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儒略历是埃及亚历山大的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BC46计算出来的。
2、 儒略历是罗马统帅盖厄斯·儒略·恺撒颁布,并于BC4511日起执行以取代旧罗马历法的。
3、 《儒略历》年平均长度是365.25比回归年365.2422日长0.0078日,400年要多出3.12日;至1582年时其累计误差达10日。
4、 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进行改善与修订,变为里历Gregorian calendar),抹去了1582104日与15日之间的10天时间。
疑问
根据上述关键信息可知:
1、 365.25 – 365.2422 = 0.0078(日)可知误差达到1日需要128.205年(1/0.0078)的时间;误差达到10天则需要经过1282.05年;那么,从改历的公元1582年回推1282.05年,亦即相当于公元300年(1582-1282.05 = 299.795);也就是说在公元300年时儒略历与回归年间的差值不会大于0,0078日,请问公元300年(299.795)这一时间节点意味着什么?其与BC45是何关系?
2、 按照上述关键信息,若从公元1582104日回推到BC4511日,经过了1627年(1582+45)的时间;那么,按照与回归年差值0.0078日计算,则到公元1582年时,误差值应为12.6906天(1627x0.00781627/128.205;请问为何在公元1582年改历时并未按照12.609天而是按照10天修正?“BC45”与“公元300”这两个年份,到底谁与儒略历相关?
3、 百度百科关于《儒略历》词条中“从公元325年定春分为321日提早到了311”是什么意思?“公元325年定春分”的“公元325年”出自何处,是谁在“定春分”?按照BC45儒略历开始执行,到公元325年时,仅经过了370年,有可能存在321日与311日之间的10天误差吗?如果说有误差儒略历也只是有“2.88370/128.205)的误差,与311日何干?(查天文历可知公元325年和公元300年的春分都是324日)这个莫名其妙的“公元325年”倒是与从1582年回推后的“公元300年”有点相近,这说明了什么?
4、 公元1582年的春分是313日,10月份抹掉10天后到公元1583年春分便是323日了,儒略历的10天误差得以消除。
近日,笔者看到网上不少关于《儒略历》创制年代的讨论文章,文章提出了一些疑问。笔者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学术讨论,应当允许;有疑问把问题搞清楚不是坏事。不加分析,不明确指出或是解答问题,而是说空话给别人扣帽子,恐这不是学术讨论的态度。
“10天”有感
笔者真诚地希望楼上这位先生,能像老师教学生那样解答笔者上述疑问。若是认为在浪费您的时间,可置之不理,不必花费您宝贵的时间也不需要您破费“酸梅汤”。

附百度百科截图
新建图片5.jpg
新建图片4.jpg

新建图片6.jpg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