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倾斜是我国金融业转型谋变的必然方向

2023-12-23 20:15阅读:
据11月22日央行网站披露,央行、科技部、国家金监总局、证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会议内容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技金融工作,并着重强调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领会做好科技金融工作的重大意义,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
此次四部门联合召开的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实际是在新的形势下,吹响了我国金融业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注更多金融资源的总动员令,对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谋篇布局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更为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此次会议之后,金融部门的经营理念将会发生历史性转变,金融部门的金融资源要素移动方向、金融工作重心以及金融工作目标都将发生一次“质”的跃升,我国科技创新企业也将会迎来一波强烈的政策刺激,科技创新企业将获得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也必将在我国经济复苏进程中大发异彩。
所谓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简单地解析应包含两层用意:一是金融机构自身科技创新与运用的力度需要逐步加大,投入更多金融资源用于金融服务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质效,使金融业为我国经济复苏提供更加有力到位的金融服务;二是金融资金运用方向和重点比如信贷投放、资本市场融资、债券发行融资等都要重点向科技创新产业倾斜或转移,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的大力发展,为国家经济复苏提供硬科技实力支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蓄积巨大的金融动能。
很显然,四部门提出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要求,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未来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具体来看,可从三方面进行来理解这一金融政策要求。
一则,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是提高金融自身服务质效的需要。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已到一个历史交汇点,需要金融业有新的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服务手段,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金融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金融业也才能更加有为。之前,我国金融业通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发展,无论是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金融服务的范围得到极大地延伸,金融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金融服务方式得了极大地丰富,人民群众对金融业服务满意度也不幅提升;
r> 但要看到,在新的历史起点和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形势下,无论是政府、实体企业还是居民个人都对金融业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金融业自身不断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步伐,大力推进金融服务科技化和数字化,以不断提供金融科技服务效率,进而为推进我国普惠金融提供强大的金融科技支撑,也更让我国金融业提供的服务方式、服务产品更具人性化,让全社会对金融服务获得高品质的享受。
二则,把更多金融资源促进金融科技创新,是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10月底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对我国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寄予了更大的希望。金融强国的宗旨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或促进我国金融业发展进入更全面、更深入、更有效能的状态;让金融业渗透到我国国民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保障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壮大与我国经济发展和民众对金融业服务不断提高的要求相适应,使金融业在参与我国各项经济活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更多大的威力,将中国综合国力推向强大。
而这一切需要我国金融业必须调整当前金融服务方向,将融资支持重点向科技创新企业倾斜,不断降低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门槛,包括信贷、资本市场融资、债券发行等优先向科技创新企业倾斜,培育出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让科技创新企业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崛兴的“启动器”和“助推器”,让我国从“制造强国”向“智造强国”转化,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科技成色和科技含量。
三则,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是改变当前金融服务格局的需要。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科技化程度提高,服务方式与服务产品也基本能满足实体企业以及民众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但从总体上看,金融服务科技程度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以及企业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服务总体格局仍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浓厚的传统色彩,服务方式仍停留在融资状态里,对于经济发展的趋势预测、实体企业融资前、融资中、融资后的市场动态服务能力仍显得十分脆弱,使得实体经济与我国金融服务上还存在较多的矛盾。
为此,要提高金融服务与实体企业相生相融的契合度,需要金融业不断推进服务的科技创新以及扶持科技创新的信息产业,用科技创新来“武装”金融业,为金融业服务插上“腾飞”的翅膀,不断提高金融业对市场的判断力和把控力,为实体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体贴到位的金融服务,让金融业在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发挥出更有效的“参谋助手”作用,从“资扶”真正迈向“智扶”,彻底改变之前旧有的金融服务格局。
那么,接下来,金融业如何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
一方面,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此时四部门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是对当前我国金融业运行实际和经济发展现实进行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情况下,做出的重大战略金融决策,金融机构毋需有任何怀疑和抵触情绪,金融行业必然积极行动起,应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领会做好科技金融工作的重大意义;
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工作推进制度机制,抓紧制定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实施措施,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健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两个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组织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产品服务、风险管理和组织机构体系,优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政策安排,增强金融支持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抓工作重点,选准和确定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一是聚焦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金融服务的短板弱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完善包括信贷、债券、股票、保险、创业投资、融资担保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金融力量。
二是保持高端制造业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等持续快速增长,不断提升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便利性;深入推进科创板、北交所建设和注册制改革,持续扩大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券发行规模,畅通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断提升科技保险、融资担保、创业投资等金融服务质效;加快培育科创金融生态体系,有序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高新区科技金融试点,为探索科技金融新路径、新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原文刊发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者系著名财经作家)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