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三国四(蜀汉,建兴十三年至景耀六年)

2023-06-10 04:53阅读:256
四川南充 万卷楼
(2016. 05. 13)

投名师 学文学武 难学忠义
著佳作 写事写人 更写民心
笔录春秋
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三国四(蜀汉,建兴十三年至景耀六年)

景点介绍
万卷楼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西山风景区,为国家级AAAA风景区,三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永久会址。现存的万卷楼于1990
年由政府拔款400万元恢复重建成,它由陈寿读书楼、陈寿纪念馆、藏书楼组成,倚山而立,气势恢宏,流光溢彩,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
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三国四(蜀汉,建兴十三年至景耀六年)
【历史背景】
万卷楼始建于三国蜀汉建兴年间(公元222-237年), 是陈寿治学之地。据古书记载:南充城西有果山,此处有万卷杰出。它倚岩而建,为三重檐式木石结构楼阁,飞檐斗拱,气势雄伟。至唐代又在楼前建甘露寺,形成建筑群。四周古木葱郁,翠竹蔽天,甘泉流淙,构成一幅优美动人的山水画卷。因年久失修,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毁坏。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谈到“三国”,人们头脑中最先反应出来的一定是《三国演义》,而不是正儿八经的史书《三国志》,这并不能说明罗贯中比陈寿水平高,只能说明文学作品比史学作品更容易让人接受。文学作品的受众是所有人,而史学作品的受众则是“专业人员”。用营销的话讲,文学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而史学作品的目标是“高端客户”,是挣利润的。

【旅游趣事】:
想给讲经台拍张照片,可台上有一男一女俩学龄前小朋友在玩儿,就说:“小朋友,让让好么?让叔叔照张相!”小孩的妈妈也赶紧招呼孩子。俩孩子躲开了,赶紧拍照片。刚拍完,那个小女孩凑了过来,说:“叔叔,能让我看看么?”我一边把照相机递给孩子,一边说:“看看,像不像?”小女孩伸着小脑袋看了一眼,奶声奶气地回答:“像!”我顺嘴答了一句:“是啊!不像就有鬼了。”这句话,小孩看来没懂,倒把她妈妈逗乐了。收回照相机,冲孩子摆了摆手,说:“小朋友再见,叔叔先走了!”刚走出几步,小女孩带着小男孩追了上来,说:“叔叔你带我们玩吧?”我赶紧说:“那妈妈会着急的!”说完,就赶紧往前走。谁知俩小孩算“盯”上我了,跟着我就走。一直走到万卷楼底下,都快看不见他们的妈妈了,我赶紧转过头哄俩孩子,直到俩大人距离不到20米了,我才转身往台阶上爬。


四川南充 王平墓
(2016. 05. 13)

街亭丧土身无过
汉中破敌自有功
良将之风
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三国四(蜀汉,建兴十三年至景耀六年)
景点介绍
王平死后葬于大竹县平池里,因其后裔迁居南充,便于宋代将王平墓移至高坪区永安乡临江村凤凰山。为长方形土冢墓,原有一碑,上书“汉将军王平之墓”,1959年修公路时拆毁,后得以恢复其原貌,又于1999年再迁至现时南充市东高坪区白塔公园内的鹤鸣山头白塔旁。
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三国四(蜀汉,建兴十三年至景耀六年)
【历史背景】
王平(?248),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人,籍贯益州。三国时蜀汉后期大将,原属曹操,曹操与刘备争汉中,得以投降刘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王牌军队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镇守汉中,曹爽率领十万大军攻汉中时,被王平所击退。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史书中对王平的评价是“忠勇而严整”,看来京剧舞台上的形象也不是无中生有。再多看看,诸葛亮时代以及以后很多蜀汉的文臣武将都是这种做事勤勤恳恳,但缺乏处事奇才的人。这一类的人看来是孔明所喜欢的,从这一点上看诸葛亮识人、用人的本领比刘备可不是差一点半点。

【旅游趣事】:
看完了白塔,就开始满处找王平墓。由于还辨不清楚东南西北,只能顺原路走到旅游指示牌前看地图。看来看去,还是辨不出个所以然。只得找人打听,人家抬手一指:“那不是!”顺着手指的方向看,也没看到什么。好在这片树林不大,就顺着人家手指的方向往前走。走了十几步,猛一抬头,看见王平墓赫然出现在眼前。


四川广元 敬侯祠
(2016. 05. 10)

