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苏州的奇重税收10
——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之七
我楚狂人
三、明代财政崩溃与江南的关系2
1.明末财政危机与天灾人祸2
国家救灾需要财政支持,但是国库空虚,根本无力招抚。崇祯年间屡为财政问题所困。明末民变初起之时,招抚政策的失败,就在于招抚银不足,无财安置起义难民,难民为了生存,只得降而复叛。崇祯年间天灾大旱,救灾不力酿成农民大起义也与国库不足有关。至于后期加征“辽饷”、“剿饷”、“练饷”等“三饷”导致矛盾激化,加速明朝灭亡,无不与财政危机有关,至于最后“闯王”迫近京师,因军饷不足而延误调兵入京。至于有人所说崇祯内府有千万两巨银,实属无稽之谈,已被鉴为讹传,不必再辨。即从常理来讲,崇祯在李自成兵迫京师的紧要关头,社稷将亡之日,若有余财,何须要百官“纳捐”,最终延误调兵。这是不符合常理的。而现有可靠史料也证明,李自成入京时,国库与皇家内库已俱空。
但是,形成形成鲜明度比的是,李自成攻占洛阳,张献忠攻占武昌,分别在福王府和楚王府获取了大量财物,这就是国家财政被寄生的贵族群体蛀空的明证。
天灾必然引发人祸,农民起义,加上北方饥饿的游牧民族南下掠夺资源,造成了明王朝被迫两线作战。
明朝正统王朝直接灭亡于明末起义军,残部势力灭亡于清军。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长期两线作战是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崇祯帝勤于政事,不是一个中国传统史学中“亡国之君”的典型形象。但遭遇内忧外患的现实局面,内有天灾大旱,以及以此为诱因而起的农民起义军,外有辽东后金八旗铁骑。明末战事常常出现两大忧患交替之势。明朝单独对后金时,曾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及战略优势,如天启年间的“宁锦大捷”。但随之农民军在黄土高原不断发展,明王朝被迫加派“辽饷”“练饷”以及“剿饷”,“三饷”无疑大大加重
——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之七
我楚狂人
三、明代财政崩溃与江南的关系2
1.明末财政危机与天灾人祸2
国家救灾需要财政支持,但是国库空虚,根本无力招抚。崇祯年间屡为财政问题所困。明末民变初起之时,招抚政策的失败,就在于招抚银不足,无财安置起义难民,难民为了生存,只得降而复叛。崇祯年间天灾大旱,救灾不力酿成农民大起义也与国库不足有关。至于后期加征“辽饷”、“剿饷”、“练饷”等“三饷”导致矛盾激化,加速明朝灭亡,无不与财政危机有关,至于最后“闯王”迫近京师,因军饷不足而延误调兵入京。至于有人所说崇祯内府有千万两巨银,实属无稽之谈,已被鉴为讹传,不必再辨。即从常理来讲,崇祯在李自成兵迫京师的紧要关头,社稷将亡之日,若有余财,何须要百官“纳捐”,最终延误调兵。这是不符合常理的。而现有可靠史料也证明,李自成入京时,国库与皇家内库已俱空。
但是,形成形成鲜明度比的是,李自成攻占洛阳,张献忠攻占武昌,分别在福王府和楚王府获取了大量财物,这就是国家财政被寄生的贵族群体蛀空的明证。
天灾必然引发人祸,农民起义,加上北方饥饿的游牧民族南下掠夺资源,造成了明王朝被迫两线作战。
明朝正统王朝直接灭亡于明末起义军,残部势力灭亡于清军。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长期两线作战是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崇祯帝勤于政事,不是一个中国传统史学中“亡国之君”的典型形象。但遭遇内忧外患的现实局面,内有天灾大旱,以及以此为诱因而起的农民起义军,外有辽东后金八旗铁骑。明末战事常常出现两大忧患交替之势。明朝单独对后金时,曾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及战略优势,如天启年间的“宁锦大捷”。但随之农民军在黄土高原不断发展,明王朝被迫加派“辽饷”“练饷”以及“剿饷”,“三饷”无疑大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