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籍奉系军阀要员——常荫槐
2012-09-25 04:36阅读:6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祖籍山东寿光。1888年生于吉林省梨树县刘家馆子乡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
宣统二年(1910)毕业于奉天法政学堂。历任黑龙江陆军第一师军法处长,代理督军署军法课长兼省长公署参议,奉军赴陕剿匪总司令部军事参议。1922年参加第一次直奉战争,任骑兵第三旅参谋长。后任北京政府交通部参事、国务院参议,吉林、黑龙江两省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奉军镇威军骑兵集团司令部参谋长。1924年任奉天全省军警执法处长兼清乡督办。常于民国15年(1926)初任京奉(京沈)铁路局局长,同年兼任奉军第三、四方面军军团司令部政务处处长,民国16年(1927)6月任北京政府交通次长,并代理部务。民国17年(1928)后又一度兼任东北交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政府省长等要职。
常荫槐虽是奉系军阀要员,但对旧官场馈赠往来酬酢的习气不以为然,办事认真,肯干。在京奉铁路局长及东北交通委员会委员长任内,常荫槐致力整顿铁路交通运输秩序,对不购车票乘坐火车的官兵、聚众闹事者、破坏交通秩序的散兵游勇以及违犯路规的客、货运输单位等,敢于督令属员,按章办事,而且对违章者处罚较严,不留情面,不怕得罪上司及同僚。因此,使多年较为紊乱的铁路交通面貌有所改观。
常荫槐主管铁路交通时,奉东北地方当局指示,修筑大通(大虎山——通辽)铁路,尽管日本帝国主义多次抗议,反对修筑这条所谓与南满铁路平行的线路,但常荫槐不为其威胁所动,仍按计划施工,直至建成。除此之外,他还很重视培养铁路人才,成立交通教育监督处,并于锦县创建交通大学(后改为东北交通大学)。在铁路交通线路上的重要城镇设立扶轮中、小学等。1926年常荫槐与其兄常荫廷在其家乡刘家馆子——离县城100余华里的僻远农村,创立常氏私立中学,常荫槐兼任名誉校长,以高薪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聘请知名学者担任教师。
常荫槐同杨宇霆相勾结,培植个人势力。在东北易帜问题上,常与杨立场一致,向张学良施加压力。在对待张学良态度上,他比杨宇霆有过之而无不及。终因矛盾日深,1929年1月10日晚,张学良以“阻碍和局,妨碍统一”的罪名下令将二人秘密杀害于“老虎厅”,终年41岁,史称“杨常事件”。
常荫槐与杨宇霆死后,张学良为其两家人各送慰问费1万元,并给常荫槐写了挽联:“天地鉴余心,痛为流言悲蔡叔;江山还汉室,敢因家事罪淮阴”,已有悔意。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