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的一年元旦,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
八十年代,经常来三明,没听说当地有什么旅游景点,不少是近年开发的。比如这个忠山十八寨,还是前几个月看到乐表弟的朋友圈看到。来这里的路上,经过格氏栲森林公园,就没进去,福建山林多的是,虽然格氏栲有点区别,但对于普通民众,不是植物学家,也就是一般的森林,你围起来办公园,就收费那么多,谁还去呀。路过景区门口,就看到宽阔的停车场,空空如也。 岩前自古“前有十八寨、后有十八坑”,其开拓者最早为邓、罗、曹三姓人,据今约有一千多年。清代顺治年间已有十姓十三公聚集而居,名字就改为忠山了。这是先贤祠,来的时候说是需要门票,那就是要请当地人来导,才给你开门,不知道哪里找,算了,我们就走走。
十八寨村口一带已经全是新造的小洋楼,初来乍到者,无论如何都不会想象到这里还会保留有为数不少存续千年的古民居。我们在大路边的十八寨地图上,才定位已经到了这里。楚三公祠,是忠山杨氏第十三世杨楚三所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为两进制穿斗式硬山顶木构建筑。
八十年代,经常来三明,没听说当地有什么旅游景点,不少是近年开发的。比如这个忠山十八寨,还是前几个月看到乐表弟的朋友圈看到。来这里的路上,经过格氏栲森林公园,就没进去,福建山林多的是,虽然格氏栲有点区别,但对于普通民众,不是植物学家,也就是一般的森林,你围起来办公园,就收费那么多,谁还去呀。路过景区门口,就看到宽阔的停车场,空空如也。 岩前自古“前有十八寨、后有十八坑”,其开拓者最早为邓、罗、曹三姓人,据今约有一千多年。清代顺治年间已有十姓十三公聚集而居,名字就改为忠山了。这是先贤祠,来的时候说是需要门票,那就是要请当地人来导,才给你开门,不知道哪里找,算了,我们就走走。
十八寨村口一带已经全是新造的小洋楼,初来乍到者,无论如何都不会想象到这里还会保留有为数不少存续千年的古民居。我们在大路边的十八寨地图上,才定位已经到了这里。楚三公祠,是忠山杨氏第十三世杨楚三所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为两进制穿斗式硬山顶木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