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永州纪行2 寻访麻将文化源头,宁远状元村
张效雄
去宁远,第一件大事,是去祭拜中华始祖之一舜帝的陵寝。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里写道: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零陵也就是永州,九疑山在宁远县。于舜帝陵不远处,还有徐霞客住过的紫霞洞。
作为一个麻将爱好者,我去宁远还有一件事,就是寻访麻将文化的源头。
史家对麻将文化源头有几种说法。一说是郑和在下西洋的船上,为排遣船员寂寞而发明。另一说是郑和下西洋前,麻将在宁波就已经出现。我去参观过宁波的麻将博物馆,有些史书实证。还有一说,麻将源于湖南状元李郃的老家宁远下灌村。我似乎更相信麻将是从湖南的“叶子戏”演变而来,发明者是状元李郃。古代的状元,比起现代的博士,更是凤毛麟角,无事不通,无所不能,发明麻将及其打法,不就是小菜一碟!
李郃的老家下灌村,又名灌溪村。因数条水流在此合流,灌而成溪,灌溪之名由此而来。下灌村始建于南齐永元元年,已1500多年。相传下灌村的始祖为李道辨,受南齐朝廷派遣来岭南平乱,后定居于此,繁衍子孙,至今村里大多数都是李姓。
时光荏苒,武将开村的荣耀逐渐被书香墨韵取代。在湖南历代有史可考的17位状元中(一说14位),下灌以一村之地占有其二。李郃20岁时得中,被视为“破天荒”,是湖南在唐代的唯一状元。还有一位是南宋时的乐雷发。1500多年里,下灌村出过26位进士,6位将军。
下灌村历史厚重,山水如画,尚有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40余处,吸引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了灌水涵青、文塔耸翠、桂林暮烟、榜山春雨、东山玉笋、西岭云屏、虹桥映日、凤尾翻蕉等灌溪八景。明人徐霞客游经此地,盛赞“游九疑而不经此,几失其真形矣。”
李郃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晚年提前致仕回乡,寄情于九疑山水之间。除了是“学霸”,李郃还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用现在的话说,是个网红玩家。他总结民间玩法,发明了“叶子戏”,玩具由叶片演变为竹木,便是后世的麻将。这一发明,比之于他高中状元、更名冠华夏,存于青史。
《灌溪李氏族谱》记载:李郃任贺州刺史期间,闲暇之余,将收集到的各种骰子“彩选”加以研究整理,撰写出《骰子彩选格》三卷。在此基础上,将“彩选”绘制在绢纸上,因纸页薄如叶子,取名“彩选叶子”。“叶子戏”演变而来的麻将,与武术、京剧、水墨画、中医一道,被称为中国五大国粹。
我们走进下灌村,有一种穿梭在时空幻境里的恍惚感。古井、供祠、青石拱桥、明清风格的旧宅,散落在村庄各处,古色古香扑面而来。村中有一处青砖青瓦的四合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学堂,与我童年时住过的小学校十分相似,院中古树婆娑,回廊幽静,教室、图书室、陈列室洁净明亮,是状元文化存续至今的缩影。但看全村各处,麻将文化无处不在,参差错落的砖房墙上、小桥上、路灯上、客栈的门楼上,甚至卫生间的门口,都标示着醒目的麻将符号。坨索万图形无处不在,亲切而又醒目,亲和而令人向往。
我们徜徉在小街的麻将符号之中,仿佛在历史时光中穿越,静静地回味和畅想中华文化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作家张效雄 永州纪行2 寻访麻将文化源头,宁远状元村
作家张效雄 永州纪行2 寻访麻将文化源头,宁远状元村
作家张效雄 永州纪行2 寻访麻将文化源头,宁远状元村 作者兴致很浓,和“古人”也来一局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