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资治通鉴》,在三家分晋,弱小的韩赵魏反而灭掉了强大的智伯之后,有一段司马光的议论,很有意思。
司马光说:“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然后司马光有一大段的议论,说什么智伯很聪明,做事很精明,可是做人却不够正直、公平,不能够容人。然后司马光说,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我们称作圣人;一个无德无才的人,我们称作愚人;德行胜过才能的人,我们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品德的人我们称作小人。还说作为一个执政者,在选拔官员的时候,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为什么呢?因为君子有才能会把它用到好事情上,小人有才能却会把它用到坏事情上。君子有才处处行善,小人有才处处为恶。于是反而不如愚人来的安全了。
司马光的这段论点,和我听说的一句俗话有几分相像。有人说,有德有才是优质产品,有德无才,是残次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而无德无才是废品。在中国的道德观中,危险品的价值远远要小于废品。
可是这种观点真的正确吗?
在平常生活中基本正确,可以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就很难定论了。为什么呢?因为历史人物的善恶好坏的标准本来就因为各自利益各自角度的不同有着几乎完全不同的结果。
比如说,在司马光看来,智伯当然是小人。确实,智伯的“德行”确实不怎么样。四家本来都是晋国的大夫,可是智伯却依照势力,冒充盟主,到处欺压韩赵魏三家,甚至强迫三家交出土地。人家不交,就出兵攻打人家。智伯实在是太霸道了。
可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如果智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