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2024-12-24 08:43阅读:313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190)——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毕业生韦忆铭旧藏老照片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藏品交流链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7729655710
暑假川游前夕,我干了一票大买卖。那时发现在台湾市场上出现了一批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同学照片,可惜卖家显然是故意把相册拆散一张张来卖,还特别标注不提前结拍也不讲价。好吧,反正我平素也最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软磨硬泡,于是懒得废话,择其“有用”的,直接一张张下标。虽然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因为卖的并不便宜,别人大概也不知道照片里是谁...),然拍卖结束时间跨度极大,经常得上闹表,有几张甚至是我到四川以后才完事。总体来说,买的那叫一个身心俱疲,开销也极大,甚至已超过我和闺女俩人全程车费,难免有些肉痛。


后来该卖家又上一批,我颇有点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感觉,硬着头皮又收了一波,即便是张一寸小照片,大多也得一百起步,至此,两批花费近五千,已不亚于一本寻常同学录了。钱花了也便花了,搞收藏嘛,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谁强迫谁。只不过卖家那种拆散相册的手法却是我极为诟病的,此举诚为暴殄天物,而我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常常尽力促成它们“合流”。虽然单从做生意的角度,这样干显得有点愚顽。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我平时忙得一B,不可能随时随地盯着他店铺,所以这批照片肯定已有不少流散。前段时间就碰到有人拿另一张问我是啥军校,那张照片从题材、年份及背面签名字体来看,显然是同源,而背面分明写着“王曲”,摆明就是七分校的,我心说您连这都不知道,还瞎玩个der啊?加上对于照片流散一事的不爽,顿觉不耐烦起来。


收藏这些照片的过程谈不上开心,但东西本身还是不错。你既然已这样零碎卖,我当然也不可能傻到照单全收,我挑出来的皆是基本有把握确认照片中人身份、且我确信可以发挥出单纯买卖之外的其他价值,一如我的【民国史料】与【故纸漫谈】两大系列之所做。今日此文,谈不上有啥故事,更多是一个黄埔同学“影像展”。


我苦心编制的黄埔名录数据库,对此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尤其是经过系统加成,支持模糊检索并可筛选校区期别,比我用自己电脑里的文本,事半而功十倍。简而言之,但凡照片中能留下关于名字的蛛丝马迹(通常并不是全名,而是省去姓氏,大概是表示亲近吧...),我就敢给你查出来是谁。


首先来说说原主,几张签赠照片都写着“忆铭”兄,就以此二字检索,一秒即锁定:韦忆铭,江苏南京人,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毕业生。再通过比对其余照片中的共同人物而确定,有点“鞋拔子脸”(好吧,下边这张照片其实不太能看得出来)的这位,就是韦忆铭本尊。此照1942年12月摄于西安,也是目前所收集的这批照片中时间最早的一张,此时韦忆铭尚在受训。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17期10总队是特科总队(但其中也有步科),韦忆铭是辎重科的。该总队成立于1940年4月,入伍时期在甘肃天水,后迁陕西户县,最后迁到西安附近的牛东村,直至1943年3月12日毕业。七分校17期特科各队(应该主要就是17期10总队的)曾进行过一次(或二次)严格的甄别考试,将一些“年稚学浅”者淘汰降期,这些人在继续受训考试合格后,学籍叙为18期独立13大队,但与17期10总队可谓同源,毕业时间也只晚仨月。故这些签赠照中,除同总队同学之外,倒是以18期独立13大队的最多,显然相互熟识。这些同学的名字和照片见下: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焦发展,安徽怀宁,17期10总队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白鹏飞,江苏武进,17期10总队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路仕,河南柘城,18期独立13大队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叶德辉,广东梅县,18期独立13大队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郑豪,浙江兰溪,18期独立13大队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袁剑英,江苏江宁,18期独立13大队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董立诚,安徽合肥,18期独立13大队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王育球,江苏赣榆,18期独立13大队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王锦轩,安徽无为,18期独立13大队
另外上面这一位照片上有一枚钤印,但字迹已浅没能辨识出来,算是我唯一拉胯的一次。该卖家所售其余没有姓名者的照片,根本不可能知道是谁,我也就“不便”入手了。我还从未见过七分校17、18期的同学录,从《王曲文献》的一些蛛丝马迹来看,似也未必能有带照片的同学录。这也是我为啥非常看重这批照片并氪以重金的原因——这恐怕是能够找到他们照片的唯一机会。而且除了我自身有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一般人想要确认他们的身份,即便能做到的,恐怕也会大费工夫。虽然人数寥寥无几,但能帮到一位后人算一位吧。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韦忆铭毕业后留校见习,因为人穷气短,为了省钱,1943年6月与另一位同学(不知是谁,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这哥俩军服和领章颜色都不一样)“合拍”证件照。在短暂的办公室生涯后,应是下到19期12总队(该总队驻曹村)担任区队长了,此时收到该总队两位同学及一位少尉同僚的赠照。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许树霖,湖南长沙,19期12总队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陈启聪,广东兴宁?,19期12总队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忠荟?少尉,不知详情,我买此张主要是以“曹村”佐证韦忆铭在19期12总队任职之事


1945年时,韦忆铭已调到云南昆明任职,在这里与叶德辉、王锦轩二位同学喜相逢,留下了两张加彩照片。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1946年韦忆铭“颠沛流离”还都南京,军次岳阳,顺便开着军用大吉普游览了岳阳楼,拉风得很。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还有4张1948年徐州时期的老照片,人物面部信息不甚明确,以背面笔迹及其中一张照片里“惊鸿一现”的鞋拔子脸认定,应该是韦忆铭,时为上尉军衔。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韦忆铭去台后官至陆军上校,1967年去韩国出了趟差(中间那位),不知当时是个啥“主任”。他大概在1971年左右从军中退役,转到台湾省交通处公路局任职,并以该局专门委员的职务于1974年10月11日正式退休。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另外还有一张“名人墨迹”,而且还和我前几篇文中屡次提到的陆军步兵学校有关,是步校首任校长王俊将军1967年亲笔签赠给韦忆铭的一张“墨宝”,上面是1938年王俊在湖南湘潭离任时的临别赠言。只是已经很难知悉韦忆铭与王俊的渊源始于何时了。


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17期10总队韦忆铭和他的同学们|静思斋
我与韦忆铭的缘分,目前到此为止,能为相关黄埔后人做的,也仅有这些了。因近来接连吃进两册同学录资金压力山大,即便别人手里还有韦忆铭的其他照片,我也不打算再收了,力竭矣!今日费尽牛力把“展览”工作做完(光制图排版就用了俩小时,这真TM是个精细活),亦将这两批收藏做一彻底了断。除其中两张韦忆铭在留坝张良庙旅游时购买的风景照片(不涉及人物)因与我一个神来之笔直接相关,另做特殊处置之外,其余整体以成本价上架回血。
前文链接:民国老信封上惊鸿一现的“驻日占领军”|静思斋


静思斋 于岳
2024年12月23日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