深层的潜意识,被荣格叫做“集体无意识”,具有跨个体、跨文化、跨语言、跨时代的普遍特征。

个体出生后,婴儿在学会语言之前,也会像原始人那样,生活在直觉体验的内心世界中。
这些原始人及个体出生后,在后天心理发育过程中,婴儿在前语言阶段所形成的内心直接体验,也构成了现代人成年后其内心深处的“无以言说的个体潜意识体验和直觉”。

在婴儿发育过程中,当婴儿开始学会使用他人跟婴儿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时,婴儿的内心,就会装入这些话语,构成其成年后的“具有他者话语的潜意识”,潜意识就是内化了的“他者的话语”(拉康)

采取分析还原的方法,研究潜意识时,我们要注意区分:
1、潜意识,是“语言层面”上“他者的话语”?还是
2、语言之前的个体生活经历、情感体验?还是
3、出生之前(原始人或胎儿时期)就已经由遗传进化获得的某种“集体无意识”?还是
4、前面三者之间的相互映衬、交相辉映、有机组成的整体?



2017105 北京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