承武侯志 亦存兴汉意
改诸葛章 更有爱民心
后继何人
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三国四(蜀汉,建兴十三年至景耀六年)
景点介绍
敬侯祠,又称费祎祠、费公祠,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镇昭化古城西门外的战胜坝街,祠堂主要包括门厅、诗廊、仪门、费祎生平事迹馆、三国兵器陈列馆、卓识堂、碑亭、神道和费祎墓,属于墓祠。
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三国四(蜀汉,建兴十三年至景耀六年)
【历史背景】
敬侯,是指费祎,费祎字文伟,江夏鄳(méng,河南罗山县西南)人。少年时随叔公入蜀游学,定居于蜀。费祎自幼勤奋好学,头脑聪明。长大后才华出众,足智多谋,被诸葛亮委以参事之职,出使吴国,说服孙权联吴破曹,深孚众望。他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推荐的贤良志士之一,诸葛亮对他的评价是“志虑忠纯”。延熙七年(244)魏军来攻,祎往御之,魏军退,封成乡侯,领益州刺史。蒋琬于延熙九年(246年)死后,费祎以大将军录尚书事,主持蜀国军政大事。
祎当时清醒的认识到了蜀国连年征战的穷困状况,制定了保境安民的治国方略。延熙十五年(252年),后主刘禅命费祎在汉寿(昭化)开府,处理军国大事。这就是《三国志·费祎传》中记载的:“后十四年夏,还成都,成都望气者云都邑无宰相位,故冬夏北屯汉寿”。延熙十六年(253)岁首大会,即新春佳节,费祎在丞相府宴请前线武将和府中幕僚及地方官吏,共度新春。在互相敬酒祝贺中,费祎“欢饮沉醉”,被魏国降人郭循刺杀身亡。费祎之死,加速了蜀汉政权的灭亡。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费祎调整国家政策,变征战为保境安民,这应该是正确的。但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费祎是不是考虑到了:当外部矛盾减弱的时候,内部矛盾就要显现出来。蜀汉的立国基础是“汉贼不两立”,如果不讨伐曹魏了,那这个国家该怎么存在呢?

【旅游趣事】:
敬侯祠在昭化古城的西门外,而汽车站在东门外。从古城东门进来,沿着城里北边、西边的路走出西门,往前再走一百多米就到了敬侯祠,逛完出来就和门口商铺打听,西门外有没有汽车站,得到了否定答案,没办法,还得从古城里走回去,正好把东边、南边的几个景点也看看。


四川南充 谯公祠
(2016. 05. 13)

一介书生 岂可定君王战降大计
本是竖儒 怎能教学生忠义美德
良莠难分
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三国四(蜀汉,建兴十三年至景耀六年)
景点介绍
谯公祠位于四川省南充西山万卷楼景区内,是纪念三国著名人物谯周的祠堂。
大门楹联:三分难恃亡蜀至今恨庸主,一邦蒙赖保民当世依硕儒。其意对谯周的历史功绩予以了肯定。进大门的长廊又有“千载是非谁论定,九州同轨话兴亡”,也是肯定的语气。庭院内树有四棱形汉阙二株。正殿门前上方高悬“全国之功”,对联“明分合止理全国保民硕儒千载有善声,察兴七之势 兵倡合谯公当年不得已。”正殿中央有谯公巨幅画像,上额“蜀中孔子”四个鎏金大字,耀眼夺目。
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三国四(蜀汉,建兴十三年至景耀六年)
【历史背景】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槐树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贫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做益州牧时,任命他做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谯周前往奔丧,虽然朝廷随后下诏禁止奔丧,但谯周仍因行动迅速而得以到达。刘禅立太子时任命他做太子仆,调令家令,之后迁任中散大夫,光禄大夫。在蜀汉任官时期,一向以反对北伐战略而闻名。见姜维多次北伐而虚耗蜀汉国力,因而不满,著《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兴元年(263),魏国三路伐蜀,谯周因劝刘禅投降,被封为阳城亭侯,迁骑都尉,散骑常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中国的读书人怎么了,张巡、文天祥、史可法那样誓死抵抗的被肯定,谯周这样主张投降的也肯定,他们有没有立场啊?难道就因为谯周也是读书人?果真如此,那不是典型的“党同伐异”嘛!

【旅游趣事】:
进了景区大门,往前走不多远就是谯公祠。因为脑子里的谯周是罗贯中笔下那个刘备来了主降,邓艾来了还主降的形象,因此没什么好印象。就进门草草地转了一圈,在正厅谯周像前,一边抬头看,一边心里骂:“傻X!傻X!”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