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三国遗存1——苏州的远古记忆之六(三国孙吴时期苏州的城市地位)
2024-01-01 07:53阅读:
苏州的三国遗存1
——苏州的远古记忆之六
我楚狂人
史学界普遍认为,苏州成为全国性重要城市,并且繁荣一千多年不衰,其转折点就在三国孙吴时期。但是我发现,我们今天对孙吴时期的苏州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
苏州颇多三国孙吴时期的遗迹,彰显了苏州在三国孙吴时期的辉煌。
一、三国孙吴时期苏州的城市地位
苏州葑门老照片,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1.孙策的发家之地
公元195年,孙策正式脱离袁术,独自在江东创业,并占领吴城。这是孙策占领的第一个大城,也就成为孙策创业
的基地。从这一年开始,吴城就一直在孙吴集团的控制之下,直至公元280年东吴政权灭亡,吴城在东吴政权的控制之下长达85年。可以说,这个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段,东吴政权对苏州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2.东吴政权的第一个国都
东吴政权什么时候就成为一个政权了?不太好说。从名义上说,孙坚是东汉的忠臣,孙策脱离袁术之后也是东汉册封的“破虏将军”,孙权在曹丕篡汉之前一直是接受东汉献帝的官爵的,甚至在曹丕篡汉之后还接受了曹丕的官爵。但是,在实际上,进入孙策时代,东吴集团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政体了。
孙权即位后,常驻苏州,继续经营孙吴政权,直到公元 211
年才徙治南京。东吴政权的第一个都城是吴城,后来搬到建业(即今南京),赤壁之战后一度搬到武昌。后来又搬回建业。“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这是东吴最流行的民谣之一。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百姓不愿用大量的人力和物资,逆流而上供应定都武昌的东吴朝廷;所以孙权虽然于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决定建都于“鄂”,将鄂县改称为“武昌”,并且于黄龙元年(公元229年)于武昌称帝,但在江东大族的强烈要求下仍旧还都建业。后主孙皓于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又一次执意迁意迁都武昌,结果也遭到举国上下强烈的反对,不得不再次还都建业。这些事实说明,东吴政权的根还是在长江下游。
孙权于黄龙元年秋,将都城从武昌搬回建业,住在原“讨逆将军”孙策的府第里,取名为“太初宫”。其后在周围筑起宫墙以加强防卫。直到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孙权才在群臣的建议下改建太初宫,把旧的将军府全部拆掉。改建后的太初宫周围有500丈,南面开有5个宫门,其中正门叫做公车门,东、西、北三面各开一门,分别叫做苍龙门、白虎门和玄武门。它的正殿称为“神龙殿”。
在太初宫的东面和北面,是东吴的皇家花园和皇宫卫队的营地,名叫“苑城”,可容纲3000多名贵族子弟同时在里面骑马操练。苑城的北部有一座苑仓,又称仓城,里面储藏着大量粮食和其它物资。在太初宫的西面,还有一座专供皇太子用的花园,叫做“西苑”。公元282年(晋太康三年)改称“建邺”。
东吴政权的都城长期存在于建业。但是,吴城始终有着不下于都城的地位,东吴政权的重要人物大多把家安在吴城,这里是东吴政权的大后方。
出现上述的现象,我的分析是这样的:第一是恋旧心理。这是东吴政权的发家之地,更是许多重臣的故乡。第二是安全问题。自从孙策先后消灭了严白虎、王朗等割据势力之后,吴城一带相对安全。当时吴与魏的对峙,其东线战场在今天的安徽境内,焦点在合肥一带。当时的苏州一带长江边的冲积平原还没有完全形成,这里的长江口还宽阔如海,古人不具备渡“海”作战的条件。所以,这里相对安全。
当然,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吴郡的富足。
3.太湖屯田
三国时期,社会生产力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诚如当时诗人王粲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七哀诗》)魏蜀吴三国政权都做了一些恢复生产力的努力,其中重要的措施就是“屯田”。曹魏有曹真、郭淮、邓艾的屯田,蜀汉有诸葛亮、姜维的屯田,而东吴的屯田可能更早,那就是太湖屯田。
孙吴政权从建安八年(203)起全面推行屯田。屯田从吴郡(苏州)开始,向西绵延数千里至夷陵(宜昌),而重点地区则是太湖流域。当时太湖地区的吴郡、溧阳、毗陵等地都有大规模的屯田。伴随屯田而来的是太湖流域大量荒地被开垦以及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粮食亩产量大幅提高至亩产六斛。孙吴的屯田是对太湖流域的一次大规模、系统开发,为此后苏州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湖熟,天下足”的根基从孙吴时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