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阴历置闰为何直接摧毁夏商周断代工程

2019-10-30 18:05阅读:
阴历置闰
为何密切关系到华夏文明起源
为何直接摧毁夏商周断代工程




阴历置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为什么密切关系到华夏文明起源的问题?为什么直接摧毁了轰轰烈烈的夏商周断代工程?


一定要弄明白阴历置闰是怎么一回事。纯阴历不需要置闰,阴历置闰只有在阴阳合历中才实施,并且阳历是且仅是二十四节气,没有二十四节气,阴历置闰是不可能的任务。


没有专家教授和教科书科普读物会像我一样,告诉你阴历置闰的实质——阴历置闰,是为了让阴历跟阳历二十四节气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令指示作用。


阴历每个月平均只有29.5天,一年354天,比阳历365.25日少11天多。通常每个阴历月会有两个节气,前一个叫节(如立春),后一个叫中气(如冬至)。但是,由于阴历月日数比阳历月日数少,时间一久,有的阴历月份就只能轮排上节,而没有轮排上中气;时间再长,阴历正月可能就不是轮排立春雨水,而是轮排到了小暑大暑,甚至白露秋分,失去了按月序指示时令的作用。


华夏先民智慧无比,当某个阴历月没有轮排上中气时,下一个月就仍按月序称为某月,即上一个月的闰月;并且硬性规定,冬至这个中气必须轮排在阴历十一月。如此一来,在两三千中年中顺利解决了阴历指示时令的问题。



很显然,闰月,就是为中气量身订置的。很显然,没有二十四节气,闰月无从订置。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文明独有的阳历历法——哦耶,苏美尔人实施阴阳合历阴历置闰,苏美尔人不是华夏先民,那又是什么?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明明知道甲骨文中有闰月记录,可是断代工程专家居然认定殷商西周时期没有二十四节气,谬称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可是,断代工程又荒谬绝伦地指称西周历法的一个特点是正月建子,正月建丑,正月建寅!我的天,没有二十四节气,哪来的阳历干支月!


我被中国学界的昏庸、低能、愚蠢和恶劣惊呆了。


华夏文明传统历法中的阳历,就是二十四节气,年长365.25日,分为十二个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若从立春开始,奇数位是节,偶数位是中气,节和中气构成一个阳历月。节是阳历月首,中气是月中。如一到立春交节,就是寅月,雨水是寅月月中;卯月是惊蛰春分,辰月清明谷雨,巳月立夏小满,午月芒种夏至,未月小暑大暑,申月立秋处暑,酉月白露秋分,戌月寒露霜降,亥月立冬小雪,子月大雪冬至,丑月小寒大寒。


阴历月通常也是十二个月,若从正月开始,分别与从寅月开始的十二个阳历月对应,因此每个阴历月也有两个节气,如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由于阴历月比阳历月短,如此轮排下去,每个阴历月轮排到的节气隔年就会发生变化,如立春没有排到正月,而是排到了十二月,虽然未到阴历新年,但是一到立春,新的阳历年已经开始了。所以纪年的干支,纪年的生肖,是且仅是以立春为界转换。


继续轮排下去,时间一长,若三月未轮排上谷雨,只有清明,那么下一个阴历月就是闰三月;若六月未轮排上大暑,下一个阴历月就是闰六月;若八月未轮排上秋分,下一个月就是闰八月……很简单是不是?


我编排了西周数百年间的历表,对比铜器铭文,发现置闰制度,正月一定不闰,十一月一定不闰,必须保证冬至就在阴历十一月。


研究清楚阴历置闰问题,考察华夏文明起源就多了一项所向披靡的证据。《史记》记载,黄帝时代就开始实施阴阳合历阴历置闰。如果记载为实,则黄帝时代就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测定。黄帝时代如何测定二十节气?用二十八宿啦!黄帝时代如果掌握了二十八宿,则一定拥有成熟的文字和数学几何学。


那么,黄帝时代是否真的掌握了二十八宿,用二十八宿测定二十四节气,实施阴阳合历阴历置闰?有证据吗?


当然有啦,中外学界这群有眼无珠的草包。


学界通常用“一鳞半爪”来形容先秦天文学史料文献,数量少是事实,但居然长期没有人真正懂得这鳞和爪的重大意义价值。好吧,既然挂着泰斗大师专家教授之名的体制内混混如此昏庸惰怠,有心有力者乐得横扫全部古天文学金牌银牌和铜牌。


先秦天文学史料文献(以其所记内容的实测年代计),确实屈指可数,如《周易》(包括罗盘)、《尚书·尧典》、《礼记·月令》、《吕氏春秋》、《淮南子·天文训,时则训》、《史记·天官书》、《汉书·律历志》等。


中外学界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屈指可数的史料文献中,恰好具足了论证华夏文明起源的重大证据。泰斗大师,宁有种乎?指九天以为正,日月星辰在上,跟我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黄帝时代确实掌握了二十八宿,确实用二十八宿测定二十四节气,确实实施阴阳合历阴历置闰,因此,黄帝时代的华夏先民,是且仅是苏美尔人,华夏文明勃兴于两河流域,是且仅是世界文明的源头苏美尔文明。


(好了)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